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世界上最強勢的跨國界、跨民族、跨文化傳播的電影非好萊塢電影莫屬。近年在美國,出口產值僅次於航空業的就是電影了。作為美國文化出口產業重要的一環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萊塢電影文化帶來電影媒介技術更新和全球狂歡的同時,其文化輸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權主義也為世人所詬病。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使得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交流頻繁,擦出火花﹔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文化凸顯出來,愈加昌盛,而另一些文化被遮蔽乃至逐漸消亡。美國電影作為美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為什麼能夠在全球文化中脫穎而出?本文通過一系列好萊塢電影分析,指出好萊塢電影的文化傳播現狀和傳播特點,進而總結出對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啟示,強調當務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國的文化主導權和用更加理性的態度來迎接和應對新一輪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關鍵詞:好萊塢電影﹔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個人英雄主義
一、淺析好萊塢電影文化現象
從20世紀初的卓別林喜劇開始,美國電影熱潮席卷全球每個角落。這些電影的熱映,為美國帶來豐厚的票房收入,使美國在全球文化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利潤。目前,好萊塢電影在世界電影生產總量中約為6%,但卻佔世界電影放映時間的80%,以沃特迪斯尼公司為首的七個頂級好萊塢電影工場在全球電影事業中佔據著支配性地位。而該公司出產的動畫片幾乎佔據了整個中國的動畫電影市場。歐洲電視上播放的電影也有高達七成來自美國。從票房收入來看,雖然好萊塢僅僅生產全世界故事片的一小部分,但它卻取得了大約75%的電影院放映總收入。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好萊塢一統天下的局面時至今日更是愈演愈烈,尤其是電影口碑幾乎呈現一邊倒的咄咄逼人氣勢。
然而,票房上無法與好萊塢抗衡,還不是讓許多國家最擔心的。最讓他們憂心忡忡的,是幾乎從20世紀就被人們挂在嘴邊的,好萊塢電影中的“美國價值觀和理念輸出”。好萊塢電影從誕生之日起每部電影都肩負著宣傳美國價值觀的重任。好萊塢電影以一種觀眾便於接受的形式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不同的階級當中蔓延開來,自然而然的將其獨有的美國精神和傳統的價值觀念輸入到每個觀眾的心中,而觀眾對這種傳播方式更是欣然接受。好萊塢電影的文化軟實力效應,已經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的現實政治闡釋和外交政策的宣教。觀眾在不露痕跡的敘述中不自覺地接受了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好萊塢電影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對個人的“詢喚”[1]。從而以非強制手段達到了長期的精神、文化控制的目的。
2012年4月,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3D》登陸中國大熒幕,立刻點燃了略顯疲態的春季檔影市。一個月的時間在中國的票房總收入已達到了9.6億元。這個成績,讓中國超越北美成為全世界為該片貢獻票房最多的國家,也讓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大吃一驚。為什麼過了15年,《泰坦尼克號》仍然能夠改頭換面,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叱?風雲,讓同期上映的中國電影望而卻步呢?是因為3D技術的震撼嗎?
觀眾普遍反映,由於畢竟是后期轉錄的3D效果,所以並不十分明顯,有沒有3D效果其實無所謂。《泰坦尼克號3D》的“火”,是因為它承載著一代中國人的記憶,是一種情結。“那份曾經的美好是終生難忘的青春回憶,那場久違的震撼是永不磨滅的心靈印記。有人緬懷一段逝去的年華,有人彌補一次遺憾的擦肩。3D不過浮雲,情懷方為本真。一切隻為重溫那段難舍的舊夢…… ”《泰坦尼克號3D》真可謂是,滿載著記憶而來,滿載著票房而走。
那麼另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一代中國人的記憶會維系在一部美國好萊塢大片上?按照常規的思維,本土化的東西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不是更應該引起人們的懷舊之情嗎?我們的記憶不應該散播在《鴉片戰爭》、《不見不散》、《十七歲的單車》上嗎?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政府就意識到,文化輸出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對外競爭的強有力的武器。文化輸出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歷史意識、社團意識、宗教意識以及文化意識,甚至語言,淡化甚至重寫這些地區的傳統和文化,從而創造新的民族文化記憶,促使其與美國的信念和價值融合。所以,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美國便通過各種政治和經濟手段向全世界推銷電影和推銷電視節目、錄音唱片以及其他大眾文化產品。在羅斯福執政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好萊塢電影則成為推銷美國形象、美國民主,進行政治宣傳的重要工具[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