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金像獎遭遇"最小年份" 讓路曾志偉60大壽--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香港電影金像獎遭遇"最小年份" 讓路曾志偉60大壽

李麗

2013年04月12日08:06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將於本周六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今年被稱為金像獎的“小年”,此前的提名名單亮相,便已被外界質疑“缺乏港味”、“佳作寥寥”、“濫竽充數”。集結了三大影帝的《寒戰》作為去年救市的純港片,在今年的金像獎將毫無意外地大獲全勝。但是,在幾乎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極品之作”的情況下,今年的金像獎將注定只是一個“矮子裡拔將軍”的游戲。

  【影響力弱】

  曾志偉生日,金像獎讓路

  往年的金像獎都在周日舉行,但今年卻意外地改在了周六,原因令人咂舌:因為曾志偉將在4月14日迎來自己的六十大壽——為了避免明星兩邊跑,影響頒獎禮的品質,金像獎最終決定為這位圈內大哥的壽辰讓路。除了驚嘆曾志偉的江湖地位,人們更感慨的是金像獎竟淪落到了如此地步。

  曾志偉多年來為振興香港娛樂圈而奔波,在圈內地位舉足輕重。因為大小明星都是他的好友,因此圈內隻要有任何重大事件,隻要曾志偉振臂一呼便必能成事。每年曾志偉的生日都是香港娛樂圈的大事,這個月他便連日醉倒在各種好友為他舉辦的慶祝酒局中。為了感謝曾志偉多年來對TVB的相助,電視台甚至廣發700張英雄帖,集全台之力舉辦價值200萬元的生日豪宴……除了自知人氣絕對比不上這位大哥,金像獎還必須考慮到曾志偉是今年金像獎的主要司儀——如果不想這個愛喝酒的家伙在頒獎典禮亂說醉話,最好還是乖乖地為他改期。

  【提名片弱】

  警匪片撐場,提名太湊數

  很多人一看今年的提名名單就覺得“弱爆了”,甚至懷疑有“湊數”之嫌。這是因為其中不少片子口碑平平,甚至有些在上映時便被公認為“爛片”。今年入圍的主力影片都是香港過去最擅長的警匪題材,如《寒戰》、《逆戰》、《車手》和《大追捕》,而且其中並無特別出色之作。提名頗多的《寒戰》算是今年的“種子選手”,這部電影曾在上映時自稱“十年來最好港片”,但在很多業內人眼中,電影更大的價值還是“救市”,其實無論主題、故事還是人物塑造都遜於當年香港警匪片的另一部“救市”經典之作《無間道》。

  近年來,香港電影人的創作因為針對的市場不同而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差異性。像《大魔術師》和《聽風者》這類更多是為了討好內地觀眾的電影,明星多,投資大,其在提名名單中的出現就像重量級選手進了輕量級賽場一樣令人感覺怪異。同樣出自彭浩翔之手的兩部電影《春嬌與志明》和《低俗喜劇》,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而顯得格格不入。除了《寒戰》和《車手》外,《低俗喜劇》算是今年金像獎裡一部另類的純港片代表,但尷尬的是,這部片子確實有點“低俗”,而香港電影圈裡像黃秋生那樣認為這類片子無法代表香港電影的人,確實還真不是少數。

  【大主題弱】

  向菲林致敬,底氣顯不足

  金像獎組委會近日發布了本屆頒獎典禮的海報——以深沉的綠色為底,“金像女神”手托用膠片纏繞的地球仰望星空。據說海報創意來自本屆金像獎的主題:向菲林致敬。組委會表示,選擇這個主題的理由是:“電影是群策群力的藝術,融合幕前幕后精英心血化成光影。數碼科技出現之前,光影必須印記於一格格的膠片上,拍攝完的膠片又要經過嚴謹又專業的沖印工序,過程中絲毫也不能出錯,否則整個電影團隊的心血結晶隨時會大打折扣,甚至化為烏有。”好吧,電影是集體的藝術,我們知道了。不過,這事能算什麼新聞嗎?

