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融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的採寫困境與生存方向【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融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的採寫困境與生存方向【2】

王晨子

2012年12月05日13:44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二、融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的發展方向

(一)融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存在的意義

1.受眾的需求

當今是一個信息過剩乃至於信息爆炸的時代,受眾最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的龐大和傳播的快捷,而是一種信息安全感。而調查性報道“旨在通過獨立、深入、細致、全面的調查去接近真相,並盡可能全面地展現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的這一特點就是其存在的巨大價值。每一個理性的公民都有對好新聞以及真相的需求,特別是在網絡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情況下,調查性報道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我國國民的“公民意識”也在逐漸形成,人們閱讀深度報道乃至調查性報道,不僅僅是因為這其中的事跟他有關,還因為這些報道常常揭示出制度的不公正和公權力對個人的侵害。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像調查性報道這樣揭露黑幕並努力促使社會問題解決的新聞對這些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2.媒體社會公器的職責

中國正處於現代化轉型的艱難過程中,舊有的秩序和價值觀已經被顛覆,但新的價值觀還未確立,社會各階層的人們也都在劇烈的社會變革中探索著自己的位置和價值。而轉型過程中社會的諸多結構性演變也催生出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賦予了調查性報道重要的責任:敏銳地感知復雜的社會矛盾,深刻關注社會問題,精准記錄社會變遷。這也是新聞業的職責所在。因此,即使目前的調查性報道還受制於政治、經濟、制度等因素,但媒體還是應該追求其社會公器功能的實現,真正發揮出調查性報道的作用,履行輿論監督和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等職責。

(二)如何寫一篇好的調查報道

1.新聞思維的建立

西方新聞界往往從操作的角度去理解深度報道,最廣為人知的是美國專欄作家朱蒙得的觀點:“以今日之事態,核對昨日的背景,從而說出明日的意義”。因此,在做調查性報道時,記者首先應該有一個制造產品的思維模式,在這個思維模式下,記者再細化每一部分的工作,去分析調查新聞事件,然后再整理出整個報道的邏輯,在一個合適的報道視角下組織有用的材料並最終寫出一篇完整的報道。

對調查性報道來說,事件的背景是至關重要的。梅爾文•門徹曾經就說:“一個負責任的記者應懂得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中來思考,來發現其原因和結果的重要性。這意味著,記者不僅要不斷發展採訪報道的技巧,還要擴展對人的理解,對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的理解。” 要對一個事件有完整的了解和把握,就要把它放在所處的社會背景和制度背景下來看。

2.融媒體時代下調查性報道的採訪

1)利用新媒體獲取多方信源

記者既然是要做“新”聞,就必須對“新鮮”的事物有著敏感的嗅覺,而融媒體時代下各種新媒介的出現便為記者提供了一個扑捉新鮮事物、聯系各方信源的快捷有效的途徑。因此,記者更要了解新媒體、運用新媒體。具體來說,在選題以及深入的調查中,記者都應該重視並善用UGC,從UGC資源中尋找有效的線索以及採訪角度,豐富自己的報道內容。當然,對UGC的利用也不可盲目,網絡上的信息只是提供一種線索或思路,記者要寫報道更重要的是進入現場,通過實地考察、與採訪對象面談等方式獲取更加真實的信息。此外,在聯系採訪對象時,微博、人人網等新媒體也能給記者提供很大的幫助。

2)進入現場

網絡的發展卻給記者帶來了另一種“便捷”——不用去現場,習慣於從網上“撈”新聞,單單靠點擊鼠標就能寫出一篇篇如臨現場的報道。當然,這是錯誤的做法。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採訪的現場原則是保証新聞真實的剛性要求。

事實上,在當今電子媒體佔據主導地位,人們習慣於通過網絡“知天下事”的時代,記者進入現場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這是因為,在網絡時代,大量的外來信息遠遠超過了人們的經驗范疇,碎片化的信息也常常使人們感到更加困惑,這就需要專業人士能夠親臨事件發生地,全面地報道事件並提供合理的解釋。對於調查性報道就更是如此,事件的復雜性、隱蔽性要求記者深入多個現場,採訪多個信源。

3.調查性報道的寫作

1)清晰的邏輯鏈

調查性報道和其他深度報道一樣需要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鏈,否則這個所謂的深度報道便會成為細節的堆砌。

在進行這一步的工作時,英國《金融時報》的高級記者馬丁•穆裡根曾介紹過《金融時報》很多記者整理資料的方法——畫魚骨圖。具體來說,第一步是整理素材,就是將報道的主題作為魚骨的主干部分,在主干的兩旁畫出多個“魚刺”,每個“魚刺”的上方,粗略寫下資料中的各種內容。這樣一來,調查素材就都凝結在這張圖裡。第二步就是厘清邏輯之間的關系,可以再畫一張魚骨圖,調整魚刺上的素材順序,最重要的素材放在“魚頭”的位置,次重要的放在“魚肚”,以此順序,最次要的放在“魚尾”,並且把素材關聯度高的內容放在一起。這樣,事件就通過圖像生動、有邏輯地呈現在記者的面前了。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