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報刊作為新聞的載體、傳播的媒介,在被統治當局嚴格控制利用的同時,也忠實記錄下了當時真實的歷史,是我們今天研究特定歷史時期的原始資料。從沙俄踏足東北至1945年日本投降這一期間出版的俄、日報刊以及不同政黨、不同階級通過報刊發出的言論全部納入本文調查研究范圍,尋找被遺漏的報刊、篩選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予以搶救和保護,來追溯淪陷根源,還原侵略軌跡,傾聽不同聲音,再現真實歷史。
【關鍵詞】東北淪陷前﹔東北淪陷后﹔俄日報刊﹔
“九·一八”事變絕非偶然,有其歷史必然性,因為統治階級的腐朽、落后、混亂,導致帝國主義列強對我中華民族肆意入侵,我國東北更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富庶的自然資源,自1858年開始便成為大肆擴張領土的沙皇俄國和通過明治維新、打破閉關鎖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帝國主義﹝1﹞爭奪的對象,其間你來我往、反反復復,東北近代報業就是在日俄爭奪、瓜分領土的侵略戰爭中同步發展起來的。1900年9月底,沙俄侵佔整個東北,率先出版第一張報刊﹔1904年2月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兩國重新劃分勢力范圍並大量出版報刊﹔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徹底淪陷,日偽報刊獨霸天下,同時對旅居東北的“白俄”“紅俄”報刊、猶太人等報刊以及中國報刊進行嚴格監督與控制,沙俄報刊銳減且依附於日偽,民族報業凋零。東北報刊的出版發行也因此分為“九·一八”事變前和“九·一八”事變后兩個不同歷史時期。
一、“九·一八”事變前報刊出版調查
(一)俄國人創辦的俄文、中文報紙。中國報業1894年前已建立起來,多為外國傳教士投資辦報,﹝2﹞中國東北的報業則起源於俄國殖民入侵。1858年、1860年,沙俄與清政府簽訂《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1896年、1898年沙俄又分別攫取了在東北修筑從滿洲裡經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直達海參崴的“中東路”特權和哈爾濱經長春、沈陽直至旅大的“中東路”支線特權,修筑了一條縱貫東北三省的“丁”字形大鐵路並與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起來,俄國人沿著這條鐵路線源源不斷來到東北,至1903年7月,黑龍江地區的俄國人總數達3萬人以上,由此開了中國東北近代報業的先河。
1899年8月沙俄在旅順創辦了第一份官方俄文報紙《新邊疆報》,這是我國東北第一張近代報刊,最初以簡報形式出版,1900年成為正式報紙,1905年11月遷到哈爾濱出版,1912年10月終刊﹔《哈爾濱每日電訊廣告報》1901年8月1日出版,是黑龍江省第一家近代民營報紙,該報被沙皇當局查封后兩度更名,1906年12月11日終刊﹔中東鐵路機關報《哈爾濱新聞》1903年6月10日創刊,1920年,我國收回中東鐵路主權后終刊﹔軍方出版的報刊有兩家,《外阿穆爾人休閑報》畫刊由俄國外阿穆爾軍區獨立團參謀部主辦、《軍事生活報》為俄國滿洲部隊后方司令部1906年出版﹔有些報紙在哈爾濱僅發行幾個月便停刊,包括《滿洲裡》《東方通訊》《滿洲之聲》《思想報》《黎明報》《滿洲報》《九級浪》等,﹝3﹞此外還有《哈爾濱日報》和《俄羅斯知識》月刊等。俄國人創辦的中文報紙《遠東報》創刊於1906年3月14日,是在哈爾濱出版的第一家近代中文報紙,1921年停刊﹔1904年沙俄又在旅順出版中文報紙《關東報》,在沈陽出版中文報紙《盛京報》。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大批俄國人擁入哈爾濱。由於蘇俄內部原因,俄文報刊分為紅、白兩色,哈爾濱成了俄國各派政治力量在遠東地區的活動中心。
1.紅俄(紅黨)報刊有:《新生活報》1907年9月26日創刊,1914年7月更名為《生活新聞》,主辦者是3個猶太人,1928年12月因“登載傾向蘇聯、信仰共產之文字”被停刊3日,1929年6月終刊,是哈爾濱影響較大的私營報紙﹔《外阿穆爾人休閑報》為哈爾濱社會革命黨的進步刊物﹔《勞動之聲報》1917年4月由哈爾濱俄國工兵代表蘇維埃創辦,最早把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后終刊﹔《南方社會主義革命者報》1922年8月2日創刊,為蘇俄西伯利亞青年社會主義者哈爾濱委員會機關報﹔《風聞報》創刊於1924年8月11日,1929年7月受到查封﹔《回聲報》創刊於1925年5月6日,是俄政府在東三省的機關報,因“宣傳赤化”被取消出版資格﹔《前進報》1920年2月創刊、《論壇報》1922年8月16日創刊,都是由中東鐵路俄國職工聯合會主辦,1921年4月18日東省特警處逮捕了《前進報》主編海特,6月5日《前進報》終刊、1925年4月27日《論壇報》也被東省特警查封。①這些革命報紙在張作霖軍閥勢力的嚴厲統治下,遭到蠻橫壓制,最終全部停刊消失殆盡,但它們的出現,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指明了方向,為日本帝國主義最終被趕出中國乃至中國的徹底解放作出了貢獻。
