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產品九思——從《The Daily》早夭說起 --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3·第1期

新媒體產品九思——從《The Daily》早夭說起 

陸小華

2013年03月15日13:44    來源:新聞記者    手機看新聞

曾經被默多克稱為“令人興奮不已的杰作”、專為iPad打造的內容產品《The Daily》,於2012年12月15日停止更新。一個曾經被視為革命性的移動終端創新產品,隻擁有不到兩年的壽命。

2011年1月,新聞集團與蘋果公司合作開發的這款iPad付費新聞閱讀產品,曾經被期待為蘋果公司與新聞集團帶來雙贏,以一種新的形式復制蘋果公司軟硬結合、體驗取勝的優勢,在新媒體領域延伸新聞集團在電視、娛樂領域的品牌影響並有所拓展。有報道說,到2012年11月,默多克至少已向《The Daily》投入了3000萬美元。而連續兩年的虧損,讓新聞集團對《The Daily》失去了信心,甚至沒有耐心讓《The Daily》活到一般商業計劃書常常設定的轉入收支平衡或贏利的第三年。

2012年12月,對世界傳媒業,類似的消息有些過於集中了——

12月8日,經歷了從創辦至今12年的虧損,《德國金融時報》正式停刊,總虧損額為2.5億歐元。就在《德國金融時報》停刊3周前,有67年歷史的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提出破產申請,該報近年來每年虧損額達2000萬歐元。

在中國,網易社區宣布於12月18日停止服務。那則公告令人傷感:“網易社區老了,是時候和大家說再見了!”從創辦於1997年9月15日的網易BBS演變為網易社區,“風風雨雨歷經16年”,網易確實有資格感嘆:“每一位朋友的過往,我們都心存感念和依戀。”畢竟,很多互聯網人的青春和夢想,都曾經與這個BBS、這個社區有關。

以這樣的眼光看《The Daily》之漸行漸遠,引發出我們的一系列思考。《The Daily》即使壽命不長,仍然對平板電腦上的客戶端產品,對移動終端上的其他內容產品,對其他新媒體產品,提供了多重啟迪。

一、移動終端內容產品的影響邏輯必須自洽並清晰

移動終端內容產品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如何滿足人們的核心需求。《The Daily》早夭讓人們意識到,影響邏輯不夠合理或不適應人們核心需求的移動終端內容產品,難以在競爭中生存。如果影響邏輯合理,且能適應人們的核心需求,即使一時沒有找到適當的商業模式,依然能夠生存發展。

新媒體產品的生存要素,不僅包括商業模式,更應包括影響邏輯。新媒體市場競爭激烈,幾乎所有新加入者都會精心研究、選擇、設計、探索自己產品的商業模式。但實際上,對內容性新媒體產品來說,影響邏輯是商業模式的前置條件。《The Daily》的生命歷程証明,其影響邏輯並不是完全自洽、清晰的。

自洽性,是指按其邏輯推演,應可証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錯誤的。就科學研究而言,一個不能夠滿足自洽性的理論或者方法顯然是不攻自破的。就新媒體產品而言,其影響邏輯不能自洽,肯定難以讓消費者接受,也難以生存。

對一款新媒體產品,其影響邏輯至少包括要影響什麼樣的人、如何影響人和影響價值如何兌現。而影響價值如何兌現,就是這款新媒體產品的影響邏輯與商業模式的連接點,是從受眾關注到價值實現的轉換點。

以此分析《The Daily》,其影響邏輯是否清晰,是否自洽呢?一是看准備影響什麼人。蘋果公司與新聞集團的選擇比較清楚,是iPad使用者。但細分度看來不夠。iPad出世短短幾年的歷史証明,其使用者和使用目的是多樣的,至少,使用iPad獲取新聞產品未必排在第一位。何況,還要從其中篩選出有付費意願的消費者。再加上還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使用安卓系統的其他平板電腦,留下的空間就更小了。二是看其如何影響人。當傳統互聯網的內容網站、移動終端上的客戶端、各種推送渠道上的免費內容,競相比速度、比豐富、比深度、比覆蓋率的時候,《The Daily》的內容卻需要付費,這與人們的習慣環境不太吻合。其實,免費趨勢在移動終端其他應用上也體現出來,付費游戲漸漸走向免費、定時免費或初級版本免費。在如何影響人這個環節的事與願違,使得《The Daily》的影響價值難以兌現。

