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总编辑 蒋祖烜
人民网北京7月10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国记协等部门领导,以及中央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的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激荡思想,共同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湖南日报总编辑蒋祖烜在论坛上做了“让党报评论发出强大正能量”为主题的发言,以下为全文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感谢人民日报社发起全国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周密细致的会议中,让我们感到了高度和温度;感谢人民日报对湖南卫视新闻专题《绝对忠诚》和对湖南日报“寻找廖厂长”报道的系列评论,在合纵连横中,让我们感到了胸怀与策略。
湖南党报有重视评论工作的光荣传统。从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开始,湖南的党报就形成了鲜明的战斗的风格,在动员、团结、宣传、组织群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特别是自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以来,湖南日报评论工作有了一些新的实践与认识,这里汇报三点体会。
一、 党报评论要壮声势成气势
党报评论要力改以往退到边场、甘当配角的格局,敢于亮剑、勇于发声,让评论与资讯深读形成鼎立之势,走上前台,占据要地,形成主流舆论的气势、声势。
要敏于顺势,在关键的节点和普遍的关心中,及时发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大势,顺应大事,是党报评论的天职。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党报评论这个“金话筒”,湖南日报也积极呼应主流声音。早在10年前,时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的蒋建国部长,就组织成立了“宁炬”理论评论组,意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60多篇高质量文章,经由湖南日报首发,全省所有媒体转载,已成为湖南舆论场的定海神针。
从去年底开始,省政府以“楚南正”为名,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组织评论在湖南日报独家刊发。
要善于借势,让评论演“连续剧”、打“组合拳”。借外力外脑为评论出题目,出点子。为接好“天线”,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湖南日报评论部主动与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对接联络,请他们给评论出题、点题,让评论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今年我们又借势、借力,面向地厅级领导干部推出“新声”专栏。“让群众有获得干,就要让干部有付出感。”这些“借来”的评论站位高、剖析深、分量足,为党报评论增加了分量和力量,壮大了声势,提升了气势。
要巧于造势,借部门联动,让评论有舞台。在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型系列报道时,我们以头版头条的社论《真刀真枪抓改革》作为“当头炮”;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获批后,我们与湖北日报、江西日报联合策划了“共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系列评论,让评论首先实现三省“融合”;我们把原计划安排在理论版的领导干部“学讲话、用讲话”的专栏,突出安排在要闻版头条位置;针对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及时将平常随机选题的《湘江新语》专栏,收拢成主题专栏连续发稿,让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新成就鼓舞士气。
我们还学习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推出了自己的大型政论栏目《晨风》,聚焦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在重要节点权威发声。栏目推出三年多来,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和品牌效应。
一军之中,湖南日报以1200多篇社论评论,为放大党报主流声音积蓄起了磅礴气势。
二、党报评论要有胆识有见识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声音混杂。党报必须第一时间发音,以敏锐的观察力、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快速反应,力保评论时效,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打第一落点。党报评论担当好“金话筒”角色,关键在“有胆有识”,高人一筹。
解放思想,提高胆识。近年来,有一个不解的现象,在一些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敏感话题出现后,尽管民间舆论场众声喧哗、异常活跃,但很多媒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被读者批评麻木不仁、装聋作哑。党报评论要在“两个巩固”、“两个一百年”、“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的原则引领下,让思想冲破牢笼,让议题冲破禁区、让评论直击热点。
深入生活,增长见识。视野的广度,决定了评论的宽度。自去年以来,湖南日报在一些重大采访活动中安排评论员跟随采访,省内一些重大会议也让评论员列席参加,创造一切机会让评论员在火热的生活中获取评论素材,锤炼评论观点。今年,8家央媒集中采访“廖厂长”,我们派出评论员全程跟进,写出了《让行动向理想致敬》的晨风文章。在“走向奔腾的长江”、“精准扶贫”、“湖湘好家风”的采访报道中,都有本报评论员的位置,这样的评论不再是隔空喊话,这样的评论员不再有坐吃山空之忧。
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评论的题材、就会有议论的话题。去年以来,湖南日报将评论的“面”从以往主要集中于时政,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民生、体育国际、生态环保等更广泛领域,实现了评论对新闻领域的全覆盖。
善于倾听底层的声音,是提升党报评论贴近性的关键。在前不久推出的家风话题的组合评论中,我们不拘一格选用了多篇中小学生的投稿,虽然手笔稚嫩,但其感受真切、说理真实、让人悦服。
三、党报评论要树名家兴团队
有“头”。评论在党报中地位,直接与总编辑和编委会对评论的重视密切关联。湖南日报评论员队伍的组建由总编辑亲自倡议并牵头组织,总编辑、分管副总编策划、审定评论选题,半年多时间,4次主持召开评论员工作调度会,自己动手撰写多篇署名评论。
有队。自去年以来,我们大胆尝试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合并同类项,时政类报刊全部聚合,从全集团范围内700多名编辑记者中组建一支20位评论员的大评论队伍,形成了以评论部为“核心层”、评论员队伍组成的“紧密层”、各报道部门评论员搭建的“相关层”的良性互动,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增强了评论员队伍的战斗力。半年多时间里,这些评论员发表了一百多篇有分量、有特色的评论,盘活了存量,拓展了增量。
我们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其意图不外乎二:兴建属于自己的评论员团队,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我们的名评论员。在提升报纸影响力中,评论大家的作用不可替代。
有群。目前,湖南日报评论员队伍专门建立了网上报题和交流的微信群,定题目、议角度,我们为每位评论员订阅了《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
有酬。湖南日报的评论员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聘。编委会对这支队伍定任务指标,有考核机制,有激励措施。在薪酬上,我们采取“优稿优酬,兼职兼薪”的方式,鼓励评论员出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