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2期

浅析突发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技能运用

——以“苏湘渝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

王柳力 王艳玲

2014年02月13日13:4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除了守株待兔的等线报和消息来源,运用独特的调查手段来跟踪日常的重大新闻和事件,揭露事实真相,对新闻记者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从新闻事件发展的各个环节入手,浅析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调查性报道。

关键词:突发事件;调查性报道;记者

一、引 言

表面上看来,调查性报道的诞生似乎只需要记者对消息源提供的线索进行跟踪调查,将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充实、发展完整。但实际上,浏览每天的报纸,从日常新闻报道中寻找调查性报道的选题,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策划出大规模、有影响力的调查性报道,也不失为产生调查性报道的重要途径。

本文拟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剖析记者在突发事件中调查性报道。

二、新闻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技能运用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调查记者无法同常规记者一样,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感受与重大事件即时进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兴奋与刺激,但是对于那些值得深入调查的突发性题材,调查记者也有多种渠道即时发现重大的调查线索,立刻进入状态,扮演重要的角色。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是调查记者加入常规报道队伍中,就像军事理论专家在非常时刻也会扛起枪参加战斗一样。此外,调查记者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加入到突发性事件报道中。

例如,针对突发新闻的常规报道,调查记者可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介绍他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评价个人在整个事态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等。诸如此类的报道手段还有很多。本文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剖析记者在突发新闻中调查性报道。

(一)同步调查

由于调查性报道所具有的突出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记者或者媒体都把调查性报道任务放在了媒体所有报道工作的重要位置,因为记者和编辑们都非常清楚:记者往往能通过调查收集到比常规报道、动态新闻更具有重要性和显著性的信息和线索。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决定了除非在极端特殊和罕见的情况下,记者永远不会对公众隐瞒事实。媒体不会仅仅因为自身长远的发展策略或是为了增加发行量或收视率而刻意向公众瞒报新闻。

因此,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可以与动态新闻的记者同步收集信息和资料,不论如何,编导内心都倾向选择第一时间内把重要报道公之于众。记者和编辑都能敏锐的判断出调查结果的价值以及信息本身的竞争力,很多时候它甚至能够其他媒体所进行的那些杰出的动态报道都黯然失色。实际上,重大事件时,调查性记者不但能够承担上文所描述的那些职责,还能够凭借自己敏锐的直接判断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搜集到各种信息,为媒体的独家报道以及后续报道积累材料。

2012年8月14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该事件的报道过程把调查记者在突发新闻报道过程中所扮演的辅助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并不是新闻记者把枪杀犯周克华给击毙的,但是警方一击毙周克华,记者们就往往会担心官方公布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事先审查的,删去了某些令人尴尬但重要的信息。因此,记者早已迫不及待的翻遍了周克华的每一页公共档案记录,调查了各个领域,所有与其相关的司法记录、家庭信息、成长经历,甚至感情生活都没放过,让一个公众闻所未闻的人,一夜之间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是记者们细致、锲而不舍的调查回答了观众心中一个个疑问。新闻报道中出现失实的情况,并不完全是记者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有时候,是因为采访对象歪曲了事实,他们或者在陈述中夹杂了个人的情绪和偏见,夸大了调查对象的英雄形象或社会危害性,或者因为他们并不是第一手资料掌握者,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进行了夸大,或者加入了自己的牵强附会。还有时候,这些不实之处是因为新闻突然发生、时效性强,在匆忙发稿中很难避免不发生错误。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就是要竭力减少甚至杜绝各种失实的发生。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