二、改變用戶習慣的產品與服務會付出特殊代價

一定的環境裡,人們會對一類產品形成特定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相對固定化,就形成消費文化,也就形成市場規則。互聯網發展的特殊歷程,形成了免費與分享的消費文化。因此,免費,至少是初級版本免費,某種意義上形成了一種市場規則。而免費+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首先建立在免費文化的基礎上,是順應了人們的初級產品免費的使用習慣。

對互聯網產品、移動終端內容產品提供者而言,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敵人。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這包括,要讓消費者實際體驗到新產品的價值,而願意改用新產品﹔要讓消費者從新的角度發現自己的需求。而一旦形成使用習慣,消費便會延續下去,這時,習慣就成為產品提供者最好的朋友。

實際上,免費+增值的商業模式,就是以免費使用基本服務或初級版本,順應受眾消費習慣,來獲得盡可能大的市場佔有率﹔再以某種方式觸發、刺激或誘導人們的某種需求,讓人們願意付費消費增值服務。

傳媒人往往不甘於在移動終端上免費提供內容產品,這是傳統傳媒產品付費獲取思維的正常延續。那麼,在互聯網與移動終端多是免費提供的大環境下,讓人們在移動終端上付費購買內容產品,首先改變的是人們的消費習慣。這必須付出特殊代價,才可能讓人們願意持續購買下去。

有人基於中國經驗為《The Daily》設想,如果採用足夠長的免費試用作為導入期,是否用戶量可以積蓄得更大一些,與免費使用習慣的摩擦小一些,從而轉換為付費用戶的數量大一些。當然,這樣的對策設計不可能為當年的默多克所採納。默多克當年的理念,就是不能認同免費使用內容。《The Daily》也有些忽視移動使用環境的特殊要求,每期數據包過大,達40M,據說最多一期達1G。這樣的數據量,相對於移動環境,是否有些質量過剩?至少,過長的下載時間可能帶來不好的體驗。《The Daily》早夭讓人們意識到,與用戶習慣有較大偏離的內容產品,包括免費獲取習慣與使用習慣,難以在競爭中生存。

三、移動終端上付費內容產品的用戶價值必須足夠而明晰

對內容產品使用者,將心比心,人們願意付費、續費的基礎是這種產品對其有特殊價值。這種用戶價值的內在基礎,一定是這種內容產品的核心特征和附加價值與其他免費產品有明顯不同。

面對新媒體的競爭,傳統媒體最容易做出的選擇,就是橫向拓展,就是多平台分發內容,就是把已有內容產品向移動終端平移。應當說,這對於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對於有效利用新媒體平台,都具有積極意義,它本身就是融合式變革的一部分。《The Daily》也許就是這種決策邏輯的產物。但分發平台變了,所提供的內容產品內核是否有足夠變化?《The Daily》僅僅以提供“原創性”內容作為用戶價值的全部是不夠的。移動需求中,人們的心理需求、信息消費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所要求內容產品的基本內核、核心價值就要發生變化。僅是改用移動終端,而基本內核變化不大或不適應的內容產品,與用戶習慣、用戶價值有較大偏離,難以適應人們的需要。

《The Daily》早夭讓人們意識到,平移型的內容產品,雖借移動終端分發,但如用戶價值不清晰,將難以在競爭中生存。

所謂適應移動終端與移動需求的新媒體產品,與傳統內容產品相比,應當是打碎了重新來,而不是僅僅做一些特征上的變化。從如何利用微博平台發布新聞,人們已經發現,必須進行這樣的基本內核上的變化。微博發布與傳統短消息的區別,不是因容量隻有140個字而被迫比原來更短,而是敘述順序、表達重點、表達方式等的重新組織、重新確立。

