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本網原創

“馬航事件”國內媒體的報道問題出在哪

王君超

2014年03月18日06:43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特別策劃:"馬航失聯"媒體報道關鍵節點梳理

在MH370航班失聯的第三天,馬航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9條聲明。但在馬航的新浪微博官方帳號上隻有8條。而且在新浪微博這個最大的中文微博平台上,馬航官方微博的粉絲當時隻有8.8萬多個。在全球關注失聯航班和機上人員的生存狀況之際,其粉絲量如此之少是很反常的。

究其原因,除了馬航的新聞發布會對這個最有效的網上信息發布平台未作有效推廣外,網友在危機發生和各種信息“井噴”之時,對其更新速度不滿意而匆匆離開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10日12:30,馬航官方微博帳號最新的一條信息還是3月9日19:01發布的“聲明八”。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聲明的內容是:“我們會第一時間更新搜救團隊的在搜救工作中的最新進展”。在11日之后,馬航官方微博的更新速度和粉絲數量才發生明顯改變。

因為缺少官方的說法和可靠的新聞源,於是各家媒體為了搶佔“新聞的第一落點”和“定義新聞事件”,紛紛原創發布或轉發一些未經核實的信息,使得信息傳播陷入極度混亂。於是,微博上出現了大規模的辟謠信息以及刪貼、禁言等大規模的管制行為。

在“新新媒介”時代,網絡新聞發布,尤其是微博新聞發布具有傳統新聞發布會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對傳統的新聞發布會來說,在事實尚未顯露之時,審慎發布無疑是個正確的選擇,但微博發布還有一個“新概念”——“真誠溝通不掉線”。由於失聯航班上的大部分乘客是中國人,不管從信息需求、人道主義,還是新聞價值的接近性角度來說,馬航都應更加重視在中文微博平台上的新聞發布。

國內媒體的報道:問題出在哪兒?

在“新新媒體”躋身“新聞信息發布主渠道”的今天,傳統媒體時代受眾“被動獲取信息”已經變為“受眾主動搜索和選擇信息”。一些主流媒體的客戶端為了能在全媒體時代的新聞競爭中獲得關注,往往為了搶先推送信息而忽略了核實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和內容的真實性。一些主流媒體的客戶端也加入了推送謠言的行列,受到了業界和普通網民的批評。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傳統媒體的微博、微信公共賬號和客戶端等新媒體形式的生存之道,首先在於依托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及時、准確地發布新聞信息。我曾在微博上對“馬航事件”報道提出以下建議:1. 提供准確信息。真假難辨的信息極易造成混亂並引發恐慌,干擾正常判斷。媒體不以公信力和品牌形象為代價,搶發未經証實的“最新信息”。2. 以人為本,重點關注機上人員的身份、搜救等信息。3.恪守職業道德,發布的文圖、音視頻信息,不能傷害相關人士的感情。4. 要有專業的技術分析。

國內媒體在“馬航事件”的報道中被質疑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在突發事件中的國際新聞傳播能力。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無國界性和“自媒體”的強勢介入,使主流媒體的國際報道面臨巨大挑戰。在“馬航事件”中,上千國際記者雲集,國際一流媒體各顯神通,國內媒體與CNN、路透社、美聯社和英國《每日郵報》相比,在數據挖掘、新聞覆蓋和新聞呈現方式等方面尚有不小的差距。著名財經媒體人羅昌平認為,“CNN、美聯社、路透社等基本壟斷了關鍵信息發布權,並對馬來西亞形成倒逼反証,從而拼湊相對完整的信息流。從這種意義講,中國沒有一家真正的國際媒體,自然提供不了核心信源。”央視主持人王志安則將國內媒體之失歸結為“缺乏全球視野,找不到調查的路徑,過分依賴各國政府的信息發布,被動地等待,或者在最粗淺的層面上報道。”不少網友還稱贊CNN演示失聯航班衛星定位的新聞播報方式。一些實地參與報道的中國媒體人則對以上批評進行了辯駁。

在事實真相扑朔迷離、馬航和馬來西亞政府的官方新聞發布不力的情況下,媒體報道要滿足受眾的期待確有一定的難度。但在國內主流媒體紛紛提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打造國際一流媒體”的背景下,我國媒體如何在與國際一流媒體的較量中提高傳播實力和創新能力,在更大程度上滿足國內受眾的信息需求,則是一個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

微博辟謠:速度與力度可圈可點

這次“馬航事件”的微博謠言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願望式的謠言”大行其道。有的微博用戶為了表達善良的願望,或者有意利用人們對災難事件的同情和期待心理,發布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趣聞”,使很多人信以為真。比如,微博上有不少人在轉發“穿越35年的914班機”這一“趣聞”,稱美聯航914航班1955年從紐約飛往佛羅裡達,中途失聯,35年后卻出現在委內瑞拉,乘客全部生還。其實,早在2012年果殼網就對這則“時空隧道”假新聞進行了辟謠。該網指出,在英文的文獻中檢索不出相關的任何記載,認為這“只是中國作者筆下編造的一個故事”。 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也在法人微博中及時對此予以了辟謠。

二是假冒知名媒體發帖。“馬航事件”中,有一些謠言假冒“越通社”、CNN之名發布謠言,造成謠言的大面積傳播。《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的法人微博當天就對“越通社3月8日19時32分快訊”所稱“失聯航班被發現”的虛假信息進行了辟謠。

三是配發修改過的圖片以增加欺騙性。有些謠言發布者摸准了網民“有圖有真相”的認知心理,以文字加圖片的形式進行謠言的“集成傳播”。如廣為傳播的“搜救部隊記者笑容面對鏡頭”的微博,就移花接木地配了一張一位女記者多年前的獲獎照片來混淆事實﹔另一則謠言則稱失聯飛機迫降在海面,但配發的一張圖片則是2009年迫降紐約哈德遜河的飛機照片。

在真相扑朔迷離的情況下,謠言的大面積傳播是難以避免的。微博等“新新媒介”的信息來源復雜、傳播速度快、傳播效力大,因此信息真偽鑒別困難、管理成本較高。在這次“馬航事件”中,微博的謠言治理凸顯了“自淨功能”和“他淨功能”的協力效應,尤其是很多普通用戶自發呼吁遵守災難報道和信息傳播的守則,不傳播未經証實的信息,不傷害失聯人員家屬的感情﹔還有不少用戶對涉嫌謠言的微博踴躍舉報,自覺維護“自媒體”的傳播秩序。比如,“搜救部隊女記者笑容面對鏡頭”的謠言,來自微博用戶的舉報就高達690人次。

在“馬航事件”的微博傳播中,“兩個輿論場”協力辟謠,普通用戶的作用凸顯,打破了“300大V掌控輿論走向”的輿情格局。微博由於人性化的平台設計和話題討論的深度與廣度,再次在各類社交媒體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大網民的第一信息源﹔微博的辟謠模式也進一步成熟,“在微博等真相”成為“馬航事件”中的微博流行語。

(作者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