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分寸意識”
列寧說,真理隻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會成為謬誤。新聞報道同樣應該講究分寸和尺度,分寸把握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新聞報道的成敗。新聞媒體作為宣傳主陣地,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但也要看到,正面宣傳不等於一味唱贊歌,更不等於不顧客觀規律的拔高。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如果在正面宣傳的時候,沒有分寸意識,把握不好“度”,對成績無限夸大,對成就過分溢美,對工作拔高,就會導致宣傳工作的失真失實失效,讓宣傳工作陷入被動局面。對於成就報道來說,尤其需要警惕這個問題,要有全局意識和系統觀念,要充分認識到事物的兩面性,許多時候,寧可說得不足,也不要說得太滿。
輿論引導是把握度的藝術,胸中有數,才能手下有度。同樣的事情,處理時機不同、研判不同、分寸拿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論者指出,長期以來,不少典型人物的報道往往是隻見“人物”不見“人”。在報道典型人物如何優秀、如何先進時,習慣於渲染其如何超出人體承受能力非人性化地“忘我工作”,如何為了干好工作而在家人生病時不照顧、親人去世時不照料、自己生病時不去醫院。報道警察先進,必定有警察將休假條或者病假條塞進口袋連續二三十個小時值勤的感人細節﹔報道教師敬業,必定有有家不回、加班加點、待學生比自己的孩子還親、有病不治以至於最后暈倒在講台上甚至永遠地倒在講台上的事跡。在這樣的報道中,人物是夠典型了、高大了、先進了,甚至是超凡脫俗了,但是“人”沒有了——一個本應處於生活常態的人沒有了,一個本應充滿生活情趣的人沒有了,一個本應具有人情味、親情味的人沒有了,一個本應對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負責、對家庭和親人負責的人沒有了。有讀者就曾這樣感慨:你們報道的典型怎麼都是要麼非死即傷、要麼沒有人情,這樣的典型誰想學、誰敢學啊?這種觀點或許有些偏頗,但也提醒我們,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引而不發,躍如也。”做成就報道,一方面,成就要講深講透﹔另一方面,許多改革創新的探索還在過程之中,如果話說得太滿、弦繃得太緊,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規律,更達不到傳播效果。高度上去了,調子則要沉下來。比如,文章一方面寫到,“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完成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同時也不忘指出,“經濟結構面臨深層次矛盾﹔經濟發展受到資源環境的嚴重制約﹔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擴大,利益糾紛和社會矛盾集中多發……中國的發展也呈現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再比如,文章在談到中國政府信任度再次排名全球第一時,也提醒思考“如何做才能不愧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在描述中國“轉變轉型轉軌”時,也同時指出“觀念的改變,不可能奏其效於一時﹔矛盾的解決,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在大局下規劃,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在大局下調控,這樣的分寸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展現出我們黨“清醒的執政自覺”,更增進了信任和信心。
以上三點概括起來,就是在評論中體現三個追求:第一,追求一種寬廣的視野。人們常說“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又說“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說的都是一個視野問題。對於評論寫作來說,二者皆不可少。對於新聞評論來說,有了寬廣的視野,才能更加全面地審視事物,給讀者以心悅誠服的觀點與啟發。第二,追求一種理性的思維。報道可以是感性的,但評論終歸要以理服人,換句話說即“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盡管現在有人調侃“理中客”(理性、中立、客觀),但我們依然認為,理性是評論的生命,而尊重客觀事實規律,就是理性最直接的體現。第三,客觀的呈現。評論雖然是主觀的,但評論所依據的論據則必須是客觀的,否則,一切觀點論點就成了空中樓閣、沙丘之塔。我們常說“擺事實講道理”,事實是第一位的,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用觀點剪裁事實,也不能以站隊判斷是非,而要追求一種有理有據的評述。而以上三點概括起來,就是在追求評論的寬度、深度、信度,追求評論的感染力、公信力和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管總結成就還是解決問題,隻有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中觀察,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裡考量,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表,我們的宣傳報道,才能有理性而持久的力量,才能成為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和資源。正如人民日報總編輯楊振武同志指出的,“把握新聞傳播規律,最直接的是做到客觀報道。客觀報道,就是要准確、真實、全面地反映新聞事實。准確是報道的基礎,要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要實事求是,不夸大、不縮小,不遮蔽、不隱瞞。全面是新聞宣傳的必然要求,要展現重大新聞事件的復雜背景,揭示整體狀況,反映整體面貌,分清主流支流,把客觀性和全面性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公信力”。
有人說,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著“期望值上升的挑戰”。對於黨報評論人而言,這種挑戰,既源於讀者的更高期待,也來自對使命的體察擔當。我們需要加倍努力,以不辱使命、不負期待。
(作者單位:人民日報社)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