  去年,香港金像獎的主題是“電影新勢力”,強調香港電影的“傳承”與“堅持”。“堅持”倒是體現出來了,本土風格濃厚的《桃姐》大獲全勝,但“傳承”卻並沒有做到,獎杯全被一堆老戲骨拿走。到了今年,金像獎甚至連“傳承”都談不上了,隻能底氣不足地找個不知所雲的懷舊主題,還真有點悲哀。

  【獎項分析】

  最佳電影:《寒戰》無懸念

  如果從影片的絕對質量看,今年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最佳電影”。但從五部提名影片《低俗喜劇》、《車手》、《消失的子彈》、《逆戰》、《寒戰》來選擇,口碑和市場都已經得到肯定的《寒戰》無疑最有勝出的機會。《寒戰》是去年影響力最高的港產片,五天破億元的新聞至今仍讓很多人記憶猶新。作為一部純粹的“香港制造”,它在內地和香港都創下高票房,為近年不給力的港產片挽回了不少面子。從完整的提名名單看,目前《寒戰》和《消失的子彈》各獲12項提名,雙雙處於領跑位置。但論綜合實力和“救市”的意義,《消失的子彈》最終還是敵不過《寒戰》。

  最佳導演:新面孔成變數

  今年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角逐被認為是最具“新意”的一年。在獲得提名的六位導演中,《車手》的鄭保瑞、《消失的子彈》的羅志良、《寒戰》的梁樂民和陸劍青都是首次獲得這一獎項提名。有人用《一代宗師》裡的一句台詞來形容這種情況:“新人要出頭。”但是,正因為此,最佳導演獎的預測變得比任何一個年份都更為艱難。如果非要選一個,或許可以在鄭保瑞身上押寶,因為他已經獲得了香港評論學會大獎的肯定。其實,三部警匪片的導演競爭力不相上下,羅志良的《消失的子彈》作為一部類型獨特的作品同樣有出頭機會。唯一的愛情片《春嬌與志明》本來希望不大,但考慮到對手太弱,其導演彭浩翔有可能在今年拿下他人生第一座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杯。彭浩翔2003年曾憑《大丈夫》獲得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獎,2011年又憑《志明與春嬌》獲金像獎最佳編劇獎,其風格頗受當代年輕人的喜愛。

  最佳女主角:楊千嬅有希望

  今年的最佳女主角爭逐,再次顯示了香港電影的兩大弊端——女演員中堅力量奇缺,同時缺乏有力的女性角色。周迅憑《大魔術師》和《聽風者》兩部影片獲得提名,表面看來奪獎希望最大,但考慮到雙提名帶來的選票分散問題,她拿獎的機會其實不大。鄭秀文曾多次被提名金像獎影后,但從未獲獎,這次同樣機會不大——不是演技問題,而是因為提名作品《高海拔之戀Ⅱ》跟其他片子比起來實在太弱了。在《高舉愛》中扮演女舉重運動員的江若琳,在四位提名者中實力最弱,得獎可能性相當小。目前呼聲最大的恐怕就是《春嬌與志明》中的楊千嬅了,兩年前她已經憑《志明與春嬌》獲提名金像獎影后,如今的續集《春嬌與志明》雖然從影片品質看並未超越前作,但通過這兩部電影,楊千嬅已經塑造了一個相當完整也相當討喜的角色形象,人氣會為她加分。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呼聲高

  相比最佳女主角爭逐,今年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單相當令人振奮。除了杜汶澤,梁朝偉、梁家輝、張家輝、劉青雲四位都算得上是“大咖”,都曾在過去的金像獎摘得過影帝桂冠。比較起來,這四位在四部提名作品中的演出也都實力均衡——都無愧於影帝身份,但比起過去的作品卻也談不上超常發揮。非要選一位的話,憑《寒戰》提名的梁家輝勝算最高,因為一來作品實力較強,二來角色的空間更大。在《寒戰》中,梁家輝的角色除了是個保守派警界高層,還是個失敗的父親,十分飽滿,而且跟郭富城和李治廷的對手戲都稱得上是經典。另外,已被公認為在年輕一代中演技高超的杜汶澤,因為從沒有得過金像獎影帝,這次同樣有可能憑《低俗喜劇》爆冷奪杯。

