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新媒體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以互聯網為例【2】

桂鈺涵

2014年04月03日14:2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新媒體的主要特點與優勢

關於新媒體的特征,也有著不同的觀點,但對於新媒體的主要特點,業界與學術界則有以下幾點共識:

1.交互性與及時性

尼古拉·尼葛洛交龐帝曾經在1995年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一書當中中對“被動的舊媒體”與“互動的新媒體”進行了比較,認為交互式傳播是新媒體的一種常態傳播,這與傳統媒體的“一對多”,“點對面”的傳播是具有很大區別的。以倫敦火車相撞案為例:1999年10月初,倫敦發生40年來最嚴重的火車相撞事件,事發清晨,正是當天報紙出版之后,而下一次報紙出版還要十幾個小時。這時,《衛報》網站立刻將現場照片、事發目擊等報道送到網上,在第一時間告訴了受眾發生的一切。可見,早在1999年,網絡對於信息的傳播速度已無可比擬。時至今日,發展中的互聯網的傳播時效已遠遠超過了報紙,僅需要第一現場的民眾一條微博便可以廣而告之。

在擁有及時性的同時,新媒體也擁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交互性。在傳統媒體的互動中,新媒體則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和環境的制約,隻要所處區域內有信號覆蓋,便可以高速傳播和更新信息,在網絡中所發表的評論都立即生效,可以直接與編者進行在線交流,幾乎做到了與新聞事件同步。同時的,網絡平台對於信息門檻的降低,使信息接收方和傳播方處於平等的地位,在這一平等的平台上的交流和對話,使得普通民眾也可以通過新媒體發表自己的觀點,至此,信息傳播才逐漸真正走向平民化和大眾化,“草根”話語權獲得的前所未有的尊重。

2.海量性與共享性

進入微博,我們可以看到大到社會熱點、小至好友心情的眾多信息,而雲盤的使用則使得世界各地的信息都可以匯聚共享。依托數字化平台,新媒體克服了報紙版面的容量限制使信息得以海量傳播,沖破了廣播電視的單方傳播與不可重復性,使資源得以下載共享,這種“天涯若比鄰”式的區域覆蓋使受眾在隨時輸錄信息的同時也可以便捷獲得世界各地的訊息,而空間與時間上的開放性也促成了訊息的海量性,受眾在汲取所需的同時也成為的信息的傳播者,使受眾在海量信息與訊息共享中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3.多媒體與超文本

新媒體使用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對信息進行處理,是一種以結點為單位的超文本呈現。相同的,新媒體的傳播也是以是超文本、超鏈接為依托,以結點為單位組織各種信息的。面對不同受眾的需求,信息通過這些結點的不同鏈接,構成特定的信息網絡,提供不同事物信息媒體形式。網絡將傳統媒體的長處集於一身,對於用戶來說,信息最終以何種媒體形式出現,是文字、圖片、聲音還是圖像,完全由用戶根據信息的內容、自己的愛好以及接收條件自行決定”[5]。

4.個性化與社群化

新媒體出現后,虛擬社區、網絡群團相繼出現,受眾不再受播出流程和內容的限制﹔各種網絡平台尤其是博客微博的躥紅,使新媒體個性化與社群化這一特點便更加顯著起來。以博客為例,對於博客最形象的比喻應該是公開性與私密性並存的“對外開放的私人閨房”。在這裡,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隨地的書寫自己具有傾向性的個性化願望,收看你的受眾也可以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個性化的回復。在具備這種個性化的同時,受眾也在這個社群化的平台上擁有一群特定的觀看者和收聽人群。

通過以上特點不難看出,以互聯網為代表新媒體其優勢在於:網絡培養了人們的平等價值觀念,淡化了人們的地位和身份意識﹔網絡傳播是一種注重個性創新和個性文化的傳播,它拒斥千人一面,崇尚文化多元﹔網絡傳播營造出人們通過自由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減少了那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網絡傳播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型的跨地域的“虛擬社區文化”,使人類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時空的邊界[6]。而這些,也正是新媒體能夠迅速融入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的重要原因,同時也使新媒體的存在與發展具有了必要性。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