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郵報》發“地鐵死亡照”遭抨擊說起 --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3·第1期

隻顧吸引眼球,不顧道德操守——

從《紐約郵報》發“地鐵死亡照”遭抨擊說起 

郭建良

2013年03月15日14:02    來源:新聞記者    手機看新聞

【本文提要】2012年末,美國《紐約郵報》刊登“地鐵死亡照”,引起“新聞職業道德”爭論。讓本來就十分敏感的問題再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本文介紹了《紐約郵報》對此事件的圖片及標題使用,並對比了其他“小報”報道重點的不同。

【關鍵詞】 煽情 新聞道德 《紐約郵報》

2012年12月3日,在美國紐約地鐵站,58歲韓裔男子韓起善(Han Ki-Suck)被30歲塞拉利昂裔男子戴維斯(Naeem Davis)推下站台,並被進站列車撞死。恰好在事發現場等車的《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自由攝影記者奧馬爾·阿巴斯(R. Umar Abbasi),拍下了韓起善臨死之前的瞬間。第二天,《紐約郵報》在頭版刊登了這張照片,引起輿論的廣泛抨擊,指其隻顧吸引眼球,不顧道德操守。(見圖1)

炒作他人痛苦盡顯煽情特點

從版面上看,《紐約郵報》堅持了其一貫的大照片、大標題的版面設計思路。阿巴斯的照片鋪滿整個頭版,照片中的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見:掉下站台的韓起善正驚恐地望向進站列車,手扒著站台試圖做最后的逃命掙扎。原圖是一幅橫幅構圖的照片,而《紐約郵報》是一張四開報紙,除去報頭基本呈方形結構,因此,編輯在使用這幅照片的時候對其做了適合版面結構的剪裁。照片左側遠處站台上麻木不仁的眾多乘客被編輯剪裁掉了,畫面上隻留下進站的列車和鐵軌上的韓起善,似乎站台上空無一人,使得主體更加突出、情節更加鮮明。左上角的列車亮著車燈駛向右下角的韓起善,形成極富動感的對角線構圖,進一步增強了畫面的緊迫感。

編輯在照片的右上角黑底部分反白列出四行引題:

遭猛烈推搡(Pushed on the)

落下鐵軌(subway track)

這個人(this man is)

即將死亡(about to die)

照片下方壓圖用巨大號字反白勾黑邊做了僅有一個單詞的通欄主標題:“在劫難逃”(Doomed)。標題動態感十足,畫面感極強,相當煽情。這也是該報標題制作的一大特點:直奔主題、簡潔明了、聳人聽聞。該報藉此立足美國報業,且長盛不衰。

整個版面,標題和圖片結合得十分緊密,形成極富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的整體視覺效果。單獨從專業的技術角度來看,編輯的水平的確不低。但是,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兒。毫無疑問,絕大多數讀者會被這個版面吸引。但是,多數讀者看后會產生錯愕、震驚甚至憤怒的感覺。讀者有尋求視覺刺激的本能,而《紐約郵報》正是摸准了讀者對悲劇、恐怖新聞的這種閱讀心理,大肆進行煽情報道。

面對生命的死亡,《紐約郵報》完全是一種看熱鬧的心態,表現出驚人的冷漠。這張照片一登出來,不僅遭到公眾的強烈譴責,也遭到同行的抗議,不少新聞工作者不屑該報的處理手法,認為這照片並不具有不惜冒犯讀者仍要採用的新聞價值。在頭版使用這張照片、制作這樣的標題,已經越過了新聞職業道德底線。有網民在該報Twitter上留言:“《紐約郵報》應為如此錯誤的報道手法感到羞恥。”有網民呼吁:“請抵制《紐約郵報》,它們刊登紐約地鐵受害者死前一刻的照片,令人不安。”

這些反響似乎早在《紐約郵報》的意料之中,或者說正中該報下懷。面對各界的批評,該報不僅沒有歉意,甚至在Twitter上大肆鼓噪,並隨后對事件進行了高調追蹤報道,對攝影師還進行了專訪,發表在第二天即12月5日的報紙上(見圖2)。這多少帶有自我炒作的味道。