四、移動終端上內容產品的用戶關系模式必須更新

傳統媒體與受眾的關系模式,是傳統媒體採集、制作成有一定規格特征的內容產品,受眾付費獲取、使用。這種關系模式中的反饋,也主要是反饋對現有產品的使用體驗與要求。而觀察互聯網產品的受眾關系模式,已經不僅是簡單的反饋式互動,更重要的互動要素是能夠自主選擇、參與選擇、使用選擇成果,是接受產品與參與制作內容產品的結合。《The Daily》早夭,讓人們意識到,移動終端內容產品如果僅僅是復制或固守傳統受眾與傳媒的關系模式,難以成功。

互聯網時代的受眾已經習慣了豐富而免費、即時而互動,多源中選取、鏈接中延伸、比較中判斷的信息獲得模式,更習慣了以搜索為代表的自主選擇獲取方式。

對於《The Daily》,雖有默多克高薪聘來的大多出身於美國知名媒體的傳媒人群體,但他們也隻有一百余位。他們制作的產品相比,沒有在平板電腦上顯現出足夠的吸引力與用戶價值。與那些免費即可獲得的內容產品相比,即使是制作、分析水准更高一些,也沒能吸引來足夠的續費受眾。

看起來,雖然《The Daily》隻出現在平板電腦上,但其體現的與受眾的關系模式卻是傳統的。消費者付了費,但難有足夠的自主選擇、參與選擇、使用選擇成果的機會,也難以參與制作內容產品。

對於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終端,人們願意付費、續費的關鍵,也許是要麼為受眾選擇,要麼讓受眾選擇。也許是要麼為付費消費者匯聚多種來源的內容,並提供自己的分析與判斷﹔要麼為消費者提供匯聚多種來源的可能。僅僅提供自己採集的內容,是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平移拓展的習慣思維。有研究者分析媒體做的客戶端,主要是提供自己採集的內容。而在移動終端上,與受眾的關系模式恰恰可能不應是簡單提供、單一來源提供。

提供更多參與的可能,提供更多選擇的可能,提供更多分享的可能,恰恰可能是人們願意付費的用戶價值所在。因而,新媒體終端上與受眾的關系模式就要重塑,至少與傳統媒體要有明顯不同。

五、移動終端內容產品的競爭模式應是體系競爭的有機部分

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的習慣思維,往往是利用新的終端分發原有的內容產品,然后才是針對新的終端設計新的內容產品,而不是從體系競爭的層面定位新終端與傳統終端如何協同,缺少對結構關系、策略關系的設計。表現出來,就是在新終端上的新產品,往往是孤立存在。

《The Daily》看來就是這樣的孤立存在。其收費策略是獨立收費,收費多少與購買新聞集團其他產品沒有關系。其內容提供模式主要是單獨團隊制作,與新聞集團的生產體系也沒有太多的關系。從市場策略層面觀察,《The Daily》是封閉式提供,即隻在iPad上提供,即使安卓系統等多個品牌平板電腦、微軟平板電腦市場全球佔有率大幅提高,新聞集團也沒有為其開發《The Daily》的安卓版、微軟版。從競爭模式觀察,新聞集團不是尋求把新媒體內容產品在多種終端上分發,而只是為iPad開發獨家內容產品。從競爭戰略層面觀察,《The Daily》是獨立的一部分,也是競爭策略的孤立部分,與新聞集團其他方面沒有太大關系。

觀察蘋果公司的成功軌跡,從喬布斯回歸到他去世,在我看來,蘋果公司就做了四件事,即專注移動需求、定義智能終端、構建應用體系、跨界垂直整合。蘋果公司的主要利潤來自於滿足移動需求的產品,而不是桌面計算機。蘋果公司往往不是移動終端的發明者,而是重新定義者,比如,智能手機。蘋果公司從ITUNES播放器,到銷售音樂,到開放第三方應用,圍繞APP STORE形成體系競爭的市場競爭模式,迫使其他硬件廠商參與到體系競爭中來,把體系競爭能力弱的諾基亞幾年內拉下手機廠商領先者的寶座。體系競爭能力成為蘋果公司競爭力的核心。依靠這種體系競爭能力,蘋果公司可以跨界整合資源,獲取新的收益,比如,從運營商的話費收入和數據收入中分成30%。

現代戰爭,實際上是體系對抗,而不簡單地是某類武器或某個部分的對抗。《The Daily》早夭証明,這樣孤立存在的移動終端內容產品,難以生存。移動終端內容產品必須是傳媒集團體系競爭的有機組成部分,缺少策略協同的移動終端內容產品,或難以創造價值,或難以生存。

