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研究

媒介生态视野下电视科普栏目发展策略研究【2】

方可人 李雅筝

2014年02月13日14:5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发展契机

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生态因子和环境因素两方面[2]。从科普栏目的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来看,电视科普栏目并不缺乏潜在的受众群体,相关政策法律也不缺乏支持,而知识经济时代也亟需电视科普来推动国民科学素养提升。

环境因素并不是制约电视科普栏目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电视科普栏目的经费来源、内容资源、人才资源、渠道资源却都存在问题。电视科普栏目的外部环境的支持没有转化为内部资源的优势,而内部资源问题在互动中逐渐放大,经费缺乏导致人才缺失,人才缺失导致内容缺乏,内容缺乏进一步压缩渠道,渠道压缩影响收视率,导致资源链条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说,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失衡是媒介生态因子间的失衡。在当今市场化的媒介环境下,单纯依靠外部政令和资金扶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视科普栏目边缘化的问题。这需要通过改善电视科普栏目滞后的媒介互动关系,整合和利用相关媒介资源,实现自身资源链条的良性循环。而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电视媒介在与网络新媒介的不断互动过程中,自身的生态系统发生着新的变化。

(一)电视与网络的内容融合

随着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的电视内容依靠网络媒体进行播放。据统计,除国家级网络电视台CNTV、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外,已有安徽、湖南、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网络电视台建成并运营。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受众可通过小型便携式多媒体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终端收看。

(二)电视与网络的技术融合

技术的融合也改变着电视的形态,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出现,极大了扩充了节目的容量,也在逐渐改变着电视传播的传统方式,使收看权转移到受众。数字化、网络化导致巨量频道资源的释放,原来建立在频道稀缺,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运作体系将将会无法适用,而与之相配套的内容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也需重新调整[3]。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