12月5日的版面分上下兩個區域設計。上半版是對攝影師的專訪,鋪黑底,反白大字標題:“攝影師:我的決定”。在標題的左邊就是整版發表他拍攝的“地鐵死亡照”的報紙版面,似乎是對標題中“我的決定”的注釋:我的決定就是拍照片。下半版是對事件當事人的追蹤報道,白底黑字,大標題:“推下站台”。小標題:“地鐵惡魔看著他的受害者死去”。並配發了遇害者生前頭像和施害者被捕時的頭像。毫無疑問,這個版面也成功地完成了吸引讀者閱讀的任務。

第三天,即2012年12月6日,該報頭版依然是“地鐵死亡”事件的追蹤報道,這一次主角是凶手戴維斯,他的大幅照片佔滿整個頭版。大字標題:“OFF THE RAILS”直譯為“出軌”,同時也有“瘋狂”的意思。小標題:“面對地鐵殺手”。(見圖3)

這則新聞連續三天成為《紐約郵報》頭版整版關注的新聞,顯然,該報並不在意外界的抨擊和指責,甚至希望借機炒作,以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問題是,讀者在譴責這份報紙的同時,又喜歡看這份報紙,這可以從它的發行量上得到驗証。煽情報紙的存在是因為有廣大讀者的需求,這是令人尷尬的現實。

《紐約郵報》的前世今生

隸屬默多克新聞集團的四開小報《紐約郵報》,其前身是對開大報《紐約晚郵報》(New-York Evening Post),創刊於1801年11月16日,算來應是美國現存最古老的報紙了,也是美國報業出版史上連續出版時間最長的報紙。僅憑這一點,就讓人刮目相看。

該報創辦人是美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漢密爾頓是美國的開國元勛之一、憲法起草人之一,也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任財政部長、著名的經濟學家、金融學家,他還是美國政黨制度的創建者……10美元鈔票上就是他的頭像。

漢密爾頓在與杰斐遜競選美國總統失敗后的第二年創辦了《紐約晚郵報》,時年44歲。《紐約晚郵報》創刊之初是一份政治傾向十分明顯的黨報。創刊25年之后的1826年,威廉·卡倫·布賴恩(William Cullen Bryant)任總編后,該報編輯方針發生了質變,大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詞匯,成為一份親近普通民眾的大眾化報紙。

1934年,《紐約晚郵報》更名為《紐約郵報》。1939年,多蘿西·希夫(Dorothy Schiff)收購了《紐約郵報》,3年之后的1942年,《紐約郵報》徹底改版,由對開大報變為四開小報,辦報方針再次發生質變——走上煽情之路,從形式到內容上徹底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報”。

1976年11月,傳媒大亨默多克在《紐約郵報》遇到經濟困難之時,隻花3250萬美元就將這份美國最古老的報紙收入囊中。從此,《紐約郵報》更加煽情,凶殺、暴力、色情新聞越來越多,發行量大幅上升,一度雄踞全國第四位。但由於忽略了廣告經營加上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衰退,報紙虧損,1987年默多克被迫將報紙轉賣。1993年3月,默多克重新購回該報並經營至今。

轉型為“小報”后,《紐約郵報》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潑辣直率、愛憎分明、血腥暴力、無所顧忌。尤其是頭版大標題,常常直截了當、聳人聽聞,在業界毀譽參半。比如1983年4月15日該報頭版通欄大字標題“裸體酒吧裡的無頭尸”(Headless Body In Topless Bar),曾被視為美國報章經典標題之一。

該報另一個鮮明特點是,頭版照片的選擇和使用注重視覺刺激。這從前段時間該報報道帝國大廈槍擊案中可見一斑。

2012年8月24日,紐約帝國大廈附近發生槍擊案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凶手隨后在與警方的交火中被擊斃。這一事件成為第二天美國報紙尤其是紐約報紙的頭版頭條。《紐約郵報》更是拿出整個頭版“圖文並茂”加以報道(見圖4)。在圖片選擇上再次表現出其“血腥”特點:選用在頭版的兩張照片都是鮮血淋淋,而其中一位受害者的照片更展現出“血流成河”的恐怖景象。整個版面設計使用了大黑大白,進一步增強了恐怖效果。整版鋪黑底,反白大字通欄標題:“11槍”。中間是勾白邊的兩張新聞現場照片:一張是槍手斃命后警察勘察現場,一張是死者倒地血流成河。兩張照片都是在高處向下俯拍的,血腥場面盡顯無遺。該報做得更不厚道的是在兩張死者照片上分別疊印上兩人生前頭像。版面左側是帝國大廈黑白圖,右側是副標題:“在帝國大廈混亂中”。右下角是紅色箭頭的新聞導讀,顯示該報當天從1版到9版,共9個版面報道此事。

