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名制SNS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雖然社交網站在很多方面給大學生帶來的是正能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社交網站的良莠不齊、網絡社交環境的不同以及使用群體的差異,這些因素會對使用者產生南轅北轍的影響。許多社交網站因其濃重的商業化和過分的娛樂化對其使用者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3]。
(一)議程的設置“別具一格”
李普曼著名的“議程設置”理論的觀點之一是:大眾媒介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是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某些事實和意見,以及他們對議論的先后順序,新聞媒介提供給公眾的是他們的議程[4]。在一些國際事務或者重大災難發生后,一些大學生對刻板的官方解釋不認可或者不滿足時,便通過傳播一些合其心意的網絡議題來宣泄這種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人人網這類社交網站便成為他們心目中可以與政府權利相抗衡的工具,企圖通過產生一定的影響來挖掘他們認為的被深埋的真相。
人人網中的新鮮事會提醒用戶其好友最近干了些什麼、關注了什麼,此項功能會被一些企圖操盤網絡的人利用。比如說一些庸俗不堪的議題被這些人通過人人網這類社交網站“晒”了出來,“爆料”出來,再由網絡平台不斷地擴大傳播范圍和影響力,網絡平台對網絡人際關系的輻射性影響便會發揮出來。此時,許多大學生在尚未意識到這種別有用心的議題設置的負面作用時,它已經對自己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扭曲的“使用與滿足”
“使用與滿足”理論從受眾的心理動機和心理需求角度出發,提出了人們使用媒介得以滿足的行為,以及受眾接受媒介的社會原因和心理動機[5]。在實名制的社交網站中,通過社交網站各取所需的用戶就是受眾。然而,大學生在通過社交網站中的一些應用達到娛樂目的的時候,這些應用在不同程度上異化了他們對於“娛樂需求”的理解。例如人人網中有種應用,需要通過做一些測試題來測一測自己在某部熱播的古裝電視劇裡是哪一個角色,然后將測試的結果分享到人人網主頁上,並且將做測試的網址一同發送到主頁上,供好友們點擊去測試。這種利用社交網站的娛樂項目得到滿足的行為,已然受到被異化的娛樂需求的影響。有些大學生甚至把某些社交網站的應用當做成為網絡上的明星的捷徑,許多人在網上發布不雅照片以奪人眼球,還有發送雷人狀態為自己造勢的,本來純粹的社交娛樂意圖,被大學生扭曲的自我宣傳和自我滿足的目的左右,讓人不禁覺得十分可惜。
(三)躲在背后的意見領袖
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同時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在大眾傳播效果形成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或過濾作用,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6]。與傳統的傳播媒介的意見領袖不同,網絡平台的意見領袖並不一定是專業的評論家或者資深的記者編輯,而有可能是眾多網民中的任何一個人。當一個社交網絡用戶發表關於某條信息的狀態或者日志和照片時,可能會引來大量的轉發和評論,在特定時間段內,由這條信息而引起的話題會受到熱議,如此這般一個兩級傳播過程便形成了,該用戶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意見領袖”。
雖然人人網一直以來是實名制社交網絡的代表,但是並非人人都用了實名,許多“潛伏”在實名人士中的用戶,很有可能會發布一些不利於大學生健康發展的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被廣泛傳播,會對大學生群體產生危害。這一類的意見領袖以“若隱若現”的姿態躲在廣大網民背后,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中使人難辨其真面目。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