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5期

现代化理论视角下媒介与公众科学素养之关系【3】

范晨虹 谢方芳

2014年05月06日14:5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提高媒体人的科学素养,实现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在大众媒介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媒体人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对其科学传播和互联网的一项调查,如果能够雇佣到有新闻工作背景和技巧的记者来采访和编辑科学信息,则向公众传播科学的能力将会加强。目前,科技记者的科技素养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结构性不足导致的科学素养不高。从事科技传播的编辑记者普遍缺乏对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基础的科学定理定律和基本的原理掌握相对匮乏。再者,是缺乏科学态度和学习的意愿。目前新闻业态是媒体间的竞争激烈,一方面,媒体提供给编辑记者的周期性培训和再教育越来越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许多媒体对编辑记者进行量化考核,奔波和疲劳成为生活常态,一线采编人员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所以,作为合格的媒体人应该具备的一是和普通公众一样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二是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来自于人类在追求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思维和实证传统。三是媒体人应具备思想和视野前瞻的素养。(作者简介:范晨虹,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媒介与社会研究;谢方芳,新华社陕西分社新媒体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新媒体业务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3] 郭传杰,汤书昆.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王苏华.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新闻媒体的职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5).

[6] 徐立永,徐若菲.大众传媒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导向作用探究[J].科技传播,2009(8).

[7] 金奇.人的现代化素质略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2(2).

[8] 潘煜.科学松鼠会的传播特色及其传播效果[J].科技传播,2010(2).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