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需要楷模。随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乞丐”、“最美司机”等新闻报道不断受到热议,发现美、传播美,发现平凡人的平凡事,展示平凡人不平凡的精神成为社会热点。社会上之所以对此格外关注,是因为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彭宇案、小悦悦事件以及“毒奶粉”、“瘦肉精”等事件屡屡挑战社会道德伦理底线。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价值观相互交织、碰撞和影响,主流媒体报道先进典型人物很有必要。笔者希望通过对本地主流媒体《新疆日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展示我们本地媒体对传播正能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功范例;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地媒体在报道本地先进典型人物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本地媒体更好地为本地人民服务建言献策。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或以个案分析法为主,或研究其核心价值、时代内涵及优势,探索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特征、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创新思路,并对存在问题及现实困境提出建议、破解困局;或探索地方典型人物如何走向全国。但量少、缺乏创新;研究多为内容的总结归纳;研究新疆本地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几乎是没有。
在回顾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迁延与发展逻辑时,林清河等人对此作了分期:(1)20世纪40年代的整风运动时期,党办媒体最早开始了对农业模范、工业模范、战斗英雄等普通劳动者和各界英模的报道,“也由此拉开了我国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序幕。”(2)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此时典型人物报道基本涵盖了当时的各行各业,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均属此期。(3)文革十年,此期“宣传树立了无数‘畸形’人物、事迹、经验”,“将典型人物报道夸张、扭曲、失实达到了极致”,但也不乏“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的报道。(4)“文革”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媒体开始“注重新闻传播规律,按实事求是态度办事,既不美化典型、更不矮化典型”,是“典型报道的成熟期”,人物类型、报道方式和途径趋于多元化、多样化。(5)20世纪末至今,报道更加多元化,从学者、官员、明星到工人、农民、残疾人以及各行各业人物、平凡人物的报道屡见不鲜[1]。牛玮指出,人为拔高,千人一面,为褒而贬,不及其余的报道很容易带来负面效应[2]。刘淑华建议应加强法治监管;强化责任与职业道德,把握好“量”与“度”的关系[3]。
二、调查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样本选择与描述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新疆日报》先进典型人物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所研究对象是2009年《新疆日报》所有关于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典型人物、模范人物的新闻报道。选择2009年,是因为2009年新疆发生了“7?5”事件,给新疆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痛,《新疆日报》作为自治区的主流报纸,应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用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来消解百姓的恐惧,恢复以往的安定团结局面。
(二)数据分析
1.据统计,2009年《新疆日报》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数量分别是:一月18篇,二月38篇,三月15篇,四月32篇,五月53篇,六月62篇,七月79篇,八月84篇,九月47篇,十月28篇,十一月60篇,十二月30篇。由此可知,《新疆日报》全年共发表各类先进典型人物报道547篇,其中消息共389篇,占报道总量的71.1%;通讯141篇,占总数的25.8%;评论包括短评和评论员文章,共21篇,占总数的3.8%。先进典型人物报道主要集中下半年,尤其是七八月份,且多集中于消息,通讯占有一定比例,评论却多。此外,消息、通讯的数量与当月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总数成正比,当新闻报道总数增多时,消息和通讯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少。但评论文章的数量与报道总数并无的特定关系。
2.为进一步宣传本地先进典型人物,《新疆日报》不仅保持常规专栏《平常人?平常事》和《希望田野新农民》,报道生活中的平常人的平常事,赞颂平常人身上的闪光点,宣传农牧民发家致富的经验;而且新增了诸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故事》、《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倒动就业》、《建设新疆的领跑者》、《风口浪尖主心骨》等专栏,分时间段集中报道一类先进典型人物,如此可在全年形成学习先进、模仿典型的良好社会氛围。据统计,专栏所报道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新闻总量为213篇,占全年547篇新闻报道的约39%,报道比重比较多的专栏为《休戚与共民族情》、《建设新疆的领跑者》和《新疆60年:民族团结报道》。《我的创业故事》讲述的是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故事,为已经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自主创业,服务社会。此外,专栏既关注道德模范人物,又关注民族团结先进人物。专栏设置的时段不尽相同,有长有短,存在交叉情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