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2期

解讀基於傳媒視覺化的兒童媒介使用困境

覃芹 何秋紅

2014年02月26日13:44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兒童將注意力傾注於視覺信息是一個主動選擇的過程,成人造就的傳媒視覺化環境恰好適應了兒童的認知特點,這無可厚非,本文質疑的是傳媒視覺化存在自身無法消解的負面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兒童媒介使用造成的消極影響。通過描述緣於傳媒視覺化的兒童媒介使用困境,意在提出這樣的觀點:兒童僅靠其自身無力規避傳媒視覺化負面因素的影響,成人應該對此有清晰的認識,並應努力幫助兒童在盡享視覺傳媒優勢的同時,擺脫傳媒視覺化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傳媒視覺化﹔兒童﹔媒介使用﹔困境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曾經是人類對視覺的期許,也是人類推崇視覺的重要理由,在我們所處的時代,“現代社會空間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精致昂貴的大開本彩色期刊、色彩絢爛的廣告畫面、常換常新的舞台節目,唯其視覺沖擊力強,才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在現代傳播技術的裹挾下,視覺早已不再僅為滿足“為實”的需求,視覺表征了更為廣泛的意義:迅速、直白、溫情、親近、認同和滿足……視覺被強調至一個空前的高度,且這種突出和強調有愈演愈烈之勢。

一、傳媒視覺化的含義

本文討論的傳媒視覺化,是指在技術的強大作用下,人為放大、突出視覺因素,用影像覆蓋社會空間,將視覺刺激應用於盡可能廣的傳媒領域,通過使受眾接受視覺沖擊提升傳播效果的媒介現實。

原初意義上,視覺化的主體是單個的受眾,視覺化發生於受眾的思維過程之中,這個思維過程並不排斥其他的感知覺形式,它恰恰需要調動起各感官的協調行動以達到認知的目的。而傳媒視覺化激發了視覺因素隱含的排他性,在把視覺的重要性放置為絕對優勢地位時,其他感知覺的方式必然相對處於弱勢或者說是被忽視的次要地位,在傳媒視覺化的運作中,傳媒業者是行為的主體,而受眾卻在這場視覺化行動中被挾持、被客體化了。

二、傳媒視覺化存在無法自我消解的負面因素

眾所周知,人類接納信息的總量中有80%來源於視覺。視覺圖像往往直截了當、淺顯易懂,也容易引起共鳴,視覺帶來感官快感,但它並不僅僅只是感官刺激,與語言文字一樣,視覺同樣能進行表征的意指實踐。傳媒視覺化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得以蔓延。

但問題在於,傳媒的普遍視覺化也導致了一系列的現實問題:傳媒文化品位降低,解釋和教育功能衰退,並進而影響受眾對信息理解的膚淺化,甚至傳媒視覺化會在事實上起到滿足窺私欲、助長媒介暴力的反作用。

如果傳媒業者不能及時正視傳媒視覺化趨勢中的消極因素,這場著意於傳媒業進一步興盛的視覺化轉向也有阻礙傳媒健康發展的副作用。

三、兒童成為傳媒視覺化負面因素影響的最大承受者

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其主動迎合視覺化傳媒。兒童的生活空間相對固定,其活動尚處於成人監控之下,兒童的心理懵懂,既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來對媒介作出判斷,也沒有恰當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目的地進行媒介選擇。兒童大多追隨自己多動、喜歡變化的天性,主動選擇視覺沖擊力強的事物,以此引起情緒的刺激,尋找快樂。如下圖所示,在傳媒生態環境之中,視覺因素滲透了兒童媒介行為的每一個階段,下圖並不能顯示出視覺化的負面影響,但能描繪出視覺因素與兒童屬性天然的相互配合。

兒童媒介的內容完全由成人提供。兒童日常使用的媒介無外乎書刊和電視、電腦、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形式上,兒童的選擇面並不狹窄,但這些媒介的內容都是成人提供的。“對福柯來說,權力是循環的,它從不被一個中心所壟斷,權力經由一個網狀組織被配置和行使”,[2]可見,兒童也在成人建構的傳媒之網中,無法脫離由成人掌控的媒介環境。為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市場上的童書制作傾向於使用精美的紙張,涂抹大塊絢麗的色彩,運用密集的圖畫式樣﹔電子媒介更不用說,流行於兒童中的卡通節目、電腦游戲,都呈現出強調人物造型別致、畫面精美、畫面變換迅速的特點。20世紀90年代,在兒童中流傳甚廣的雜志,如《小溪流》《小學生作文選刊》已經不復當日之況,而當時風行的動畫片如《黑貓警長》《葫蘆娃》之類,用今日的標准來衡量,其視覺沖擊力是遠遠不夠的。

兒童並不主動就傳媒現象進行價值判斷。所謂傳媒視覺化的積極與消極影響,是成人依據常識習慣,基於對現實的把握、對未來趨勢的預測而作出的判斷。兒童時期,孩子處於逐漸社會化的過程當中,對各種規則和約束的感應也是漸次形成的,他們往往著重於自己天性當中的自然指引,不會主動就社會文化現象進行辯証的思考和判別,而這恰恰是兒童的純真所在。尤其是剛剛入學的兒童,他們剛剛脫離幼兒的行列,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識得了一定數量的漢字,具備了接觸電腦的基本能力,加之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增多,信息量猛然增大,經常說出讓成人驟然一驚的兒歌和童謠,這其中不免摻雜很多他們似懂非懂、實際已逾矩的內容,但孩子們並不能作出判斷,往往樂在其中。對於耳熟能詳的談話內容,兒童尚且不知去蕪存菁,更遑論主動去識別媒介用途、調整自身的媒介行為了。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王昱(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