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2期

国内自制偶像剧发展探析【2】

谢 杰

2014年01月07日13:20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二、自制偶像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制偶像剧因为全新的制作模式、较低的投资风险和较高的收益受到了追捧,各家电视台纷纷抢滩,试图在自制偶像剧上有所斩获。但是和日韩偶像剧相比,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自制偶像剧虽然在国内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但却鲜有作品能够走出国门,赚取口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性差,自身特点不突出

日韩及中国港台地区有着丰富的偶像剧制作经验,经过多年的打磨已经渐成风格,自成一派:日剧的精练柔美、故事紧凑,韩剧的唯美浪漫、舒缓感人和台剧的清新甜美都已经渐入人心。而反观国内自制偶像剧,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特质,因而难以和前三者比肩。

在题材的选择上,自制偶像剧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往往倾向购买“热剧”版权翻拍而来,《丑女无敌》是中国版的《丑女贝蒂》,《一不小心爱上你》源自韩国经典爱情悲剧《蓝色生死恋》,曾经在荧屏上大热的《回家的诱惑》也只是照搬韩国的《妻子的诱惑》。这些已经上映的作品,无论是关注度还是艺术性都没有超越原创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制偶像剧在创新上投入太少,创作手法单一,对于创新的理解也相当片面。有的导演为了避免抄袭的嫌疑,不断地添加狗血剧情,加重恋情的多角纠葛,偶像剧变成了“雷人剧”。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很难在作品中得以展现,这样的作品难以体现“中国特色”。

在生产制作上,自制偶像剧也效法国外季播模式,往往在一部剧大热之后,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借机推出其续集。受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制作方往往赶制作品,剧本临时拼凑、制作粗制滥造,创新很难在作品生产中得以体现。这种浮躁的创作心态使得自制偶像剧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口碑更无从建立。

(二)偶像缺少精神内涵,表演做作幼稚

偶像的塑造是偶像剧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塑造生动、有感召力的偶像形象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靓丽的外表、独立的个性、独特的气质加上精湛的演技才是制胜的法宝。在国内,要选择外形清新靓丽的演员并不困难,但要想塑造有个性的偶像形象则需要剧本、包装、演技的完美配合。安徽电视台自制的青春偶像剧《夏家三千金》塑造了几个性格各异的女孩形象,剧中的夏友善为了爱不惜伤害他人,甚至和父母反目,她对爱情的疯狂偏执不仅无法获得观众的喜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一不小心爱上你》中施昂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和肆无忌惮的纨绔子弟形象,很难让人看到其精神实质上的正面意义,显得幼稚而缺乏深度。

值得警醒的是,国内一些偶像剧一味追求人物外形上的靓丽、生活方式上的奢华、场景上的高端大气,而忽视对于男女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塑造,这种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做法让其饱受诟病。反观韩国电视剧,编剧不仅追求形式的唯美浪漫、故事的温馨感人,在人物的塑造上更是匠心独运。在《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长相不佳、身材微胖、年龄超大的剩女金三顺,是一个经历父母离异、失业、失恋等诸多人生不顺的小人物,但是在这个女孩身上却有着坚定、自信、乐观上进、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剧中,女主角凭借人格上的魅力赢得了爱情,同时也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而国内号称全面反映80后爱情、事业生活的偶像剧《奋斗》,却并没有很好地传达奋 斗的精神意义,作品中极力渲染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年轻一代情感上的含混不清和纠葛,却很少提及主人公为了目标而付出积极的努力,在励志性上明显不足。

(三)广告植入生硬,营销手段有待提升

为了追求作品的高额回报,自制偶像剧将广告收益直接延伸到了节目内容之中,在剧情中植入广告,植入越来越频繁,手法越来越大胆,在植入方式上生硬、露骨,有的甚至脱离剧情,让演员们直接拿着产品念起了广告词,被观众戏称为“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近期热播的《我们结婚吧》,因为大半集的内容都是围绕某洗衣液展开,引发观众强烈不满,这样不懂广告的植入规律,没有技巧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甚至厌恶的心理,直接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性,降低了观众的收视热情。

在营销手段上,自制偶像剧显得有些急功近利。李胜利在《中韩电视剧比较研究》中指出:“韩剧的成功不是一家成功,而是整体的,他们不是内斗,而是把韩剧作整体营销,是值得学习的。”[4]而国内一些制作单位,为了让新出炉的作品能够吸引眼球并获得关注,炒作手法低劣,有的甚至不惜违背商业道德,肆意贬低同行,引发口水战。这样恶劣的炒作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反而让观众心生反感,引发抵制情绪。《加油!优雅》的制作方为了吸引大众注意力,故意炮轰同档期的《丑女无敌》,借此机会提高注意力,这种不专注于创作,诋毁他人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偶像剧的发展。

三、自制偶像剧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编剧队伍建设

剧本是一剧之本。苏联早期电影导演杜甫仁科曾经说过:“电影剧本的作者是在纸上设计影片的总设计师。”编剧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韩国的偶像剧之所以能征服观众,还在于韩国拥有一批高水准的编剧队伍。韩国的放送作家协会是韩国编剧的人才库,据清华大学韩国学者申惠善博士介绍,目前活跃在韩国的90%的编剧都是韩国放送作家协会运营的韩国放送作家教育院的学生,这种系统的教育培养,一般需要六七年以上的时间,有些人要经过十年以上的习作期和充分的磨练后才能成为编剧。严格的编剧培养制度,使得韩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剧队伍,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电视作品的质量。中国编剧协会也可以效仿韩国放送作家协会,积极承担起培养中国优秀编剧的重任,提升国内编剧素质,锻造一支高水准的编剧队伍,为中国偶像剧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剧本。

(二)重视创新,加大本土化塑造

拉扎斯菲尔德在“选择性接触假说”中提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5]韩剧中有不少作品也是翻拍的,像韩版《花样男子》《那年冬天风在吹》《秘密花园》等作品都是翻拍而来,在翻拍过程中,韩国编剧特别注重本土化的塑造。《花样男子》中具俊表在金丝草家中做客,编剧就特意安排了具俊表和金丝草家人一起制作辣白菜的桥段,既张扬了亲情的感染力,又唤起了受众对日常生活的亲近感,还顺带推销了一下韩国辣白菜,可谓一举数得。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不同于其他国家,这种差异性正是国内自制偶像剧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源泉。国内自制偶像剧如果能以中国当代青年的现实生活状态为根本,力求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凸显在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当代青年的生存环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就能够跳出窠臼,写出新意。《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能够风靡一时,也恰恰是抓住了这一点。

自制偶像剧是当今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新生力量,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电视剧的发展,但国内自制偶像剧还存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各省级卫视和制作单位在大力开展偶像剧创作的同时,还需要向外国同行学习,加强编剧力量,提升创新能力,努力扎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塑造具有中国特质的国民偶像,创作出超越日韩的属于中国制造的偶像剧作品。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院级课题,项目编号:XYS12S12)

(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德军,张婷婷.由“自制剧”的兴盛看国内电视剧产业发展[J].声屏世界,2009(11).

[2]刘莉.生产性受众与大众文化研究——评《粉丝文化读本》[J].文化与诗学,2012(9).

[3]闫欢.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0.

[4]李胜利,范小青.中韩电视剧比较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4.

[5]戚凌.传播学的角度看品商[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bced50100arun.html.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