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人民日報》蘆山地震報道的輿論引導研究

王亞鵬

2013年12月02日16:2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每一次重大公共突發危機事件都是對媒體,尤其是以黨報為主體的主流媒體輿論引導能力的一次考驗。本文以《人民日報》對蘆山地震后一個月的報道為研究樣本,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人民日報》對蘆山地震的輿論引導規律和特點進行研究,並在前人有關《人民日報》對汶川地震的輿論引導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對比研究。

關鍵詞:人民日報 蘆山地震 輿論引導 內容分析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重大公共突發危機事件在世界范圍內頻頻發生,德國學者烏爾裡希•貝克預言的風險社會已經來臨。而正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分層加劇,階層固化趨勢明顯,社會整合能力下降,社會沖突不斷增多、加劇,可以說,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風險社會。由此,任何一次公共突發危機事件都是對政府的管理、整合能力的考驗。因此,如何有效應對風險,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我們知道,大眾傳媒作為社會的“守望者”,能夠迅速、准確、廣泛地向廣大受眾傳播信息,以消除大眾的不確定性和恐慌,能夠有效建構和諧、健康的輿論環境,這對建構和諧社會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大眾傳媒始終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存在,政府積極與大眾傳媒合作,兩者優勢互補,便能在這樣一個高風險社會裡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有效引導國內民眾的輿論,並影響國際社會的大的輿論環境,最終消解風險,促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到來。

2008年一場汶川大地震使中國大地震顫,然而,經歷了非典、雪災等重大公共突發危機事件的考驗和教訓后,中國大眾傳媒在汶川地震的報道中打了一場“輿論引導”的漂亮仗,雖然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可是中國媒體人的表現足以成為一座裡程碑,激勵后人。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又一次的大地震再次成為了對我們大眾傳媒輿論引導能力的考驗,為此,筆者採用內容分析的實証研究方法對此次大眾傳媒對蘆山地震報道的輿論引導進行研究,得出此次輿論引導的規律和特點。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