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全媒體語境下時事評論發揮輿論監督功能的理論困境--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全媒體語境下時事評論發揮輿論監督功能的理論困境

駱世查

2012年12月05日14:28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十八大圓滿閉幕,決定國家未來5年甚至10年的治國安邦的新政策與新方略相繼出台,大眾傳媒要做好溝通社會與國家、公民與領導者之間的工作。輿論監督的作用由此進一步凸顯出來。然而囿於時事評論文體本身的先天缺陷,以及在全媒體時代,數字報業現正摸索之中的新聞生產新規律讓時事評論的專業性、權威性有所削弱。本論文基於這一新情況作出有益的理論探析,從媒介生態學理論、“沉默螺旋”理論、界面傳播理論、媒介分權理論四個角度梳理時事評論的傳統功能風否被很好地應用到新語境下的輿論監督之中。

關鍵詞:全媒體 時事評論 輿論監督 新聞專業主義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順利召開並圓滿閉幕。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推進權力公開化、規范化,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可見輿論監督的使命是光榮的,任務亦是艱巨的。近年來,北京和廣州的媒體,輿論監督功能尤為突出。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作為報刊核心競爭力的時事評論生產能否被學習,其改進的瓶頸又在哪裡?

一、時事評論的先天不足

1. 時事評論的“真實”問題

新聞區別於文學的最關鍵之處即其“真實性”,新聞行業的火熱亦顯示人們對“事實”的迷戀與信任。當今在社交媒體上被大量轉發的往往也是那些注有類似“有圖有真相”標簽的“事實”。對於新聞而言,失實的新聞是面臨法律責任的,而時事評論的真實性卻常常被放在次要位置。

傳統媒體上,時事評論版后總會注明“本版言論不代表報社觀點”,而一篇在新媒體上被“爭相傳閱”的時事評論多半是個性張揚,鏗鏘有力,最好能是文採飛揚的。畢竟囿於評論員私人經驗,其觀點總是建立在個人判斷的“真實”上。可見一篇好的時事評論總是蘊含文學性筆法,甚至是許多個人因素,不僅在新媒體的“轉發”過程中顯得煽動性十足,連傳統紙媒也會作一個謹慎的說明。

然而,這裡的“真實”問題還是建立在“新聞真實”之上。新聞是否真實,或者說新聞在何種維度是真實的,這本身便值得探討。有學者提出“客觀真實”、“法律真實”、“新聞真實”三個概念,認為“客觀真實,是指在意識之外,不依賴主觀意識而存在的事物和狀態﹔而新聞是對變動著的客觀世界的反應,屬認識范疇,因而新聞真實,僅僅是新聞業者根據新聞規律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認識狀態,認識和存在總是有差距的,故新聞真實並不代表客觀真實。同樣,法律真實,也是法律家根據訴訟規律、証據規則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認識狀態,同樣不代表客觀真實。”[i]

由此,我們甚至很難將時事評論的“真實”對號入座,但時事評論卻無不跟新聞同處一張報紙上。這也為什麼時事評論試圖進行輿論監督的時候總是面臨著真實性的問題,如果評論作者自身了解到的便是不完整的新聞素材,那麼我們從時事評論中吸納的觀點也難免是有失偏頗的,這樣的輿論監督也容易淪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般浪費唇舌。

2. 時事評論的“質—量”悖論

新聞自由是輿論監督的核心,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與輿論監督的進程亦成正比。誠然,新聞事業的發展能吸引很多見識卓越的評論作家,但當新聞自由觀念被大眾內化一種“批判”的習慣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公知”、“五毛”這類稱謂的出現即反映了這樣一種情況,許多人動輒“民主”,言必“體制問題”,再加上高校教授學歷造假、論文抄襲等頻現,致使“公知”成為一個被貶損的代名詞。

不可否認,時事評論應有一個“質”的門檻。鄧小平有過這樣的論述:“報紙搞批評,要抓住典型,有頭有尾,向積極方面誘導,有時還要有意識地作好壞對比。這樣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才有力量,才說明是為了改進工作,而不是消極的。什麼叫生動活潑?不在文字長短,而是要寫出生動的過程,而且有結果。我們有的批評往往只是把問題擺出來了,沒有下文。”[ii]亦即時事評論應當做到具有建設意義的輿論監督。

