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十一”七天長假,有多家都市報選擇了休刊。各家“休刊啟事”至少向公眾釋放了兩點信息:一是此次休刊是各家主動“協商”、“經上級批准”后的集體性行為﹔二是停“報”不停“微”,多數都市報停刊期間,其官微、官博等新媒體平台照常運轉。
在媒介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報業老總們,選擇在國慶長假期間集體性休刊,定是其估量各項利弊后,擇其重而為的理性行為。他們絕對會想到休刊對報紙忠實粉絲的情感傷害,會想到休刊會讓競爭對手的趁虛而入,會驅使讀者更多地轉向新媒體,等問題,然在現實生存壓力下,他們毅然決然地決定在十一長假期間休刊。表現出他們對正在演進中的中國媒介生態的既畏懼又順從、摸索的復雜心態。
自互聯網崛起尤其是基於互聯網、智能手機的客戶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日趨普及,依托數字化通訊的基礎設施,一種以智能手機、筆記本等接受終端的、網狀化節點傳播的新型媒介生態漸趨成型。這一媒介生態從新聞生產、傳播的媒介鏈條內部正在蠶食紙媒的生存空間,並將紙媒納入新型媒介生態內為其演化的終極目標。另一方面,新型媒介生態的自我演化也折射到社會系統層面,一面催生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領域發生“溫水煮青蛙”式的革命性變化,一面從邏輯起點上更新每個個體的信息接受、消費與傳播模式,以使個體適應信息社會的媒介化生存。信息消費成為一種類似空氣、水一樣的東西,人類須臾不能缺少,然隨時、隨地獲取、無孔不入的新媒體,卻可使人們有意無意地忽視媒體,忽視紙媒。不讀報紙,公眾不再產生“缺點什麼”的失落感,而沒有手機的失落感卻猶如瘟疫般迅速擴散。
紙媒的沒落,亦源於此。然任何媒體均有其生存的內在屬性。在紙媒退出歷史舞台的歷史條件尚未完全出現時,紙媒不可能消亡,而隻能演化成新型媒介群落中的一個媒介品種,且是媒體群落排行榜中下滑的一個媒介品種。作為紙媒媒介生態的重要一員,都市報因借助貼近市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內容產品,而深入了尋常百姓家,擁有了一段輝煌歷史,然在今天,這些茶后飯余、街頭巷談、動態零碎的“內容”更契合於微信、微博、客戶端的傳播物理特性,因此,不受政策保護完全市場化的都市報,其所受新媒體的沖擊最大,其冬天也更為寒冷。這次國慶七天的集體休刊,必將是都市報發展沒落史的一個重要節點。
人是須臾離不開新聞的,但可暫時離開媒體。七天的短暫告別,勢必會形成假日新聞市場的某些空白。這個市場空白,新媒體能否填充?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依靠邏輯推理,而應耐心觀察。因為,影響媒介生態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忽略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的邏輯演繹,均可能得出離題千裡的結論。新聞史表明,在紙媒一統江湖的20世紀30年代,當紙媒在假日期間集體休刊時,在媒介市場競爭激烈的大上海,均會各種報紙變種(小報、聯合刊、號外、特刊)等粉墨登場,滿足公眾的信息需要。然在新型媒介生態下,都市報的假日集體休刊,其市場空白,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能否填充這一空白,從目前的各種態勢言,是有可能的。如果事態發展果真如此!這就意味著中國都市報正式開啟了大規模退出歷史舞台中心的序幕。然新媒體的內在物理缺陷(輻射,損害眼睛,適合碎片化閱讀等),給紙媒留下的了特定的生存空間,增加了新媒體難以填補假日媒介市場空白的許多變數。看來,報業老總們是很聰明的,他們在利用假日媒介市場——這一特殊的媒介市場——試探讀者的媒介閱讀慣習,試探沒有報紙的七天,讀者的心理容忍程度,以便為下一步的決策鋪路。不可否認,這種試探是有意義的,但依據新媒體生態給紙媒提供的市場空間,全面更新傳統都市報的內容模式,探尋適合微信、微博、客戶端等媒介生態下的都市報的內容模式,才能真正在新型媒體生態自我演化中站穩腳跟,避免走向“消亡”的命運。(劉繼忠: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馬超: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