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4年·第3期

《新民晚报》:借船出海的新探索

田金星

2014年03月25日10:2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新民晚报》走向海外,始于1994年在洛杉矶发行美国版。从2004年开始,晚报在全球扩大布点,寻求合作伙伴,至今已出版了26个海外版。在这些合作伙伴中,除了美国版等少数华文报纸,大多数报纸为当地华侨社团或个人花钱创办,并局限于华人圈内,读者面窄,发行量小,广告吸纳能力弱。由于受社会制度、客观环境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他们希望合作方提供的内容要适合当地华文读者的口味,做版要按照他们的版性特点,把《新民晚报》海外版作为当地华文报纸新闻版与专副刊版的组成部分推出,且供版的数量、日期、周期等也要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安排。

目前,《新民晚报》海外版供版形式大体可分为6种:1.日报(电子版)+周末版形式;2.日报形式;3.周报形式,每周4个版、2个版,或双周刊、三周刊;4.欧洲联合周报形式,如与法国《欧洲时报》合作创办《欧洲联合周报》,共40版,《新民晚报》承担其中21个版的内容制作;5.韩国版形式。由《新民晚报》供稿、合作方聘请翻译,译成韩文在韩国《京畿日报》刊登;6.中意双语专版形式。由《新民晚报》供稿,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译成意大利文,刊发在《世界中国》新民晚报专版。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合作方无偿得到有价值的信源,节省了编辑成本;新民晚报无需承担海外版在当地印刷、纸张和发行的费用,扩大了影响力。目前《新民晚报》26家海外版最多一周发行245个版,周发行量588700份。

贴近家乡情结突出地域信息

版面走向海外,能否得到合作方认可,并坚持长期合作,关键在于能否为合作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对合作方而言,内容必须能吸引读者,提高报纸发行量,增加广告吸引力;而对新民晚报来说,贴近读者需求,追求质量是第一位的。

海外版的读者是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在居住国的生活质量、就业机会、薪水高低、移民定居等一切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其次,他们非常关注居住国与中国的关系。由于与祖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期待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寻觅商机,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化,中国国内房价走势,银行利率调整,股市变化等等,都牵动他们的心。

海外华人华侨中除了部分留学生,中资企业外派务工人员,还有相当部分是以各种途径旅居海外的农民。这就需要我们提供的信息产品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力求“有头有尾有故事”,能吸引人一口气读完。

除了这些共同的需求外,侨居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由于来自中国各地,家乡情结尤为浓烈,都希望在报上看到家乡的信息。因此,海外版既要满足各国华文读者的共同需求,也要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近年来,《新民晚报》海外版推出了若干创新举措。

1.创办“上海一周”版。《新民晚报》向海外布点,为了推广上海形象,向每个合作伙伴都提出了设“上海一周”版,有条件的最好每天都有上海新闻版。“上海一周”在原籍为上海人居住相对集中的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很受欢迎。西班牙巴塞罗那是原上海籍华侨居民集中之地,“上海一周”版吸引了不少当地读者,提高了合作方《欧华报》在当地的发行量。

2.设立“温州专递”栏目。作为上海的主要媒体,《新民晚报》在整合梳理上海信息方面占有优势。为了赢得原籍为江浙的读者,我们在2008年开设了“温州专递”栏目,每期至少1篇稿件,受到读者欢迎,也扩大了欧洲的华文报纸市场。

3.创办“中国瞭望”版。侨居泰国、印尼的华人以原籍福建广东者为多,对“上海一周”版兴趣不大,因此在向泰国版、印尼版供稿时考虑到地域因素,把福建广东要闻与“上海一周”要闻梳理整合,做成“中国瞭望”专版。实践表明,只有从各国读者地域兴趣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有差异性地做版面,才能“适销对路”,增强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