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期

“同人”:娛樂的力量【3】

潘一帆?

2014年02月13日14:2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春晚吐槽大會”

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不僅是中國大陸官方慶祝春節的年宴,更是一年一度謳歌主旋律,反映官方態度的重要文化活動。盡管某些草根階層對這場代表了主流意識形態和官方立場的年宴,並不滿意,但“春晚”儼然已經成了除夕夜的“捆綁產品”。

除了最具官方權威性質的中央台春晚外,其他地方台舉辦的春晚,在內容和形式上也都是大同小異。其實如今已經有許多人已經放棄了在除夕夜收看春晚,除此以外,還有另一些人採取一種新的方式來調和不滿,那就是改變收看春晚的方式,即通過惡搞或同人創作來對春晚內容進行解構和重述。如今,在各類微博、論壇平台上進行春晚內容的同人創作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各類搞笑的段子、圖片、視頻同人創作層出不窮。此時此刻,“同人”似乎成了大眾表達與發聲的新型工具,許多人選擇手抱電腦,眼觀電視,以便及時獲取或制作春晚內容的即時同人。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收看方式,同時也扭轉了單一的“灌輸——接受”式的文化傳播方式,而改由大眾自行創造了符合自身趣味的娛樂形式與內容。從過去的“單純閱讀”(read only)(廣播式的,“一對多”的),進化為“讀寫並用”,一般民眾也可以借助媒體,以非專業人士的身份,去表達他們對真實的理解。

四、同人:“阿Q”抑或“吶喊”?

那麼,“同人”的真正“意圖”究竟是什麼?

盡管每個人都有可以成為“同人”的創造者,但更多人並不直接參加創作,而是更熱衷於做一個圍觀者。然而,這種“觀看者”的角色卻並不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觀眾”身份,其觀看的欲望更多來自於一種“透過集體戲劇化儀式、以及身為其中的意願,去成就某種自我實現”的意圖。因此,無論是直接參與創作還是僅僅只是圍觀,同人愛好者們通過“同人”這樣的行為,使分散各地的、零散的、孤獨的“我”們,產生了一種群體式的同盟情感,並由此萌生出與“他”群系統對抗的力量和勇氣。這不僅是一種建立社會關系的新方式,同樣也是一種新型的自我身份認同。

因此,是否可以這樣猜測,“同人”這種行為並不僅僅是一種阿Q式的自我安慰,作為一種“表達”和“反抗”方式的“同人”,還具有某些特殊的內涵:如果是作為一種娛樂的方式,同人的意義也許可以止步於對次文化的迷戀或由“肆虐”而帶來的報復性快感,然而,如果是作為一種“表達”和“反抗”方式,它就必須對什麼是理想的生活這樣的問題有所回應。

根據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和文化工業的分析和討論,消費者(大眾)往往是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即被動地接受大規模生產的商品,其分析的重點往往落在強調消費文化對大眾的欺騙和欺詐。而伯明翰學派的代表人物霍加特則抱持另一種態度,其在1757年出版的《文化素養的用途》(the uses of literacy)一書中,著重討論了因美國文化的全面滲透和新興大眾媒體的出現——如電影、廣播、電視等,而廣泛流行的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霍加特認為,那時的通俗文化,具有庶民和草根階層的立場,是工人階級及底層民眾,以自己的方式來積累智慧,體會生命不同真實與真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點上,彼時的通俗文化,與當下盛行於網絡空間的娛樂文化,似乎產生了某種共鳴。因此,面對新的社會、文化背景,澳洲學者約翰•哈特利在繼承霍加特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概念,他認為,今天人們不僅具有消費(consuming)數位內容的能力,還同時擁有生產(producing)數位內容的能力。經由活躍的消費及生產,人們能參與一定程度的、由各式媒體所中介的公共領域,或是用以追求個人的想望,貢獻於每日的知識交流網路中,甚至也能發展不論是商業性的或是社群性的個人事業,從而創造經濟及文化上的價值[7]。而這種素養賴以實踐的復雜網絡,成為鼓勵普通民眾想象力的重要平台,並且將最終引領未來的文化生產風潮。因此,如何把握大眾與媒體之間的關系,如何重現消費與生產之間的真實關系,如何認識佔據主導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單獨的個人、零散的“我”群之間既彼此融合又相互抵抗的互動關系﹔一般民眾是否可能將新媒體變為個人發聲的自主傳播工具?主動書寫(writing)是否能夠追上並趕超被動解讀(reading)的腳步?大眾是否確實能透過新媒體“再現及代表自己”,並與主流意識形態和消費文化相抗衡?這些問題,將對如何理解當下這個“娛樂”的需求愈發迫切的時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同人”這一復雜多義的概念——一種受在全球化背景下發展出來的次文化創作形式,一種糅合了積極與消極、娛樂與反抗的態度與方式,一種新型的建立社會關系與自我身份認同的方式——似乎為上述問題的討論提供了一個理想的交會點。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