2.白俄(白黨)報刊有:《俄聲報》1920年7月1日創刊,其前身是原中東鐵路機關報,《滿洲新聞》由俄國國民民主黨保守派主辦,1926年停刊﹔《俄語報》創辦於1926年1月31日,事變后投靠日本侵略者,1935年9月偽警署令其停刊﹔《霞光報》創刊於1920年4月15日,該報堅持親日反蘇立場,但它的消息迅速,后投靠日本侵略者一直出版到1942年以后﹔屬於右翼的報刊還有1917年11月創刊的《俄國人民自由黨哈爾濱分部簡報》、1918年1月創刊的《號召報》和同年7月19日創刊的《晚報》。﹝4﹞這些在華的白黨俄文報紙,多是報人辦報,雖然也為侵略服務,但目的也還是為僑民服務。
3.還有一些由僑民主辦的報紙保持中立。俄文《光明報》1919年3月5日在哈爾濱創刊,1924年10月3日停刊﹔《傳聲報》1921年10月創辦,是當時哈爾濱影響最大和刊行時間最長的俄文晚報,1936年被查封﹔由俄國東方學者學會1909年2月出版的俄文版《亞細亞時報》屬於學術類期刊,涉及政治、經濟、歷史與文化﹔以及地方醫學方面的俄文報刊《防鼠疫通報》。
(二)日本人創辦的日文、中文報紙。沙俄擴張東北之際,1894年日本突然發動中日甲午戰爭,侵佔了遼東半島,1895年因無力對抗俄國、德國和法國的重壓而被迫歸還。1900年沙俄全面侵佔東北后,日俄矛盾激化,日本擴充軍備。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兩國在東北重新劃分勢力范圍,東北南部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因此日本在東北創辦的第一張報紙稍晚於俄國。
遼寧的日文報紙有:《營口新聞》1902年秋創刊,被日本人稱為“滿洲新聞界的先驅”,半年后因日俄戰爭爆發廢刊﹔《滿洲日報》1905年在營口創刊,同時用日文、中文和英文出版。《遼東新報》1905年10月25日在旅大地區創刊,翌年改為日文與中文版﹔《滿洲新報》1909年2月在大連創刊﹔滿鐵機關報《滿洲日日新聞》1907年11月3日在大連創刊,1912年增設獨立英文版《滿洲每日新聞》,以攫取東北經濟情報為宗旨﹔1917年12月創刊的《大連經濟日報》也是地地道道的滿鐵報紙。《安東新報》1906年10月17日創刊﹔《安東時報》1907年6月創刊﹔《滿韓日報》1907年6月創刊﹔《滿洲實業新報》1907年9月創刊﹔《東邊時報》1908年9月創刊﹔《安東每夕新聞》1908年11月創刊﹔《內外通信》1907年7月創辦﹔《遼陽每日新聞》1908年8月創刊﹔《南滿日報》1908年12月創刊,1912年改為《奉天日日新聞》﹔《大陸日日新聞》1909年6月創刊,﹝3﹞以及1911年《鐵嶺時報》、1918年3月29日《開源新報》、1921年2月24日《撫順新報》和1926年8月25日本溪《安奉每日新聞》相繼創刊。沈陽《盛京時報》是日本人1906年10月18日在東北創辦的第一份中文報紙,1908年在大連又創辦中文《泰東日報》。
長春的日文報紙有:1909年1月1日創刊《長春日報》,1917年更名為《北滿日報》﹔1914年12月創刊《長春商業時報》﹔1920年12月15日創刊《長春實業新聞》﹔1920年4月20日創刊《長春日日新聞》﹔以及1922年6月1日的《吉林新報》﹔1924年12月24日延邊的《間島新報》。
哈爾濱的日文報紙有:《北滿洲》創刊於1908年10月5日,這是日本人在哈爾濱出版的第一家日文報紙,1909年又附出俄文版﹔日文報《哈爾濱日日新聞》創刊於1922年11月1日,由《北滿洲》《西伯利亞新聞》《哈爾濱新聞》合並出版,1926年初被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收買﹔《極東新報》創刊於1918年11月1日,是日本人在哈爾濱出版的第一家中文報紙﹔中文版《大北新報》創刊於1922年10月1日,創刊前遭到哈各界的抗議和抵制。
政治色彩淡薄的《滿洲報》中文版創刊於1922年7月24日,因為其辦報宗旨是“要迎合中國人的心理,不能罵中國人”,在東北有一定的影響﹔《亞東》創刊於1926年,由大連亞東印畫協會編輯出版,向日本國民介紹中國、朝鮮、蒙古等國和地區的風情民俗、文化,對日本學者或情報搜集人員深入中國及東亞各地拍攝的照片進行解說或研究,對研究中國社會具有參考意義,1930年停刊。﹝5﹞
到1927年日本人在東北創辦的報刊達70余種。日文報以《遼東新報》《滿洲日日新聞》為首,中文報影響最大的是《盛京時報》。以1921年為例,《遼東新報》日銷量為37000余份、《滿洲日日新聞》為25800余份、《盛京時報》為25000余份,成為東北的主要新聞陣地。﹝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