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新聞學者的文化擔當——訪上海大學新聞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郝雨【2】

王文娟 李晶

2014年04月01日15:55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記者:請您就《新聞學引論》等專業理論教材的編寫,分別從結構創新和內容創新兩方面做一闡述。

郝雨:好的。我這本教材的重新編寫,根據當時理論研究現狀,首先將編寫體例進行結構創新,劃分為四個版塊,更有利於實踐教學中師生對其脈絡的整體把握和理論體系的完整呈現。第一個版塊是“新聞本體論”,闡述新聞作為研究對象,它的本體構成,以及其核心與本質﹔第二個是“價值功能論”,深度挖掘新聞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價值與功能﹔第三個是“傳播活動論”,新聞傳播歸根結底是一種傳播活動,認真找出其內在的規律﹔第四個是“媒介生態論”,研究新媒體時代、全球一體化背景影響下,媒介環境乃至整體生態發生的重大變化,新聞如何適應與發展。當然,我覺得對教材的重新編寫,更重要的是對具體觀點概念的解釋,尤其是對重要理論問題的闡述,都必須有一些出新的探索。比方說新聞價值的概念問題,以往的研究一直是爭議不斷,本書則從兩個所指的內涵入手,來進行全新解讀。我首先把新聞價值的兩種含義界定為尺度性價值標准和功能性價值標准,而獨辟蹊徑地提出將尺度性新聞價值要素為如下5點:關注性、關情性、關利性、關智性和關趣性。關注性是指新聞事實是受眾比較關注的﹔關情性是指和受眾的情緒情感關聯度較強的﹔而后的三個同理,亦是強調突出受眾中心地位的價值要素。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都在傳統理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尤其是根據市場化和新媒體的現實環境,與時俱進地進行了較大調整。

記者:請您談談,2005年以來,您是如何探索得出“世界圖景”這一中國新聞理論哲學化研究的新思路,以及您所致力於的傳播學本土理論體系的“中國原創性”研究。

郝雨:2005年以來,隨著我在本專業研究上的進一步展開和深入,越來越意識到,任何理論都必須上升到哲學化高度,才能真正達到學科的成熟和體系的完善。新聞理論當然也是如此。所以,我國的新聞理論建設,必須向哲學化的高度和境界提升。我當時查閱和借鑒了大量國內外學者的最高水平的理論成果,努力尋找中國新聞理論哲學化研究的新思路。當然,新聞理論的哲學化研究,需要有許多路徑和方法,需要百家爭鳴,需要多種探索。而其根本原則是,要從基本概念到理論框架都要是完全創新的。首先,尋找到一個核心概念,就應該是整個體系建設的關鍵一步。作為新聞理論哲學化研究的基本問題。其核心概念是什麼,能否統領、支撐起新聞理論哲學化的整個理論框架。我通過反復研究,根據李普曼的世界圖像說,提出了“世界圖景”這樣一個具有哲學范疇意義的概念,我認為,這很可能是新聞學哲學體系的一個核心問題。於是,在《當代傳播》刊發了《“世界圖景”——新聞學哲學化研究的一個核心概念》一文,將其上升為一個哲學命題整體地把握與系統地研究,力圖由此而延伸到新聞的方方面面,努力將新聞理論體系的研究推向哲學化的高度。為什麼呢?我們知道,自從人類在這個世界上誕生,人與世界的關系就一直是一種最為普遍的和最為根本的關系。而說來說去,現代人所看到的或者感覺到的與認識到的世界,基本上都是媒介所展示和重現給人們的。而在人對於媒介的依賴中,新聞是最主要的媒介形式和通道。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從李普曼到霍爾的“世界圖像”說也就為我們從哲學層次上研究新聞,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論基點和總體思路。這樣一個基本構想,未來將會作為一個重大工程去逐步完成。但就目前而言,我研究的側重點還是傳播學原創性的問題。眾所周知,國內傳學西學東漸的三十年中,“中國化”一直是最為強烈的呼聲,然而,至今也並不曾有過真正的創立或是落實。整個的概念結構、理論體系,依然是西學中心。所以,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中國化”這個提法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我之見,提倡“中國化”,不如強調“原創性”。就是說,我們的本土原創意識應進一步加強,逐步擺脫西方中心,擺脫單純地吸收和改造,充分利用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傳播實際,建立一套或幾套有中國特色的本土理論體系。

記者:請您進一步談談中國原創意識怎樣植根於我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並生發出獨具中國特色的傳播學創新理論體系?

郝雨:傳播學體系的原創,無疑是一種美好的願景。而如何原創,如果是一定要完整地綜合性的體系原創,則難度巨大,且無從下手。所以我就想到,我們是否可以借鑒西方傳播學派的經驗。比如文化研究、法蘭克福和政治經濟學派等等,他們都各成門派。而他們又都是在某一種思想視角或批評方法上獨樹一幟,而且都是批評學派。故而,我認為中國傳學體系,是否也可從建構批評體系的角度來切入?所以,我就想嘗試,開創建設一套中國特色的媒介批評體系。當然,理論體系的創立,不能單靠主觀臆想。我之所以相信我們中國學者應該而且能夠建設一種甚至更多的媒介批評體系,首先就是由於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積澱,有深厚的原創文化土壤,滋養出了博大而厚重的中國智慧。所以,我就設計了一套完全基於中國文化的媒介批評體系,並申報成功了目前在研的教育部課題《中國媒介批評學原創體系建設》。目前,該項目已取得了先期成果若干篇,在各雜志發表,其中《中國媒介批評的原始雛形及歷史淵源》,已被《新華文摘》轉載。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