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5期

费斯克的电视文化理论与《中国好声音》【4】

邓晓慧 宋 波

2014年05月07日13:52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五、两种经济理论对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启示

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核心存在矛盾。需掌控好工业经济与受众的利益分野。随着各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日益泛滥,屏幕前的受众便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提高了对栏目内容的审美要求。真人秀节目的制作难度由此加大,生存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一档新生节目若是在短期没能获得较好的口碑,赢得一定的市场收益,便有随时被拿下的风险。“视节目一旦成为一种商品,就要服从市场行情与商业原则的调控,市场化的电视要面向市场、面向受众,就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与审美期待”[8],需要处理好工业经济利益与大众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就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在这个选秀审美疲劳的时代,《好声音》异军突起,以精益求精的节目内容和别具一格的节目形式征服了受众。它的制胜点就在于,及时地引进了真人秀“盲听”、“转椅”、“导师学员互动”等节目元素,填补了市场空缺,满足了受众对真人秀节目心理期待的新需求,制播方的利益与受众的利益达成了共识,从而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另外文化商品想要流行,就必须满足相互抵牾的需要。《中国好声音》并不属于国内原创节目,它之所以从众多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原版节目《荷兰之声》 的创意之上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然而流行的节目样式受市场需要时,再复制(或抄袭)的几率就越大。可是却不一定能获得长期的经济回馈。《好声音》的第一季获得了极大成功,但其他电视台的其他歌唱节目也相继涌现,如《我是歌手》、《中国梦之声》等,这些节目在2013年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部分收视群体。此外,受第一季《好声音》的熏陶,原有受众对这一档节目选手的期望值变高,节目组所面临的制作压力也相应增大。

向国外的优秀节目学习的确值得提倡,迫于生存压力以克隆的手段降低节目研发成本也无可厚非,但切不可让克隆成为制作节目的一种惯性。“安于追随”的思维方式不利于跳出节目山寨的俗套,反思如何取长补短、增强真人秀节目的原创力问题才是关键。只有以受众为本位,了解、收集他们新的节目体验和文化需求,洞悉真人秀节目制作的空白点,使创意与大众的审美取向相合拍,才能不落窠臼,突破节目创新匮乏的瓶颈,赢得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主战场。

六、结 语

从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理论来看,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商品在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阶段分别充当了不同的角色。尽管该理论对受众主体性和生产性表现出过度的偏爱,遭到不少理论家的批评。但《好声音》文本的成功生产,却凸显了费斯克理论在电视节目生产上的实践价值。在受众对媒体高呼“选秀已死”的时代,媒体工作者理应审时度势,减慢收视率压力下一味高效盲从的制作节奏,以受众为本位,将费斯克“互动生产” 的理念植入创作,注重求新思变,避免急功近利,在电视栏目整体品牌发展格局下掌握“核心创意” 的主动权,才能使中国的娱乐节目焕发出更为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作者简介:邓晓慧,女,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融合研究;宋波,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从中国好声音开始,八一八那些牛气的制作团队[EB/OL].http://dzh.mop.com/whbm/20121016/0/87F73gI2acbbf3FF.shtml.

[3] 特别策划:盘点2012十大事件[J].传媒,2013(1).

[4] 吴琼.2012中国电视:真正创新的,都火了[J].传媒观察,2013(2).

[5] 阚逎庆,冷淞.2012电视节目风向[J].视听界,2013(1).

[6]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 赵红勋.一场游戏一场梦——电视娱乐的“神话性”解读[J].视听界,2013(1).

[8] 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