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期

从弗洛伊德人格论看《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2】

张培琼?

2014年02月13日10:1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吸血鬼影片

(一)电影与“想象界”

声音与画面开启了一个关于恐怖传说和日常生活、死亡与诱惑的梦境,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见到的怪物成为银幕上最独特的景观。观众被设计进电影中,电影为观众带来凝视的快感和“白日梦”般的观影体验。电影再现了想象界,或者可以说它从一开始就是想象界,一个把电影自身作为“能指”来构成的想象界,而这也正是电影的特性。

(二)观众对于吸血鬼影片的情感投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千百年来,人们热衷于追求肉体与灵魂不朽。电影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和吸血鬼在死亡与永生间的挣扎与执着、爱恨与情仇,其实是我们凡人不切实际的梦幻被搬到了荧幕。影片中的吸血鬼,被称为“行走的死身(walking dead)”,这是他们的外在形式;内在形式上,他们拥有一部分人性,也有着明显的魔鬼烙印,这些外在、内在特性既与人类形成区别,同时也是虚构的人类形象。对于人类来说,死亡意味着生命的完结,对于吸血鬼来说却是新的生命状态的开始。这给作家和电影人带来饶有趣味的创作题材,吸血鬼“活死人”的特殊状态被戏剧化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与荧幕上,演绎人类关于死亡或永生的想象,既有对宗教文化的反思意义,又有艺术感染力。面对吸血鬼角色,观众的心理是复杂的——观众在解读、感受吸血鬼们内心的同时,也将吸血鬼的内心世界虚化并投射到自身;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暂时丧失了自我,自我恐惧的同时仿佛也暂时获得了一种莫名的幸福。

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视域下的吸血鬼内心冲突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认为:人格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受本能的驱使,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是后天学习和对外界环境适应发展的结果,用理性来保护本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又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个体在生活中,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目标在于完美。《暮光之城》讲的虽然是吸血鬼的生存故事与爱恨纠葛,实际说的却是人。作为《暮光之城》中吸血鬼的代表,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来看,爱德华的痛苦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斗争,是其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一)本我——爱与血的冲动

吸血鬼爱德华爱上了人类女孩贝拉,两情相悦,由于“人鬼殊途”,双方都陷入危机之中。然而与贝拉在一起的强烈渴望使男主角难以斩断情丝,因为爱能使他永恒却孤独的生命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而快乐正是本我所追求的目标,这驱使着吸血鬼在险境中靠近爱人。此外,本我的唯乐原则体现在对血的本能渴望上:爱德华虽是吸血鬼中的善良者,却改变不了初次见到贝拉就强烈感觉到血的诱惑的本性,之后男主角也多次提到,贝拉的血对他的诱惑力如同罂粟一般。吸血是吸血鬼的本能,爱德华对于鲜血的欲望以及相关举动,正是本我受本能的驱使,满足原始欲望和冲动的体现。

(二)自我——爱的守望者与素食主义

爱德华深爱着贝拉,却似乎对她保持着距离,这份若即若离的爱时常引起误会。本我提出与贝拉在一起,但这一诉求却受到了现实人类社会和超我的制约。无奈之下,自我找到了一个权宜之计,那就是徘徊、守护在伊莎贝拉身旁,无论内心有多狂热都要尽力控制自己。自我是本我与外界接触的媒介,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卡伦家族,用素食主义的方法来控制本我体现出来的嗜血冲动: 采用动物之血替代人血,即使要承担其副作用——食不果腹、能量大减。第一次见面,爱德华唯恐难以抵挡贝拉之血的诱惑,竟匆匆逃离课堂。当本能、外部社会以及超我的要求之间存在不平衡时,自我便进行调节,这些行为就是这种调节的体现。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