實際上,新聞集團的最新動作,已經顯現出在這個方面進行調整。《華爾街日報》2012年11月發布最新視頻網站,為智能手機用戶和道瓊斯通訊社的記者們提供一個全球發布平台。每條視頻不到1分鐘,視頻上網前將由一位編輯評估,至今已有200名記者參加。記者們願意接受這樣的工作方式,全員可提供視頻,就使得這個新媒體產品與傳統體系有了嫁接,而不只是一種孤立存在。

六、傳統媒體生產與發布相分離的運行模式在移動終端必須改變

傳統上,傳媒運行模式是內容生產與內容發布分離,人們習慣上認為簽字確認代表內容產品的成品可以發布,發布不過是一個環節。但這種模式,與移動終端所適應的運行要求不夠吻合。

傳統的內容生產是專業生產,是一些專業人士為受眾生產。而互聯網的分享文化,一步步造就了無數的內容生產者與提供者。微博的迅速媒體化,使這些曾經被稱為受眾的人們,兼有了新的身份,即新內容制造者。這個現象,被人們稱為“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有麥克風”,實際上他們是復合體,並不只是專為內容採集而存在。或者說,今天的受眾發生了根本變化,他們同時就是表達者,就是內容制造的參與者,因而,他們對內容的要求發生了重要變化,不再隻有獲得某種內容的需求,而有參與內容制作的要求,至少要求有這樣的體驗。

這樣的變化反映在多個方面。人們曾經總結說,是由專業內容生產走向社會化內容生產。而《The Daily》,總體上是傳統的生產與提供相分離的運行模式,是傳統的專業人士為受眾生產內容的模式,顯然與移動終端的受眾所習慣的模式有了距離。

七、內容加服務應當是更適宜移動終端的產品形態

什麼樣的產品形態才是移動終端所需要的?傳統上,傳媒人信奉內容為王。但移動終端所需要的內容產品是否有單純的內容就足夠?在我看來,應當從內容為王走向內容服務為王。在移動終端上,或者面對受眾,傳媒所謂提供內容,實際上是提供內容服務。所提供的內容與提供方式同樣重要,內容質量與服務質量同樣重要,滿足內容需求與滿足服務要求同樣重要,內容獲知體驗與服務全程體驗同樣重要。媒體服務價值用兩個簡單指標就可以表達,即便利程度與停留時間。便利性決定信息傳播的有效性,而停留時間則體現了受眾對媒體價值的認同程度。

就此而言,即便是以提供原創內容為主,其發布方式也需要變化,必須加上服務價值,要從內容為王走向內容服務為王。因此,《The Daily》主要是原創內容包的產品形態就顯得太單薄,不太適應受眾需要。

這種現象在國內媒體同樣存在。傳媒夢工場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在其調查的樣本中,傳統媒體開發的客戶端內容10條中7條是原創,而網絡媒體的平均值是2.45﹔傳統媒體開發的客戶端信息源平均為2.43,主要承載本媒體介質延伸功能﹔個性化及社交整合仍處探索階段﹔對用戶需求關注不夠,“運營”尚未深入人心﹔對用戶體驗的關注呈“普遍性缺失”。

總體來看,客戶端產品大體上有幾種形態。其一是內容包,《The Daily》就屬於這種形態。其二是網站入口,直接把使用者導向網站,減少點擊動作從而減少潛在使用者的流失。三是服務包,比如某款影音播放軟件客戶端。四是互動服務包,可能包括內容加服務,或是軟件加服務,可以給使用者互動服務,提供分享可能。

顯然,第四類的用戶體驗、用戶價值要更高一些。一些微博客戶端、商業網站新聞客戶端更多屬於這一類。以微信為例,類似即時聊天工具的即時語音、文字、群組聊天功能,類似微博的文字、圖片發布功能,有特色的語音留言等等,固然有吸引力,但捆綁手機通訊錄從而實現強關系鏈的拓展,搖一搖等實現陌生關系的拓展等功能,則是更有吸引力的,是其隻用433天達到一億用戶、再用170天獲得第二個億用戶的重要原因。而其上線421天就開始推送新聞從而媒體化,更是在新媒體史上創了紀錄。

