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6期

农村广播如何“去边缘化”

夏野萍

2014年12月12日13:44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面向“三农”的农村广播曾经在广播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发展呈现多元化,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体制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广播陷入了发展瓶颈,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先后崛起,农村广播日益被边缘化。

一、农村广播是农村宣传的主要阵地

(一)农村广播及时传播创业信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媒体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听广播是他们获取新闻资讯和致富信息的主要方式。农村广播具有实时传播优势,能把惠农政策、致富项目、供求信息等在第一时间传送给农民朋友,有助于他们了解供需情况,并一定程度上掌控价格走向,从而避免市场风险,提高效益。

(二)农村广播广泛提供文化娱乐产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长期以来,农村里打牌赌博现象普遍,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社会风气,而且容易引发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近些年,为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政府组织了大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但是,农村范围广,农民数量多,“送文化下乡”只是杯水车薪。农村广播具有传播面广、收听简便、互动性强等优势,可以承担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任。海安人民广播电台自办了有线、无线两套节目,80%的节目通过农村有线广播向全县10个区镇转播,《空中大舞台》、《我是民星》等节目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听众热情参与,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避免了不良社会习气的滋生,广播被农民称作“不收门票的俱乐部和大戏院”。

二、农村广播面临诸多发展困境

(一)动力不足,资金短缺。政府未将农村广播纳入财政预算中,农村广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广播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农村广播没有适时转换思路、跟进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突出的收听率就没有可观的经济利益,发展所需的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很多农村地区的广播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维护,更别谈农村广播事业的发展壮大了。

(二)重视不够,理念滞后。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广播存在模糊认识,认为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村家庭都添置了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因此,农村广播已经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了。事实上,农村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政令传达、信息服务等任务非常繁重,农村广播能准确快捷传达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指引农民脱贫致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去,农村各级行政组织经常把农民集中起来开会,传达政令和信息,现在,农民的社会活动是松散的、流动的、无规则的,但只要在广播信号覆盖范围内,就可以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接收到各种资讯。

(三)政策缺位,节目陈旧。现阶段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广播内容枯燥,沿袭“四季歌”的老套路,缺少时代气息,节目制作缺乏新意,传播方式单一,既无法满足新时代农民对国家政策、农村改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求知欲,也谈不上陶冶情操、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农村广播政策缺位现象十分突出,由于没有政策的刚性要求和支持,是否开办对农频率或节目、办多长时间、提供什么内容等,一般由电台根据广告市场情况自主确定。农民消费能力弱,购买力低,广告市场份额小,于是,开办对农频率或节目的积极性不高,就连本应为农民服务的县级广播电台都较少开办对农节目,即使开办了,节目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导致农村广播发展严重滞后。

三、农村广播依然大有作为

(一)及时传播信息,完善服务功能,创建和谐农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充实。伴随着各种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农民接受信息渠道增多,农村广播的听众群被逐渐瓜分,这就促使广播人不断改革创新。广播节目求新求变的发展,应始终坚持以“信息+服务”为重点抓手和主要突破口,增强利用信息为受众服务的意识,实现农村广播的全面信息服务。

农村广播的信息服务应有针对性,保证节目的及时性、实用性和服务性。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较大,市场行情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出现了“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菜贱伤农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为了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海安人民广播电台《野萍说农村》节目及时发布本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定期介绍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种植情况,并把节目的音频链接到海安农业信息网,扩大传播范围,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抵御市场风险。

农村广播的服务性,还体现在针对农村受众的需求和交流习惯,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透政策法规,讲明市场形势,及时传播实用的信息,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二)提供文化娱乐,倡导健康生活,塑造新型农民

民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广大农村地区,一些民间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农村广播应立足优秀的文化遗传并结合当今农民的审美需求,发挥语言魅力,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通过听觉艺术展示出来。海安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茶座》节目用新颖巧妙的编排、匠心独运的文字、生动传神的讲述,展示了海安花鼓、扎染、龙舞等民间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深受各年龄层次听众的喜爱,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2012年,该节目被评为江苏省名牌栏目,海安电台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电台。

如今的农民再也不是守旧、古板的代名词,他们追求时尚新潮的生活元素,渴望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村广播应通过生活休闲类的节目向农民倡导新理念、新思维。海安人民广播电台的《健康早班车》、《交通生活》等节目,多年来为农民朋友普及实用的保健知识,针对家装、汽车、理财等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邀请专家和业内人士给农民答疑解惑,提供帮助。经过长期传播氛围的熏陶,农民朋友在潜移默化中紧跟时代发展的节拍,身心愉悦,增强了幸福感。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覆盖范围,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已经发展了数千年,如今面临着向现代农业的重要转型。农业信息化是向现代农业迈出的重要一步,农村广播传播效率高而成本低,可以成为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各级政府和广电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广播事业建设,统一思想认识,从技术、资金上对农村广播给予大力扶持,这是农村广播得以良性发展的根本。

广播应纳入到农村公共资源服务体系,摆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加大对农村广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的力度,确保农村广播建设经费的专款专用。广电机构把广播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列入预算,适度投入,严格管理,加强考核。除财政预算以外,还要多渠道筹资,落实农村广播日常运行维护费和设备维修费,确保农村广播的正常运转。加强农村广播的人才培养,保证各个节目的人员配置,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精湛业务水平、熟悉和热爱农村工作的采编播人才队伍,并适时给予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办好农村广播。(作者单位:海安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