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本网原创

上海报业集团裘新:让"最有力的武器"在互联网时代更有力

2015年07月10日21:0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 裘新

》》》点击进入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专题

人民网北京7月10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国记协等部门领导,以及中央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的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激荡思想,共同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裘新在论坛上做了“让‘最有力的武器’在互联网时代更有力”为主题的发言,以下为全文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很荣幸参加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代表上海报业集团分享一点看法。我们在党报工作过的同志,都熟悉这句话:评论是党报最有力的武器。在媒体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我们还怎么去用好这个“武器”?这背后的问题就是:党的声音、主流话语,能不能“打”进网络舆论场,又如何在其中赢得认同、发挥影响力?

因此,我们考虑党报评论的融合发展,始终思考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怎么在发展新媒体的过程中,把党报评论的作用实现得更好、功能发挥得更大?如果我们单一地发展党报,单一地发展新媒体,都不可能真正实现党报评论的有效融合。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考虑“共享”和“嫁接”的问题——既包括各级党报间的共享,也包括传统党报与新媒体项目间的嫁接。

做这项工作,其实就是探索如何通过评论取胜、打造一个优势互补的“党报共同体”——或者说,“党的声音共同体”。从上海报业集团的实践来看,这样的共享嫁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下来,大致是这样几种模式:

一是传统党报间的共享。

这是党报历来的传统。人民日报刊发的社论、言论,解放日报等地方党报及其新媒体,都第一时间认真做好转载、转引工作;人民日报的一些重要言论,也成为解放日报等地方党报进行评论二次策划、二次解读的重要来源。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人民日报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地方党报的言论声音,开辟固定栏目转载地方党报精彩评论,包括多篇解放日报的评论。这样的上下共享、交流合作,有利于党报评论的“多次传播”。

二是通过与新媒体嫁接,扩大党报言论影响力。

这一点,我想特别展开一下。转载这件事,看似稀松平常。但在“互联网+”时代,是否用好了转载这个手段,其作用和影响甚至比直接原创更直接、更广泛。我们自己的新媒体产品,尤其是自身并不属于“党报”序列的新媒体产品,是不是也能在这样的阵地上放大党的声音、主流的声音?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澎湃新闻。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统计:澎湃新闻2014年7月22日上线以来,到现在为止,精选转载了3000篇左右中央媒体的各类文章,其中来自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文章超过1000篇,三分天下有其一。为了转好人民日报的文章,澎湃新闻要闻中心和时事新闻中心政治组专门成立了“清晨读报团队”,每天必读的第一份报纸就是人民日报,每天必看的第一个客户端就是人们日报客户端。

澎湃新闻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去转载人民日报等党报的文章?其实,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很多权威声音由其独家发出,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党报的言论和其中表达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新闻。另一方面,澎湃新闻属于党管党办的新媒体,它的底色、底线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是一条不能忘记的“初心”。在这块阵地上及时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传统党报发出的声音,经过新媒体的转载后,往往能够更好地传导到市场、传导到更多受众。

当然,在这方面,我们也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新媒体对党报评论进行包装转载,绝不能“帮倒忙”。媒介格局在不断变化,党报评论本身也在不断变革。今天的党报评论绝不像过去有些人以为的那样,“板着一张脸”,说几句“正确的废话”。在一些热点性、争议性甚至敏感性话题中,党报评论的介入越来越及时主动,也越来越体现“一锤定音”的作用。这些评论,往往是“拉满弓”的。我们的新媒体如果不择时机、不加把握,甚至下意识地做一些添油加醋,可能就会起到反作用。这提醒我们的新媒体工作者,对党报评论嫁接转载,绝不能割裂特定的时间空间,绝不能以此“背书”自己的某些判断,这是一条始终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是从“配合作战”到“整体作战”。

在现有基础上,建议从这样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努力:

一是进一步实现“配合作战”的局面。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大舆论战役上,我们希望与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积极配合,主动协作,共同打好“舆论战”。除了继续做好人民日报评论转载工作外,各方还可以共享栏目、共享信源、共商观点;还可以适时寻求协同机会,发挥各自所长,建立起人民日报“主攻”、地方媒体和新媒体“侧攻”的有效机制。

二是进一步实现人员共享,资源共享。上报集团的采编队伍整体较为年轻,无论是对中央大政方针的把握,还是业务能力的积累,都与人民日报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们有一定差距。我们欢迎并期待人民日报的同志多为我们的年轻新闻工作者传道授业,通过人员共享、资源共享,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以提升我们的“整体作战”能力。

从上海报业集团的层面,以上大致是新媒体环境下探求党报评论融合发展的初步做法和想法。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力求让党的声音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充分释放。同时,我们也尤其盼望人民日报和各兄弟媒体能对我们旗下的媒体产品予以多多关注、指导、合作、共享。

谢谢。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