移動終端上的內容產品應當是什麼樣的?在推送成為常態、自主抓取提供更好體驗的時代,互動式提供應當是移動終端內容產品形態的重要特征。移動終端上的內容產品,應當與傳統媒體有很大不同。有人總結,其內容應當是打碎重新建構的,其敘事方式、影響邏輯、敘述結構、切入方式與傳統內容產品應當有明顯不同,應當具備內容消費者分享、評論、參與制作等等功能。

移動終端的內容產品形態究竟會怎樣發展?這既是一個需要持續探索的問題,歷史經驗也大可以借鑒。至少,人類歷史上六次零售革命與相應產生的六種零售業態,可以給我們啟發。從自然銷售到集中銷售,是第一次零售革命,誕生百貨公司這種零售業態﹔第二次是自助銷售,誕生了超市業態,不僅是集中配貨,超市開始用計算機管理零售數據,開始通過數據挖掘拓展銷售﹔第三次是品牌銷售,誕生專賣店業態﹔第四次是便利銷售,誕生24小時服務的連鎖便利店﹔第五次是體驗銷售,誕生集吃、購、玩為一體的超大規模購物中心SHOPING MALL﹔第六次是電商銷售,誕生電商商城,在新的層面重構信用的體現形式。從銷售端觀察,這六次零售革命,大多是一步步拓展零售渠道,一步步在零售上附加上新的功能,一步步把零售者轉變為產品與服務銷售機會的提供者。從消費者端觀察,這六次零售革命,大多是在一步步增加便利性,一步步優化購物體驗。從社會看,則是一步步改變了商業形態與社會活動方式,豐富了社會活動的形態與內涵。

八、移動終端內容產品具有特殊的傳播形態與生命周期

縱觀傳播史,從時間軸觀察傳播節奏與傳播模式,大體上經歷了從不定時到定時、到即時、到實時、到隨時的變化。報紙的出現,形成了工業化的傳播方式,其關鍵詞為定時、定向、定量、分類與選擇。與之前的書籍傳播相比,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定時出版。而電波傳播工具的出現,使得高時效的即時傳播成為可能,因而,廣播、電視改變了人們的時效觀念和時空觀。而互聯網的出現,從傳播模式與傳播節奏角度說,重要的改變是隨時傳播成為一種與互聯網相適應的傳播形態,媒體與公眾可以隨時發布與獲取信息、發表評論,輿情監控才成為一種職業與生意。

而在移動終端成為主要信息載體的時代,傳播模式與傳播節奏應當是什麼樣的?在我看來,應當是隨時與定時相結合的傳播形態。隨時,是適應了移動終端、移動互聯網與相應應用所提供的更適應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事的傳播可能,適應了人們碎片時間隨時獲取碎片化內容的消費習慣。但如果都是隨時,對媒體這樣的專業提供者來說,所提供的信息更可能被淹沒在碎片信息海洋中,即使受眾從某時偶然相遇獲得的體驗中得到滿足,願意持續關注,也可能因為發布與接收傳播時間點的不匹配而難以獲得,進而關注期待被弱化而流失。而定時傳播會形成定時傳播效應,幾次傳播的滿足感就可以固化傳播期待,強化傳播影響。而隨時與定時的結合,則既可以滿足隨時傳播的時效體驗,又可以滿足關注期待,形成約會效應與接受忠誠,成為忠實的粉絲型受眾,使專業傳播者的傳播效應最大化。

這種隨時與定時相結合的傳播形態,實際上已經被傳統媒體有效實踐。以電視為例,定時播出的新聞節目是定時傳播,而突發事件來臨時的插播與直播則是隨時傳播。而《The Daily》則過分固守了定時傳播模式,與移動終端使用者事實上存在的隨時獲取要求有了明顯的差異﹔與其他移動終端內容產品,比如手機短信,比如某些客戶端的推送新聞,可以給人們隨時獲取、世界變化盡在掌中的體驗,有了明顯的差距。