縱觀同一天出版的400余份美國報紙頭版,使用“血流成河”照片的獨此一家,可見該報的與眾不同。當然,其他報紙也有在內頁使用這張照片的,比如著名的《紐約時報》。《紐約時報》頭版主圖也是一張槍手被擊斃的現場照片,但是景別更大,槍手形象中血淋淋的部分“恰好”被一個警員遮擋住。不過,即便是將“血流成河照”放在內頁,《紐約時報》還是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抨擊。對此《紐約時報》的解釋是:照片展示了一宗公眾暴力罪案的結果和影響,因此“具有新聞價值”。看來,傳統嚴肅大報在拿捏照片是報道事實還是煽情上,也會陷於兩難境地。

《紐約郵報》堅定地走它的煽情小報路線,所以,永遠不會陷於兩難。發行人肯?錢德勒(Ken Chandler)曾這樣介紹該報:“打開我們的報紙,直奔主題,沖擊力強,在表達意見時大膽而粗獷。我們在表達意見時旗幟鮮明,不走中庸。我們常在報道中有所側重,而不是站在中間立場聽雙方意見。”

因此,該報這一次在頭版使用乘客被推下地鐵列車即將被撞死的照片,以及用冷酷無情的大字標題來渲染受害者的無助感和悲慘結局,引起了民眾的不安和不滿可想而知。而該報面對批評卻無動於衷,繼續我行我素,也在意料之中。

不同“小報”的不同報道

紐約地鐵站悲劇照片的選擇與使用,即便是在小報之間也有巨大不同。2012年12月5日,在紐約出版的《每日新聞》(Daily News)頭版有關地鐵悲劇的報道使用了兩張照片,沒有一張是事發當時“第一時間”的現場照片。列車照是事發之后在《紐約郵報》上“地鐵悲劇照”同一位置、同一視點拍攝的,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在同一張照片上剪裁下來的呢。照片取景構圖隻到車頭為止,沒有出現受害者所在的位置﹔另一張是遇害者生前頭像。整個區域鋪藍底,圖片勾白邊。重點內容是對地鐵列車司機的獨家採訪報道,標題:“司機:我試圖救他”。

創刊於1920年的《每日新聞》,是美國第一份小報,也是《紐約郵報》的主要競爭對手。該報也曾是一份典型的煽情小報,但上世紀50年代后,《每日新聞》調整了辦報理念,扭轉了煽情傾向,更加關注社會政治大事,試圖朝著“嚴肅小報”方向發展。這次悲劇事件的報道,該報採取的也是大報的通常做法:隻展示事件發生之后的現場照片,即使有事件發生當時的照片,也會把當事人的臉部、尸體遮擋,或者是在一些位置打馬賽克,使其不是那麼清晰可辨。

紐約的另一份小報《紐約早晨》(AM New York),在悲劇發生之后也拿出整個頭版對事件做跟蹤報道,焦點鎖定在凶手戴維斯身上。5日、6日,連續兩天頭版都是戴維斯的大照片。5日出版的報紙封面故事標題:“地鐵慘案”,太過聳人聽聞,也有炒作嫌疑。第二天,即6日,該報封面故事轉而使用比較客觀的標題:“地鐵悲劇”。看來,對悲劇新聞的煽情炒作是多數小報的共同特點,區別僅在尺度的不同。(見圖5)

從新聞道德到社會道德的思考

2012年12月6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出版的西班牙文《邁阿密先驅報》(El Nuevo Herald)頭版,對“地鐵悲劇照”事件進行了深入報道。該報頭版使用的照片保留了悲劇現場更多的情節,讓讀者看到了站台遠處眾多候車乘客的麻木不仁和無動於衷,好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一樣。一個人遇險,所有在場的人都在旁觀,這才是更大的悲劇。這也正是被《紐約郵報》編輯剪裁掉的“悲劇”,這些被“掩蓋”或者“湮滅”掉的內容,將問題由新聞道德擴大到社會道德的層面。這才是報紙真正應該挖掘的更有新聞價值的內容——這個發生在紐約社會底層人士之間的悲劇,應該有助於人們去更多地了解這個社會中的問題。■

(作者系青島農業大學教授)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燕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