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交媒體提供的便利。不得不說,社交媒體為具有“觀展-表演”欲望的人提供了量身定做的“戲服”。社交媒體的這種“殷勤之態”,直接造就了全媒體時代大量躍躍欲試的積極“表演者”。本文認為,這種積極性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動發布or搜索信息。一件事情的出現,在傳統媒體報道出來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會試圖去尋覓“小道消息”﹔針對那些極具時效性極強的新聞事件,如果我們“有幸”正好處於第一現場,那麼我們會想法設法調用一切手段和工具將事情盡快傳播出去。這種充分調動了我們的好奇心的猜謎式的搜索或是發布第一信息的渴望,在社交媒體這個平台上完全可以得到完美無缺的展現和滿足。Facebook、twitter以及微博因其飛快的傳播速度、廣闊的覆蓋面能夠讓事件在第一時間傳播到最多數人那裡。
(2)傾心與網友的互動。社交媒體最大的優勢還在於其強大的互動能力,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得以轉發、群發、評論、真偽驗証等,通過這個虛擬社區強大的整合作用,網友積極的發言最終達成一種“優勢意見”的互動。網絡的虛擬空間也讓更多的人“表演”起來更加肆無忌憚。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熱心“表演”為事實真相的建立建言獻策。
(3)積極參與媒介生產。新技術的支撐,降低了人們參與媒介生產的門檻。積極參與媒介生產,專業說法就是UGC模式的出現,發言、轉發、評論、上傳圖片等無疑都是UGC的重要表現形式,這些方面前面已有涉及,這裡不再贅述,本文將側重介紹UGC視頻這種用戶積極參與媒介生產的方式。利用新媒體技術和服務的支持,用戶自己制作視頻內容或是在已有視頻基礎上進行改造、涂鴉是最常見的兩種方式。UGC視頻最大的特點就是優質用戶主動參與積極性高、互動范圍更廣,從而可以收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YouTube,社區網絡、視頻分享、博客和播客(視頻分享)等都是UGC的主要應用形式。此外,維基百科也使用了UGC的概念,蘊含了“與他人同創共享”的理念。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是西方后期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對生產性受眾的理解中,受眾更富有創造性、主體性,受眾除了運用流行文本的模糊性和多義性生產符合自己立場的意義進行抵制性閱讀,還能從這種意義的生產過程中得到一種快感,類似於巴赫金所說的“狂歡節理論”,在巴赫金看來,“狂歡節彈冠相慶的是暫時的解放,即從佔統治地位的真理與既定的秩序中脫身的解放,標志著對所有的等級地位、一切特區、規范以及禁律的懸置。[2]”
二、自我建構和他者鏡像的互動
在拉康的理論中,鏡像階段是一個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認識和確定主題的關鍵階段,也是每個個體的自我本體初步成型的必經步驟[3]。拉康的“他者”概念是放在主體的對立面來講解的,並說“父親之名”(在中國,更常見的應該是“父親之姓”)就是兒童的第一個“他者”。當“父親之名(姓)”作為一種秩序的象征性存在時,兒童就依靠這個“他者”所提供的鏡像完成了自己邁向主體、確立自我的第一步[3]。主體與“他者”是一種辯証的互証性存在,主體在與“他者”的接觸中被創造和結構化,主體的“欲望”隻有在他者的“欲望”中才能得以實現,主體對他者的行為既是工具和手段,也是目的和歸宿[3]。社交媒體中,自我每一次狀態的發布,隻有在“他者”身上得到回應和映証才是有效的,才算完成了對一件事情的整體思考與認知。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