如果要詳細區分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所需要的產品形態有什麼重要差別,可以說,其一,就是手機,哪怕是功能手機,更能滿足人們隨時隨地獲取的需求,即使不是通過客戶端,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其二,是手機上的客戶端更近於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而平板電腦上的客戶端,則更給人電子雜志的體驗。但即使如此,即使平板電腦上的客戶端如電子雜志般精美,不可能隨時更新內容,但依然可以通過推送新聞與重要內容的方式,給人強烈的隨時加定時的體驗。

與傳播形態重大變化相應的是移動終端內容產品的生命周期可能變得更短。新媒體是個代際更新更快的領域。比如,互聯網搜索引擎的換代速度如此之快,人們可能已經淡忘,如今衰落的雅虎當年崛起的利器之一就是搜索。網易社區也是如此。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在這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時代,移動終端上的內容產品的生命周期可能更短呢?

在這移動終端為主要傳播工具的時代,與傳播形態迅速演變到隨時加定時相適應,移動終端的內容產品的更新速度就必須加快,必須不斷改變內容產品形態,增加滿足人們需求的新內容與新服務,以維持、增強競爭力。

九、數據挖掘更有利於發現、把握受眾新需求

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在怎樣深刻地改變受眾的基本特征?網絡社交的發展,對人們使用移動終端的習慣與行為方式,究竟在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移動傳播究竟在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需求方式?這些看起來很大的問題,對其的認識,今天在實實在在地影響移動終端上的內容產品的生存特性與競爭能力。

人們常常把網絡社交歸之於社交網絡的發展,實際上,電子郵件的出現,使人們擁有了超越時空障礙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溝通工具,既可以一對一,也可以一對多,就已經形成並有力地推進了網絡社交。其后是BBS,人們可以無心理障礙地與陌生人交流,可能因此與有共同興趣的陌生人形成新的社會聯系。再然后,即時聊天工具的出現,可供實時一對一、一對多交流,使真實社會關系有了更便捷的維護平台。博客的出現,使人們有了展現完整人格的平台。而社交網絡的出現,更大范圍、更深程度地推進了網絡社交的發展。更適應移動終端的微博與微信,則使社會主體進入網絡社交圈。

移動終端與網終社交在怎樣改變受眾?至少,受眾由一個模糊不清的群體,變成了關注點更為清晰與多樣的人群,人們把這時代的受眾稱為粉絲型受眾,不只是描繪出了一部分特征,更提醒內容產品服務者,人們的需求也隨之變化。上文的多角度分析還只是這些變化的一部分。

人們稱今天是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提供了多種開發利用現有數據的可能。《The Daily》的停止服務,未必是開發大數據的結果,而更可能是權衡小數據(比如訂戶續費數據)的結果。實際上,傳統媒體現在已經擁有足夠有價值的數據,只是沒有有效開發。比如,在許多媒體,其所辦的網站80%以上點擊量往往是由甚至少於10%的內容創造的,但這些點擊數據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與利用,至少與那些內容提供者的考核與福利,比如在傳統媒體部分工作的採編人員沒有什麼關系。

對移動終端用戶數據的利用,可以使面目不清的群眾、受眾變成一個個有獨立需求又有共同特征的主體。傳統的內容提供邏輯,是對受眾作社會學、經濟指標層面的分類,來估計其共同需求,尋找需求的公約數。而新內容提供邏輯,可能是通過數據挖掘,發現多種維度的需求特征,從而在把握其最大公約數的同時,讓盡可能細分的人群,甚至每個受眾,有個性需求被滿足的體驗,在滿足共性需求中,通過互動、分享、反饋來滿足體驗,給共性提供加上個性滿足的殼。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意識、有目的地獲取數據當然是重要的。江蘇一家叫吉姆兄弟的時裝定制公司,用互聯網思維做成衣定制,借助“通過人體兩維照片准確獲得人體三維尺寸”,能夠實現快速、規律化定制。其實現基礎之一,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獲取中國人體體型數據。因此,與傳統銷售思維不同,吉姆兄弟第一時間賣的不是襯衣,而是裝有訂購券、量體說明、面料卡和一把量尺的禮品盒。每一份定制過程的完成,都是體型數據的積累。

那麼,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能否有意識地在其客戶端等新媒體產品中,嵌入相應功能,后台獲取分析數據,從而可以定期升級產品、不斷優化體驗呢?■

(作者系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總編輯)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燕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