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2013年·第6期

“记录”与“纪录”——

试论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的史学价值与创作理念【2】

李晓兵 王 璇 吴迪

2014年02月24日14:30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二、 对“客观真实”、“主观真实”等纪录片创作观念的修正

影像是纪录片的生命,面对这样的一部文献纪录片,它所展示出来的应该是何种影像?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学术上争议颇多的问题,那就是纪录片的“真实” 。

1、“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真实”在哲学层面有着多重含义,在此不做过多展开。在文艺理论方面,学者们默认的是符合论的定义,即A符合B,则说A为真实。如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现》一书中强调,纪录片应该重视记录曾经发生在镜头之前的物质现实和真实事件,即“记录”与所记录的对象相符合。这种观点我们姑且称之为“客观真实”。与此相对,美国学者布洛克在《现代艺术哲学》中则认为并不存在这样的“客观真实”,一切的“真实”都伴随着人的“主体性”,即纪录片作品符合创作者的主观认识,即“纪录”符合客观对象在纪录者心中的主观呈现。这种“真实”观该片可称之为“主观真实”。 回到《东北抗联》这部文献纪录片,它所“记录”的主要对象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何去“纪录”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答案似乎只剩下一个:用“主观真实”的观点,带着该片创作人员的主观尺度去进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然而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2、“源生真实”

我们把作品本身标记为A,把纪录对象标记为B,那么在“客观真实”观里,A<B,因为无论通过何种媒介,A始终是B的记录,只能无限接近于B而无法达致其本身,这种作品的恰当称谓应是“记录片”。在“主观真实”观里,A>B,因为无论如何淡化创作者的主体性,A也始终是对B的添加,这种作品的恰当称谓应是“专题片”。以这两种观点来看,人们不禁会问:纪录片可以为来者师的东西存在于哪里?若存在于客观对象,那么纪录片的独立价值是什么?若存在于主观表现,那么是什么保证了“善”与“美”的普泛性,可以为所有来者之师?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纪录片作品与纪录对象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纪录片作品的历时呈现即是对纪录对象的不断开启,没有纪录片作品,则纪录对象始终堙没,这正是纪录片的独立价值;另一方面,纪录片作品即是“美”、“善”、“意义”等概念的存在空间,它们虽不像物质现实一样客观存在,却也非情感、情绪一样的唯心存在。这种作品才是名符其实的“纪录片”。我们将这种本体论的真实观称为“源生真实”。在这种真实观里,A=B。《东北抗联》要在电视上呈现的,要用镜头纪录的正是这种“源生真实”。

3、“源生真实”的影像处理

这一创作理念使该片在具体操作上放开了手脚。如对情景再现的大量应用。由于理论上的问题,情景再现在我国文献纪录片中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遵循“客观真实”则不能有情景再现,甚至不可能对已经逝去的事物做影像“记录”;秉承“主观真实”则易流于浪漫主义,失去现实主义风格。该片则通过以下手段不断去开拓“源生真实”,在我国文献纪录片领域做出了大胆尝试。其一,利用抗联时期仅存的照片详细分析当时战士们的服装、枪支等细节,在演员、服装、道具、场景方面进行完全还原。其二,邀请了军事专家来做该片战争场面的顾问。例如炮弹把人掀翻、打穿身体迸出血浆、冰天雪地中战士的冻伤等等,对若干细节进行真实再现。其三,邀请专门的特效团队对大规模战争的爆破、硝烟效果进行细腻展现。通过对细节真实的追求,该片将当年战争的残酷性和“抗联精神”的顽强、慷慨现实主义地展现了出来,这是“客观真实”观所不敢做,“主观真实”观所无暇顾及的。

综上所述,“记录”在史学层面是对历史的简单记载,在纪录片创作领域指“客观真实”观的创作理念。而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由“记录”达致“纪录”的历史才具备真正的史学意义;以“源生真实”为理念的创作才是符合“纪录片”内在要求的正确做法。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