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
田明:梦响强音和灿星不存在利益输送
星空华文传媒CEO称,两个公司有所关联,但业务是相互独立的
在《中国好声音》的产业链上,负责节目制作的灿星制作公司是星空华文传媒的全资子公司,背后是华人文化产业基金,而负责艺人经纪和衍生产品的梦响强音,则是由梦响强音团队和浙富控股持股,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对此,星空华文传媒执行董事、CEO田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两家公司之间是按照市场标准进行公允交易的,不存在利益输送。
“存在关联交易但公开透明”
新京报:为什么会有梦响强音一部分股权出售给A股上市公司的安排?
田明:星空传媒是一个境外媒体,我们规划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在香港上市。我们在今年年初跟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达成了协议,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和星空的团队出资收购默多克持有的星空传媒股份,做一个MBO(管理层收购)。做一个MBO就需要购买的资金,我们团队需要融资。所以我们就采用了稀释梦响强音股权进行融资的方式。
星空传媒是境外媒体,只能在香港上市,是以影视节目制作为主体的,今后可能会有国内卫视的整体合作,以及电影方面的构想。未来希望将星空卫视做成一个平台。
第二个公司是梦响强音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是境内的公司。这个公司获得了中国好声音所有品牌开发的权利,包括艺人经纪、品牌授权、衍生业务等方面。好声音的衍生业务都归梦响强音,节目制作归星空。
在这些之外,灿星和梦响强音之间也有一个授权,把灿星另一些节目的衍生产品、艺人经纪也授权给梦响强音。这两个公司有所关联,但业务是相互独立的。
新京报:梦响强音和灿星制作这两家公司之间有关联关系,是否会存在利益输送?
田明:这两家公司之间是按照市场标准进行公允交易的,业务不重合。灿星把衍生开发授权给梦响强音,梦响强音要支付相关的费用。所以不存在利益输送,存在关联交易,但也是公开透明的关联交易。
“艺人广告收入会高速增长”
新京报:接下来会不会通过浙富控股反向收购?
田明:各种可能性我们都在考虑,我们正在跟券商等中介机构、合作伙伴探讨,梦响强音希望能在国内借壳上市,各种收购方式、借壳方式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目前第一步只是进行了股权融资。
梦响强音刚成立没有很长时间,浙富控股给了我们很好的估值,我们认为浙富控股是看得懂我们业务的,是有眼光的投资人,我们也有信心给他们足够的回报,所以我们第二次收购调高了利润承诺。
新京报:有人认为梦响强音估值21亿太高了,你怎么看?
田明:如果看去年的净利润,0.5亿,那是高估的,但如果看明年的数据2.2亿,就只有10倍,低估了。从我本人来看,目前任何估值跟梦响强音合作,都是低估了。
新京报:梦响强音2014年2.2亿的净利润能实现吗?能否分析一下?
田明:首先是艺人经纪,我们光是吴莫愁一个艺人已经有10个以上的品牌代言,一年有2000万以上的广告收入。艺人的广告代言和商演方面的收入,会有稳定的高速增长。
其次我们在跟腾讯合作,做《中国好声音》的网络游戏,跟巨人合作,做《中国好舞蹈》的网络游戏和其他游戏的开发。这些游戏在签约的时候,品牌授权的保底收入已经超过一个亿了,可能还有分成。
我们还打算跟大连万达合作,授权全国的万达广场KTV作为中国好声音互动选拔场所,还在跟互联网秀场合作,做网络好声音,这两个项目只要做成了,都至少会有5000万以上的利润,所以2亿元是低估的,没有高估。
新京报:未来梦响强音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田明:我们最看好的是未来音乐内容和互联网的对接,我们希望把梦响强音变成一个平台型的公司,整合音乐内容在我们的平台上,跟大家共同合作。
灿星如果简单地算广告的收入,也不是星空的未来。星空未来一定是互联网娱乐内容整合的平台公司,这才是有想象力的发展。
有一天星空不是一个平台公司,我就有一天睡不着觉。梦响强音希望做成互联网与音乐内容的对接,将星空做成互联网与娱乐内容的对接。
■ 人物
灿星背后的“黎叔”
黎瑞刚,华人文化产业基金的董事长,也是星空华文传媒的董事长。星空华文传媒CEO田明是黎瑞刚在复旦的大学同学,也是黎瑞刚在SMG的得力干将。田明评价黎瑞刚:“他带来的是有资源的钱,更是懂传媒的钱”。
在上海媒体界,黎瑞刚被称作“黎叔”,曾任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后进入上海市委,担任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12年,黎瑞刚离开体制,专注于华人文化产业基金(CMC)的运作。
灿星制作是星空华文传媒的全资子公司,而星空华文传媒的大股东,是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与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开信息显示,华人文化产业基金的发起人包括SMG旗下的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开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等。
2011年,田明从SMG副总裁、东方卫视总监的位置上离任,加入星空华文担任CEO,此前他已在东方卫视成功策划制作《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加油好男儿》等多档栏目。跟随田明一起加入星空的,是SMG的《中国达人秀》和《舞林大会》两支团队,《中国达人秀》的总导演金磊,就是后来《中国好声音》的总导演。
灿星制作副总裁陆伟是跟着田明第一批来到星空的13个人之一,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曾有一档节目的录制中需要用到一种名为“伸缩炮”的设备,整个一季下来的租金需要100多万元,如果是在SMG,导演要先向部门主任打报告,部门主任再向编委会汇报最终才能拍板,但在灿星实行“总导演负责制”,总导演直接就能拍板。一年下来,发现少开了很多会。
今年,星空华文传媒团队即将展开MBO,黎瑞刚是否会参与,股权占比多少,目前仍是未知。田明表示,MBO的具体安排,还在跟华人文化基金方面协调。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