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新聞學者的文化擔當——訪上海大學新聞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郝雨【3】

王文娟 李晶

2014年04月01日15:55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記者:能談一談這個原創性批評學體系項目的整體框架嗎?這個項目目前的進展如何?

郝雨:在媒介體制上,中國有自己獨特的體制結構﹔在文化構成上,中國有著極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因而,中國的媒介批評,也必須走出一條中國化的道路。根據這樣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在這方面的研究,著重以下幾方面:(一)要探索符合中國傳播現實的原創性批評學體系,而這體系的理論核心,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我們高揚“人”的旗幟,在抵抗現代商業社會的物質化和精神腐化的文化發展與文明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二)在媒介批評的特色和風格上,特別提倡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三)我們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人文精神內核,作為媒介批評體系的基本立場和理論建設的靈魂,並從我們的經典文化中尋找媒介批評的思想方法和思維邏輯,創造一套真正符合中國傳播現實的原創性批評體系。

其實,我對於傳播學原創體系的主張,也並不完全是憑空臆想,空穴來風。在之前的十幾年研究中,我一直很在意從基本概念的原創。我的一些論文中經常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比如“人的新聞”、“類虛假新聞”、“世界圖景”、“媒介延伸與媒介功能延伸”、“新聞價值觀”等等。這樣的一種原創意識對於我們的整個學術界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雖然我本人也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原創力,但是很希望能呼喚起更多的大家尤其是年輕一代學者不斷提升原創意識,增強原創精神。

記者:我們都知道,近幾年您還在矢志研究新媒體時代民族文化傳承,以及人文精神重建與弘揚等,主持了“人文精神再討論”,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請您就此做個權威性的解讀。

郝雨:由於跨學科的學術背景,我在理論視野上會更開闊一些,近年來,在我的一些文章當中,我已談到新聞傳播對於人的價值的關注,如何做到以人為本,2009年,我的獲獎論文《論人的新聞》,就是對新聞傳播人文精神的全面闡述。2012年以來,我又和《文學報》等聯合,連續主持全國性的關於“新媒體時代人文精神重建與弘揚”的主題征文及學術研討。

到2013年,全國范圍曾發起過轟轟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討論”,已整整二十周年。據此,我感到應該立足於這樣的時間點,再看如今的新媒體時代,“人的問題”是否已經得到根本解決。於是,依托《文學報》這個平台,開展了歷時近一年的“新媒體時代人文精神的重建與弘揚”的主題征文,先后收到了國內征文300余篇,並於2013年10月召開研討會。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均作了活動報道,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如今,人的問題相比新文化運動時期似乎已經更加嚴重。我們面臨的既有物質化、商業化對人的壓抑﹔又有新媒體產生的大量信息的垃圾和泡沫對人的淹沒。人的異化甚至比西方工業化進程中還要嚴重。文化學者本應該是人的啟蒙者。人的主體喪失,人的被淹沒。這些問題急需去科學地解決。

所以,近年來,我的所有研究,基本都會統一在人文精神這個主旨之上。任何一個學者,都必須有一個最核心的思想主張。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在學問上零打碎敲。而其核心的思想主張,又必須看其是否能經世致用,是否具有社會擔當。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我最近的研究項目和參加以及主辦的學術活動,我的論文、發言,都會圍繞這一主題。包括我在四月份將要參加的一個“新子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准備的發言題目是:《“新子學”深化與中國21世紀文藝復興》,這個會議看上去與新聞傳播學完全沒有關系,根本不是一個學科。但是,隻要是關心中國文化的發展大方向,就不能不關心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而在我看來,中國人文精神的重建與弘揚,中國21世紀的文藝復興,必須尋找到傳統文化的根。那麼,新聞傳播學對於人文精神的張揚和傳播,也不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在這個領域的參與,絕非旁枝斜逸,而是真正的追根溯源。

(作者簡介:王文娟,《今傳媒》雜志社主編助理,責任編輯,主要從事傳媒研究﹔李晶,江蘇南通大學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傳播學高教管理研究。)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