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政务微博“外交小灵通”的信息发布特色【2】

许可

2014年04月22日15:0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3.2 微群效应的运营手段

互动不仅是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表现形式,更是政府运用新媒体整合运营的重要手段,在政务微博进入实用阶段以来,政务微博集群效应的出现正是单个政务微博与同行业同领域内其他微博互动的结果。政务微博的集群化有助于凝聚多方力量,进行实时的信息互通,充分汇聚民意,从而更加迅速、快捷的解决各类问题。政务微群的开通,使得政务微博从“独唱”到“合唱”,改变了个别账号单独运营的局面,以整合创新的手段开启了同领域内多部门联合办公的新潮流,政务微群是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突破与变革。

“外交小灵通”利用外交部在国际范围内外事机构众多的优势,开通政务微群,打造集群效应,提升中国外交的新媒体形象。外事微群共包括“直通阿非利加”、“中欧信使”、“外交扶贫”、“南苏丹小灵通”、“美茵中华桥”、“亚平宁之窗”等13个政务微博,在效果上形成了微博的“小小联合国”。外交部运用多个微博平台,通过微博内容的互相转发、应急事件的联动处置使得力量壮大,影响广泛。在集群效应的影响与带动下,各驻华使领馆及外国政要纷纷开通微博,美国驻华使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等均在新浪微博认证,与中国外事微群遥相呼应,互通有无。

外事微博的互动让国际互动交流更加快捷方便、及时有效,向国际社会传播了中国外交的新形象,提升了中国外交的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

4.直面热点问题及时引导舆论

4.1 突发事件的应急解决

“外交小灵通”作为我国外事服务的唯一部委微博,承担化解外事危机、处置突发事件的社会责任,其设置的两项微博栏目“领事服务”与“出境提醒”为我国公众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外交服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应急方案,迅速与外事机构联系,发布应急信息、迅速澄清事实、缓解民众恐慌并安抚民众情绪。下面是“外交小灵通”处置应急事件的一则案例:在“成都小孩泰国溺水”的微博求助在网络上得到广泛转发后,“外交小灵通”知晓后,立即联系中国驻宋卡总领馆,总领馆迅速救助并与国内家属取得联系,为家属赴泰提供签证便利。

4.2 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

社会热点事件涉及利益方众多,往往是大众热衷的话题,而在我国传统媒体中民众的心理诉求却往往被忽视而微博的平等性、草根性与互动性恰恰迎合了民众发表意见与言论的诉求。网民的意见表达存在着差异性,微博中的言论鱼龙混杂,各种谣言泛滥盛行,诱导言论向舆论危机方向发展的因素众多,因此需要微博中的正能量。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官方代言人,理应承担政府责任与社会管理义务,在热点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发布准确信息,向公众提供客观、理性的微博内容,从安全稳定的角度进行议程设置,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当前,国际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外交小灵通”准确定位、合理运营,在面对利比亚危机、中国南海争端及钓鱼岛争端等问题时,着眼国家利益、立足部委视角、关注民众呼声,及时准确发布微博、邀请外交部官员进行网上互动问答、发起网民互动,在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与外交为民理念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准确进行议程设置,努力争夺话语权,进行合理有效的舆论引导,这样既捍卫了国家利益,更满足了粉丝需求。

 结语

政务微博是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发展以及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而衍生出的交流平台。政务微博传播的是公开透明的信息,是平等互动的理念,更是亲近民众的施政方针,我国政府应该在摸索和掌握政务微博运营规律和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逐步搭建起多层次的政务微博体系 ,必能使其更好地发挥在政务信息公开、深入反映民意、推进社会管理、社会舆论引导与提升政府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外交小灵通”依靠准确的定位、丰富的内容、创新的运营和及时的互动得到了数百万粉丝的持续关注。作为我国第一个部委微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响应民众诉求,将亲民化的贯穿到每个具体操作。在传播外事信息、提供外事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小灵通的品牌形象与微博影响力。可以说,“外交小灵通”是政务微博中具有个性化特点和普遍指导意义的微博典范。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新浪微博.“外交小灵通”,http://weibo.com/wjxlt

[2]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R].2011,12

[3]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R].2011,12

[4]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总体概况》[J].行政管理改革,2012,03

[5]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0/c99014-20156778.html,2013—01.

[6]胡泳.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外交[J].现代传播,2011,09

[7]柯银斌.提升国内公众的公共外交能力[J].世界知识,2012,04

[8]王薇、张晓艺. 外交部官方微博的“双重人格”特征——差异场域视域下的分析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9]史安斌.“敢为天下先”的新媒体尝试[J].世界知识,2012,04

[10]魏欣柯.微外交的魅力[J].世界知识,2012,04

[11]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3-15/3747409.shtml,2012—03

[1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6/10/c_121520649.html,2011—06

[14]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15]佟力强.微博发展报告研究201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邹建华.微博时代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17]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吴晓菁、郑磊.政务微博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2012,06

[19]谢耘耕、徐颖等.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相关建议[J].科学发展,2012,11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