一味批評的言論在新媒體上俯拾即是,一方面的確是因為篇幅的限制,但另一方面“批評”比“建設”更為容易方便,更重要的是,新媒體的便捷似乎讓時事評論的本來面目都模糊了。武漢大學博導教授、輿情專家沈陽發微薄稱,在對網絡“意見領袖”微薄進行關鍵詞抓取后發現,臟話率明顯高於一般網友。義憤填膺的臟話在當今似乎更能體現批評的力度,批評得越厲害更能讓名人們站上道德制高點。有人撰文分析,“橫眉冷對、惱羞成怒的‘面具’背后,往往隱伏著激烈的利益搏殺。在信息經濟時代,知名度往往與利益挂鉤,不論是‘意見領袖’,還是公眾人物,往往希望‘以言求名’,通過言論引起大家的關注,以達到提升社會知名度的目的,言、名、利之間形成惡性循環。”[iii]

時事評論的“質”與“量”難以平衡,言論碎片化的今天沒有量是不行的,但是質的損耗又客觀存在。時事評論缺乏一個有效輿論監督的路徑,同時也期待一個合理化的詮釋。

二、全媒體語境下時事評論后天堪憂

1. 媒介生態學理論——時事評論的能量趨於分散

生態問題一直都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生態發展”也是中共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最為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時事評論和自然生態的關聯何在?首先時事評論是報端文章的一部分,然后報端文章反映的是社會生活的情況,而社會生活亦是屬於自然生態的一部分。亦即時事評論也可能會給自然生態造成污染。

眾所周知,報紙的生產乃至造紙業本身便是一個需要大量木材,並且污染嚴重的行業。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一方面報紙的印刷幾乎擺脫了所有限制,隻要人們需要,其生產規模可以無限擴大,事實上,全球各大報的版面從未停止過增加的腳步﹔另一方面新媒體的到來乃至全媒體的發展趨勢似乎更能適應信息社會,傳統媒體需要不斷凸顯其深度報道、權威解讀等核心競爭力,時事評論的發展或可成為污染生態的誘因。

而今“報紙消亡論”愈演愈烈,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菲利普·邁耶甚至為在最新著作《正在消失的紙媒:在信息時代拯救記者》一書中給紙媒定下了確切的死亡日期:“2044年傳統紙媒媒體即將走向消亡,確切地說,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報讀者將結賬走人。”當人們逐漸意識到紙媒發展的環境問題,再加上信息社會的強大推動力,時事評論便不得不尋找新的載體。

“用生態學中生態位規律的觀點看,任何一種媒體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時間與空間上的生態位,亦即有其特殊的生存與發展的土壤和條件,以及它在這一狀態下的特有行為和作用,很少有兩種媒介能長期佔有同一生態位。”[iv]同樣的,時事評論與其他文體也有相應的生態位,並且很少有某種文體能長期佔有多種生態位。這也是為什麼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紙張作為傳播載體嬗變的一個歷史階段必然會隱退在歷史潮流中一樣,時事評論從原來的專欄專版,必然也會在全媒體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特殊的生存與發展的土壤和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全媒體整合了傳統媒介與新媒體的所有形態,完全有可能融合構建起幾乎囊括所有媒介形式的傳播形態……它呈現出來的是完全不同於傳統媒體或新媒體的全新的媒介形式。”[v]這樣一種試圖融合所有媒介形式的傳播形態,言外之意是要將新聞產品放置於所有傳播生態位之上。李良榮就全媒體語境下融合新聞是否能覆蓋所有的新聞題材提出了質疑[vi],那時事評論如何?應該說,時事評論的外在形式是很好改變的,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變革、文化的變革和體制的變革。受眾對新媒體的熱衷是否說明時事評論也同樣能以碎片化的面貌呈現?進一步說,全媒體之“全”建立在不同生態位的媒介同心協力的基礎上,但各不相同的時事評論卻會因為“全”而分散了對評論讀者的引導作用。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