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擴散性媒體(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譯作傳播性媒體。他們認為,受眾可以在虛擬網絡空間裡創造特定的價值和意義。普通大眾可以利用新媒體的這種擴散性增強自己傳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認為,這種新媒體使得受眾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信息的發布、生產以及隨后的互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受眾也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傳受角色雙方處於不斷的身份轉換之中。社交媒體無疑是一種典型的擴散性媒體。
關鍵詞:自我建構﹔他者鏡像﹔觀展-表演范式
社交媒體的使用受眾運用各種方式不斷展現自我個性,同時也以這種展示的方式逐漸完善對自我性格的填充。本文正是基於阿伯克龍比(Abercrombie)的“觀展——表演”范式的理論框架對社交媒體的參與者進行研究分析,本文認為,他們通過在自己身上不斷呈現的“表演——觀影”的互動而逐漸完成對自我的建構以及對“他者鏡像”的認知。社交媒體無疑給這部分渴望“表演”的受眾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台,藉此平台,他們在“表演”的同時,也扮演著自身影像的“觀影者”的角色,在這個舞台上,他們不斷循環進行著“表演與觀影的角色轉換”,即使離開了舞台,他們還可從他者的鏡像中了解到自己的表演情況,通過這種“台前、台后”的交叉互動來共同完成對自我的建構。這點上與戈夫曼的戲劇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戈夫曼的戲劇理論強調符號在互動中的作用,並將人們之間的符號互動看作是一門表演藝術。
本文的基本觀點是通過社交媒體的互動式傳播,參與者(這裡再用傳/受者無疑都不合適)逐步完成對自我的建構,同時,他者所映的自身鏡像與自我建構相互促進,二者的“默契配合”共同使一個人緩慢地完成社會化過程,構筑一個具有完整心理形態的自我。
一、研究緣起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即用戶生成內容模式,最典型的莫過於Facebook,而人人網、QQ空間、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站也都具有相似功能。在這些網站上,上傳圖片、發表言論、回復評論、上傳視頻無所不能,尤其是UGC視頻,典型特點就是用戶自制視頻,用戶生產內容。UGC模式的產生表明了公眾開始由注重獲取信息到渴望自我表達的轉變。
公眾為什麼要通過社交媒體積極地進行自我建構呢?不管個體本身承認與否、是否有所察覺,通過社交媒體的互動式傳播所促成的自我建構確實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本文將從外在形象建構、心理建構以及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便利三部分來分析通過社交媒體進行自我建構的重要性、必要性。
1.外在形象建構。這要歸結於潛藏於個體心中的“表演情結”,通過對自身的修飾來獲得認可,不管這種修飾是服飾、面容、舉止還是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這些都是構成一個人的外在形象的重要因素。
個人外在形象的建構會受到世俗輿論的影響,甚至為了取悅某種輿論,甘願為其所左右,這在社交媒體上體現得尤甚。當處於信息“蒙昧”狀態時,你的見解會不會受制於多數網友的意見,比如,會不會因為多數網友對某個品牌、某種潮流、某種言論的提倡或抵制而盲目跟風呢?這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懼怕遭到孤立或譏笑時的恐懼。不管有意無意,主動或是被動,我們每個人都已經被卷入到自己或者他人設置的話語表達體系中。外在形象的建構對整個自我建構的必要性,可見一斑。
2.心理建構。這主要體現在通過社交媒體的言論互動、情感表達、精神撫慰而試圖排遣人類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尋求心理上的滿足與歸宿。另一方面,還體現在人類對社會認同感永無止境的自我追逐上,每個人都急切地渴望表達自己以期獲得他者的認可和贊譽,即使不馬上付出行動從別人身上得到這種價值的認同,至少在潛意識層面也會有這種蠢蠢欲動、枕戈待旦的遐想,從而獲得一種身份的認同感。這種例子舉不勝數,尤其是初到異鄉、默默無聞者,現代人總要通過各種傳播渠道把與己相關的各種信息有的放矢或是隨意“撒播”出去,並且定時不定時地查看“與我相關”的內容,這種行為本身就帶有渴望受到關注、避免孤獨的心理。尤其是周圍親近之人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假以時日,他還會希冀從這些人的反饋和贊美中得到“功成名就”的滿足感。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