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媒介地理學看都市類報紙的生存環境
媒介全球化是都市類報紙必須面對的真實生存環境。同時,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也不斷蠶食著都市類報紙市場。但都市類報紙面對沖擊也不是無能為力。一方面,全球化之所以把各個地方聯系在一起,就是因為各個地方是不同的。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曾經對25名歐洲裔學生和27名華裔學生的眼睛活動進行仔細觀察后發現,歐洲裔美國學生更注意圖片近景中的物體。比如叢林中有隻美洲豹,他們的目光會長時間停留在豹子身上﹔華裔學生則更習慣於花時間觀察圖片背景和整體,並且會在背景和主體之間來回移動目光。不同區域的受眾對媒介內容會有著不同的地理“看”法。生活在某個地區的民眾產生地方感,進而形成了某固定的文化模式,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都市類報紙也會不自覺地遵從這種“地方感”。按照這種文化模式採寫的新聞報道,既可以實現媒體在該地的傳播目的,又可以穩固媒體在當地的地位。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發展的無疆界使得其更關注全球和國內重大新聞,雖然不少門戶網站開辟了地方新聞,但地域特色不明顯,這些為都市類報紙在地方新聞方面留下了自由發展的空間。地方新聞本來就是都市類報紙的一大優勢,在新媒體日益強大的背景下,都市類報紙的地方新聞優勢更應突出和強化。
因此,深入當地市民的生活並與其緊密結合,是都市類報紙的優勢,隻有充分發揮這種優勢,都市類報紙才能找到自我生存的基礎。
三、都市類報紙發展的地理學策略
大型跨國媒介集團和新媒體讓今天的受眾有了一種強烈的“無地方感”,摩天大樓,四通八達的交通,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也使城市之間差別越來越小,但越是高度相似的城市構造,越迫使人們追求一種地方文化和地方身份的認同感。地方媒介在地方感的營造上能夠發揮出自己獨特且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地方在不同地方媒介的呈現下展示出不同的地方文化。在地方媒介長期不解的努力下,每個地方的受眾都會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親切的“地方感”。
(一)對本土地理文化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
人類應該尊重和順應地理特點和習性,根據地理環境以及態勢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樣,媒介文化也是因地理環境的挑戰與變化而生,尊重和順應地理特點和習性也是媒介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媒介地理學中,將景觀分為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兩大類。自然景觀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類活動影響或受這種影響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綜合體。文化景觀是人類在地表活動的產物,是自然風光、田野、建筑、村落、廠礦、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飾等所構成的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反映文化體系的特征和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征。對都市類報紙來說,要具備主觀能動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深入發掘具有地方特色內容和表現形式,用地方性的內容和形式形成獨特的地方文化景觀和獨特的地方體驗。鄭州的地標建筑二七紀念塔,當地都市報《大河報》給予了持續不斷的關注和報道,甚至將它稱為“凝聚百姓集體記憶的圖騰”,二七紀念塔成為了鄭州市獨特的文化景觀,它不僅僅是一個物質意義上的建筑物,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鄭州的文化,鄭州人從它身上找到了一種地方體驗和歸屬感。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