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恋逐步产业化的今天,私人感情问题如何解决早已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期间蕴藏的巨大需求带热了诸多产业。
犹记当年,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一大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幸福来敲门》、《爱情连连看》、《我们约会吧》等等,想象中羞涩腼腆的男女相亲活动,在电子媒体的包装和炒作下,摇身成了男女大胆表白的娱乐节目。另有节目组看准中国传统相亲逃不脱父母的干预,还推出了“带着妈妈去相亲”的节目。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掀起电视红娘热,知名节目包括北京电视台打造的《今晚我们相识》、台湾中视的《非常男女》和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等,在高峰期全中国还有近30多档相亲节目。但由于同质化过于严重,不久后,不少节目就销声匿迹了。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新一代相亲综艺热潮袭来,24位女嘉宾和一位男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激出精彩的议题交锋,抓住观众的口味也增强节目的娱乐性。而在小荧幕后方,资本正排着队想跳进节目组的口袋——2013年中国综艺节目冠名排名中,《非诚勿扰》以3亿元的冠名费位居第二,仅次于央视王牌节目《星光大道》。
不仅“钱来得快”而且“名利双收”,这样的好项目自然逃不过资本的灵敏嗅觉。一时间,相亲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由于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在收视率和资本的轮番洗礼下,总有“屹立不倒”的相亲节目出现在电视小荧幕上,赚你眼球的同时,也贩卖你的“眼球”。此外,影视公司中也不乏前来“吃蛋糕”者,《中国式相亲》、《我为相亲狂》等电影电视剧为“相亲”再添一把火。
艾瑞咨询集团发布《2012-2013中国网络婚恋行业报告》。报告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婚恋交友时选择移动互联平台。截至2013年12月,婚恋交友PC端用户月度覆盖达3569.1万人,同比减缓33.2%;而移动端婚恋交友APP月度覆盖人数达2298.8万人,同比增长132.1%。
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ppAnnie此前发布的2013年应用市场关键趋势报告,中国市场(以iOS+Google Play作为考量范围)中,世纪佳缘、陌陌、百合网的婚恋交友产品在收入上都进入了前十。
据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婚恋网站O2O模式初具规模,线下业务部分增速已超过线上,预计至2015年线下业务营收将超7亿。到2013年11月,移动端已经超过PC端,在整体浏览时长中占比55.5%,移动端优势已初见端倪。从趋势上看,用户婚恋交友服务的时间将更多地向移动端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