  【看點】

  向張國榮致敬

  如果電影不夠吸引人,那麼頒獎典禮一定要夠精彩。今年的舞台由香港著名設計師Fion Cheng設計,主持人則是曾志偉、鄭中基、林家棟、林曉峰組成的“全男班”陣容。當晚19:30,本地觀眾可以通過翡翠台觀看金像獎頒獎典禮的直播,CCTV-6則於20:50延時播出。

  目前,金像獎已經確認了兩個榮譽獎項的歸屬。“終身成就獎”的得主是香港資深電影人吳思遠,他原任香港電影工作者協會會長,曾連續5年出任香港金像獎主席,是香港電影導演協會的永遠榮譽會長。“專業精神獎”則由資深菲林沖印大師呂麗樺和高天宙共同分享。目前組委會正在物色具有分量的頒獎嘉賓為這兩個獎項頒獎。

  每年的金像獎都有向已故的電影工作者致敬的環節。今年是張國榮去世10周年,因此大會安排黃耀明獻唱,向張國榮致敬。在今年的金像獎特刊中還有關錦鵬懷念張國榮和梅艷芳的文字。

  【消息】

  周迅確定缺席

  憑《大魔術師》和《聽風者》兩部電影入圍今年最佳女主角的周迅,昨日宣布因工作檔期無法調配而缺席金像獎頒獎禮。周迅工作室透露,金像獎頒獎當天,周迅正好要拍攝廣告——這份廣告合約早已簽訂且無法改期。

  周迅工作室官方微博昨日替周迅轉達了遺憾和感謝:“她表示提名已是最大的肯定,感謝金像獎、香港電影人多年來對她的支持和厚愛,她必將繼續努力,也真誠希望把更多得獎的機會給予年輕一代的演員。未來很長,她將踏實走好每一步。再次感謝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但這份聲明卻招致不少批評,因為將楊千嬅和鄭秀文形容為“年輕一代的演員”明顯是不合適的。輿論指出,周迅此舉除了有傲慢之嫌,更有可能是她連自己這次的對手是誰都沒搞清楚。

  【記者手記】

  等待“谷底反彈”

  近幾年的金像獎,外界討論的中心永遠是“港片復興”。遇到大年,一片歡呼。遇到小年,一片哀嘆。今年又是尷尬的小年,電影人整整一年的辛苦最后卻換來連區區幾部提名影片都看上去“不太夠格”的地步,著實令人沮喪。

  “所謂大年、小年的出現,是根據當年度導演的工作所決定,不是金像獎組委會所能左右的。明年肯定給力,陳可辛、杜琪峰、周星馳、王家衛等都帶著作品來了。”前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鼓勵大家。“金像獎就是為了表彰香港電影工作者,而不是為了所有華語片而辦的。如果香港電影真的從此褪色甚至被合拍片同化而退出歷史舞台,那麼,香港電影人也隻好認命。不過在這一天來臨之前,香港電影金像獎會牢牢地堅守它的底線——這是一個香港電影一年一度給自己同行互相表揚的盛典,它才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現任金像獎主席陳嘉上的話則帶著更多的悲壯色彩。

  什麼時候能“觸底反彈”?在現實中,一個復雜行業的復興或許並沒有什麼明確的征兆。客觀來說,香港電影人仍處在“找路”階段。內地市場的需求就像一塊飄著香氣的烤肉繼續煎熬著他們的底線:有些人堅守多年,最終還是邁向了北上之路﹔但同時,有些人卻開始回來。每一年的成功例子仍在被或理智或狂熱地企圖復制,但同時,也有人開始反思何謂創作的初衷。在剛剛過去的香港電影節中,一些共同的聲音開始在亂象中越來越清晰地呈現,正如決心在三年內制作五部純港片的杜汶澤所說:“不自己救自己,沒人救得了你。”不再像過去那樣埋怨他人,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開始問自己要創意,而這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令香港電影雄霸亞洲的核心詞。

  因此,盡管今年的金像獎注定不會盡如人意,但我們更應該看到一批年輕導演的崛起並為之欣喜。這是一個信號:谷底反彈的時刻,或許已經不遠。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