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1日02版【点击查看】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赵光霞)在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提出要“提网速”、“降资费”。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提速降费方案,被网友认为“没有诚意”,“夜间流量”更遭到广泛吐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再次提出大幅提高网络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人民日报今日刊发消息及解读对此予以报道。
人民日报继昨天报道湖北省破获首例“有偿删帖案”后,今日再次刊文关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这一破坏网络空间秩序的毒瘤。
《意见》指出,未来三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1万亿元,大幅提高网络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到2017年底,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农村,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是降低网费问题,关于未来“降网费”的潜力何在?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降网费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意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措施。在企业层面,鼓励电信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在政府层面,要简政放权,有序开放电信市场。
自今年1月,国家网信办牵头,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展开“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以来,网信办集中关闭了三批违法违规网站。截至目前,网信办共关闭103家违法违规网站,网民举报的800多条有效举报线索也已经被移交执法部门,一批大案要案的线索正在由公安机关进行侦办。
人民日报文章《别让有偿删帖搭车“互联网+”》,揭露了借助合法网站“狐假虎威”的敲诈方式以及以各种非法网站、非法名义牟利的利益链条,并批评了互联网主管部门以及互联网行业出现的“内鬼”,文章最后引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言人姜军的话表明国家网信办的治理态度,“治理网络敲诈原则有三条: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无禁区即不管涉及什么网站、什么机构、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全覆盖是指既覆盖到网站系统各个领域,也要覆盖到我们自身,不能做‘灯下黑’;零容忍则意味着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