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淺談“走、轉、改”活動下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發展方向--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淺談“走、轉、改”活動下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發展方向

——以央視新聞頻道《走基層》欄目為例 

張浩

2012年12月05日15:38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電視民生新聞以它自身的社會性、貼近性、生動性、趣味性等特點,成為了廣大電視觀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電視大餐。它關乎百姓生計、表達百姓心聲的歷史責任深受廣大百姓歡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電視民生新聞也一直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時代特征。而“走轉改”活動的啟動,無疑給我國當下電視民生新聞創新出了一條新路。本文則以中央電視台 “走基層”欄目為例,淺談“走轉改”活動下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發展方向。

關鍵詞: 走轉改 電視 民生新聞 發展 方向

引 言:

近年來,電視民生新聞逐漸被推向電視新聞前列,以獨有的優勢迅速的在社會群眾中站穩腳跟,成為了了解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百姓生活的重要窗口。

一、 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發展過程簡述:

民生新聞在我國已有六十多年的時間,但是電視民生新聞時間卻不是很長,要尋求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的源頭在哪裡,一九九三年《東方時空》欄目中《百姓故事》的創辦無可爭議地成為了這一時期標志性的欄目,那時我國的電視民生新聞還很年輕,全國各地的民生欄目較少,模式單一,內容簡單。雖然這時的電視民生新聞剛起步不久,但是它在這種雜志型的欄目中開辟專欄來講述中國老百姓自己的身邊的故事,用鏡頭來記錄億萬普通中國人,給這一時期我國電視改革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把百姓的生活展現在了電視熒屏上。

隨著百姓越來越關注自己身邊的變化,全國各地開始紛紛創辦電視民生新聞欄目來吸引觀眾。並且不斷創新,這時,我國電視民生新聞開始盛行。二零零二年江蘇廣播電視台城市頻道開辦的一檔民生新聞欄目《南京零距離》從廣大的民生新聞欄目中脫穎而出,用較大的時段以百姓為主角,通過多元化的子欄目來呈現一檔具有平民視角、民生內容、人文敘事的電視民生新聞欄目,這使得《南京零距離》一炮走紅,成為了這個時期的代表,標志著我國電視民生新聞趨於成熟,並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這一時期的電視民生新聞多以“三貼近”精神作為指導思想,欄目多、題材多,並從採訪到播出的方法上體現了“關注百姓生活,表達百姓訴求”的思想理念。敘述百姓故事不僅讓百姓登上了電視熒屏,更讓他們成為了電視主角。這讓逐漸走向成熟的電視民生新聞有了優秀的范例和新的模式。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突飛猛進的成就。電視行業也順應發展,不斷的多樣化唱響主旋律,電視民生新聞更是走向了成熟,此時的電視民生新聞不再局限於敘述百姓的生活這些題材范圍內,也不再是媒體“包辦”似的講述百姓故事,更多的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讓老百姓自己講述自己的事。簡而言之這一時期的電視民生新聞,從展現百姓生活轉變到了塑造生活中的百姓上來。“走轉改”活動便成為了當下電視民生新聞的新命題。新命題讓傳媒大軍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出了更加優質的精神食糧。新命題也賦予了電視民生新聞中“民生”一詞的真正意義。它是堅持以人為本的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要求。也是全面體現“三貼近”原則的有效路徑。

二、 當代電視民生新聞新命題“走轉改”

“走轉改”是二零一一年由中宣部、中央外宣辦、等五部門,在全國新聞戰線組織開展的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旨在於提升新聞媒介正確的輿論引導、回應社會的關切問題、提高服務百姓生活的能力。而這一活動,恰好給我國當下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指明了一條新路子,成為了我國電視民生新聞在這一歷史時期的新命題。

“走基層”:要求電視新聞編輯記者,尤其是電視民生新聞的編輯記者,要走進社會群眾當中,深入細致地了解社會民意,傾聽基層百姓的喜怒哀樂,展現社會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的做到深入和貼近百姓、真正的做到深入和貼近生活、真正的做到深入和貼近實際。通過走進百姓生活,走進百姓身邊,採寫出一系列優秀的電視民生新聞。

“轉作風”:廣大新聞工作者要轉變工作作風,把“服務人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要清晰的從思想上、工作上、行動上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和消費者”,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要清晰的認識到,當代電視民生新聞,隻有深入到廣大的人民群眾當中,去發現群眾的實際訴求,才能創造出好的電視民生新聞,優秀的電視民生新聞。

“轉文風”:電視民生新聞內容所體現的思想作風,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要避免在創作電視民生新聞中出現的弄虛作假等不良之風,要用多樣化的報道方式來制作電視民生新聞。拓寬自身視野,切忌不做井底之蛙。

三、 “走轉改”活動下誕生的優秀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走基層》

怎樣才能把“走轉改”活動融入到民生新聞的報道之中,央視新聞頻道《走基層》欄目的誕生,無疑給正在思考民生新聞新路子的傳媒行業做了一個優秀的示范。

1、《走基層》欄目簡介:

“走轉改”活動下,中央電視台開始思考,如何把“走轉改”這一新的歷史命題更好的與電視新聞相結合,於是央視從實際出發,深入研究,創辦一檔新的、具有時代意義的欄目——《走基層》。它的產生,不僅為“走轉改”活動同電視新聞結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也為我國如何走出一條新的電視民生新聞指明了道路。它以豐厚的人文內容、多種敘事手法相結合和多樣化的制作風格,迅速的在廣大電視受眾中獲得知名度和好感。不僅如此,《走基層》欄目還創造了一大批優秀的電視新聞作品,每一件作品不僅有新意,有看頭,還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2、豐厚的人文內容感人至深,打動心靈:

《走基層》欄目的選題,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從百姓生活中展現生活中的百姓,這是一個創新,也是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的一個跨越。《走基層》讓受眾關注,還在於他所報道的內容能夠發掘觀眾的心並且牢牢的揪住,例如2011年12月12日播出的“四歲女孩孫悅,小肩膀扛起一片天”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四歲女孩照顧癱瘓雙親的故事,實而不華的敘述中卻多次深深地打動觀眾的心靈,為四歲小女孩孫悅的堅強感到心酸,一時間讓很多人把目光都聚集在了這個柔弱且堅強的四歲女孩孫悅身上。又如2011年9月21日播出的“皮裡村孩子的上學路”又從這個故事中講述了塔縣皮裡村孩子們艱難的上學之路,用那些視覺沖擊力十分強的畫面深深的打動每一個受眾的心靈。還有像“丹江口庫區移民的感人故事”、“浙江候車室裡的快樂值班員”等,這些已經播出的故事內容,無不都在反映著廣大群眾的喜怒哀樂、反映著廣大群眾對自己新生活的不斷創造,展現廣大群眾的感人的精神風貌。從 “新春走基層”到“春耕調查”,從“勞動者”到“百姓心聲”“蹲點日記”再到“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等,《走基層》欄目內容的不斷變化,都在說明著央視《走基層》欄目的內容選擇在不同時期能夠尋找到百姓關注的難點、熱點以及敏感話題,並且尋求解決的途徑。使得媒體和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堅實的連心橋。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