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報業公信力的“本領恐慌”
凡此種種認識誤區,在傳統報業從業者中很普遍,危害也較大。那麼,報業“本領恐慌”究竟該怎樣“慌”呢?
“本領恐慌”不應是某一個階段為了某一特定生存目的而生,也不應隨著某一階段過去了、某一特定目的達到了而亡。
傳統報業的“本領恐慌”也是一樣。它應是一種危機意識,不獨因網絡、自媒體的興起而產生,而是存在於優秀報紙和優秀報人的血脈之中。
那麼,首先報業“本領恐慌”就絕不等同於報業“經營恐慌”。當然,目前形勢下,“經營恐慌”確實存在。不管是行業整體產出,還是從業者個人收入,傳統報業都和新媒體有較大差距。某些優秀紙媒人才也因此向新媒體流動。“經營恐慌”可以倒逼更多人思考“本領恐慌”,但思考絕不能僅僅是為了經濟目的。
傳統報業“本領恐慌”不應該被曲解為是為了物質意義上的“有吃有喝”,而更應該被關注的是精神層面的被需要、被信賴。因此,不管是否有足夠的物質存在,傳統報紙都應該從“能否提供足夠可信的新聞產品”的角度,思考到底應該練就怎樣的本領。面對新形勢,對報業“本領恐慌”“重物質、輕精神”的認識誤區,可能會將部分傳統報紙推入真正的“寒冬”。到那時,即使回過味來,它們也必將在與其他先行一步的報紙的競爭中,在公信力上敗下陣來。到那時,被淘汰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明確了“本領恐慌”是一個常態存在,就可以撥開圍繞其的認識迷霧,傳統報業也就不難找到走出“本領恐慌”的正確路徑。不管媒介形式怎樣變化,提供信息和表達觀點是報紙核心價值所在,而公信力則是報紙核心價值的內核,其中包含著尋求事實真相和發出理性聲音兩大天職。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