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微電影之“微” 轉向--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3年·第1期

論微電影之“微” 轉向

——當下媒介文化語境中的微電影研究

於珧

2013年03月27日13:27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在網絡全球化的大眾文化傳播語境中,原本脫胎於電影短片藝術形態的微電影,借助於網絡媒介的迅猛傳播,發軔為一種 “微電影熱”現象和創作潮流。熱極現象和成因似乎不難理解,但從電影發展史觀照的理論角度切入,從由媒介文化催生出一種新的影視藝術形態的研究視閾中,對微電影進行藝術理論探討,將對當下微電影理論發展和創作實踐大有裨益。那麼,微電影的“微”轉向在電影發展研究領域中有何價值?微電影的“微”現象與媒介文化有何關聯?微電影的“微”特性又能否已經形成一種獨立的電影藝術類型?這些思考和探析則是本文題中闡釋之義[1]。

一、微電影概念的“微”界說

當下通行於網絡的相關概念解釋為: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制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這個概念的界定主要基於:1.播出媒介與觀看方式——網絡﹔2.片長與制作周期、投資——微、短、小﹔3.內容——以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內容。基本呈現了當下大多數微電影的顯著特點,但尚不全面。因為,微電影雖發軔於網絡,但根源於電影短片的藝術形態。制作周期、投資的短與小也不盡然,見諸於網絡上的專業大制作也屢見不鮮。微電影創作的內容更是多元化,遠不止上文列出的幾個主要內容。之所以被命名為“微電影”而不再稱其為傳統的“電影短片”,其關鍵意義在於:微電影是以網絡傳播方式為主的小成本投資、短周期制作的由電影短片所衍生出的新型電影藝術形式。雖然,國家電影創作生產管理行政部門從未對“微電影”給予定義,但在立項報審上多參照於電影短片類型的認定。尤其是2011年7月9日,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對網絡劇、微電影等創作生產進行規范化的行政管理。這些都成為“微電影”類型形成的重要依據。

“微電影”的命名與定義富有一定的中國特色,雖然也已形成了流行的創作熱潮,引起業界和學界的廣泛關注,但除去商業廣告和專業制作外,大多微電影隻流於專業學生實驗性、個人業余性和草根性的創作水准。因此,在當下整個電影藝術理論研究領域中尚未深入觸及其美學風格及特點,對其藝術形態的探討也未被上升為一種獨立的、新型的電影類型研究。因此,總結微電影正在形成的電影美學風格,研究與其相關的電影發展理論價值,未嘗沒有意義。本文僅從偏重於較為規范的網絡電影短片,忽略類電影和商業廣告電影的角度,對微電影進行研究論述。

二、電影發展史觀照下微電影的“微”理論

眾所周知,電影藝術理論的發展主要來源於:一是電影技術進步和藝術實踐﹔二是現代哲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乃至自然科學給電影研究注入的新觀念、新方法、新視角。電影理論與創作實踐相互聯系,相互推動。微電影不乏成熟的理論背景和實踐基礎,應遵循、借鑒電影發展史觀來審視和總結,還應借助傳播媒介、審美方式和文化接受等元素進行論証。

現在來認定總結微電影的美學風格或類型化似乎為時過早。但是,電影沒有超脫一般規律,它以自己在當時電影的技術與社會條件下唯一可行的方式接受一般規律[2]。既然稱之為微電影,就不能脫離技術革命與美學革命,實踐與理論互相印証的電影藝術范疇來創作發展。網絡化播出載體、便捷式攝影(攝像)機、數字化的編輯方式注定了微電影既根植於電影發展理論,又具自身的網絡文化特點。傳播新形式對空間、時間和人類感知等方面的根本性影響,是馬歇爾.麥克盧漢的主導性主題[3]。參照麥克盧漢的相關理論,與電影院的“熱媒介”電影屬性相悖的是,網絡傳播的微電影轉變為“冷媒介”的電影,這就注定影片的美學風格因承載的媒介不同而發生改變。例如,由於播映局限於電腦屏幕,所以畫面有別於常規銀幕電影的大景別特點,微電影的畫面語言多採用中近景別表達﹔因為網絡媒介關注度的隨意性,一般情況下微電影比影院電影多側重台詞的表意性﹔由於網絡媒體點擊方式觀看的欲求度,微電影往往從以前倚重畫面解讀故事的傳統電影觀改變為靠多台詞、有懸念、有沖突來構建強烈的故事性,最大程度勾起網民的好奇心﹔由於網絡媒體硬件配置的特點,微電影往往對音響的制作質量要求不高。因為電影短片的長度,微電影的主題和敘事也不得不靠精煉、快節奏的視聽語言,營造跌宕的懸念、思考的回味,來先聲奪人,留住觀眾,制造余味。這些元素都形成了微電影的美學特點。但那些脫離 “熱媒介”電影觀念,有別於大銀幕藝術的表現方式,被視為簡單化、業余化、草根化的詬病,往往是微電影不被認可或被輕視的主要原因。但是,電影美學形態發生巨大變遷的先例在電影史上並不鮮見。例如,魯道夫•阿恩海姆曾說,聲音“不懷好意地搞亂了電影” [4]。1928年,無聲電影時期到達它的藝術鼎盛時期,電影界的優秀人士目睹這座完美的影像古城被拆除而深感絕望,但聲音的運用已經充分証明它並沒有損壞電影藝術的“舊約全書”,而使其更趨完善[5]。新浪潮影片的攝影機運動更大,經常採用橫移和推軌鏡頭。便宜的實景拍攝需要彈性更大、容易攜帶的設備。因此Eclair設計了一個可以手持的輕型攝影機,於是,新浪潮影片沉浸在手持攝影機所賦予的自由氣氛中[6]。數字化電影制作技術對電影的改變,甚至比聲音的出現更為徹底。電影可以以攝像機拍攝,攝像機的尺寸有如一片面包或更小,使用兩個工作人員而不是10個或更多,在家用計算機中剪輯,在簡單設備上配音。這表示電影制作的世界不再是那麼高不可攀、只是少數幸運兒才能其門而入,50年晚期和60年代早期,電影城堡的壁壘即開始崩塌,但是,直到90年代,這種現象才有真正實現的可能。電影的第三紀元正蓄勢待發,其特征主要是功能性的,是技術論高下[7]。二十一世紀,這個曾被預言的數字時代已經來臨。因此,我們應該從電影發展的角度來正視微電影所創造的“微”美學風格,而不是對其“不入流”的輕慢與不屑。

三、媒介文化下微電影的“微”類型化

媒介文化把傳播和文化凝聚成一個動力學過程,將每個人裹挾其中[8]。視覺轉向、媒介網絡化,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文化現象,隨著當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絡視頻用戶達3.25億,在網民中的滲透率為63.4%,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美國人口。同年,中國約有2000多部微電影在網絡上被點擊觀看,各種微電影節風行於各個主流網站和專業院校。借助於網絡媒介發展起來的微電影,自然擁有電影與網絡相媾和的血脈,網絡媒介給微電影注入了類型化的新基因,並讓人潛移默化地接受。網絡所特有的傳播與觀看方式決定了微電影所採用的創作理念。在《電影與社會》一書中,尹恩•賈維曾提供過四組要用電影社會學觀點來思考的問題:1.誰制作影片?2.誰在看電影,怎樣看電影,為什麼看電影?3.什麼讓人看到了,怎樣讓人看到的,為什麼讓人看到?4.影片是如何受人評價的,被誰評價的,為什麼受到評價?[9]雖然這些問題主要基於當時社會文化和電影發展的歷史框架提出的,但在網絡時代仍具重要的研究應用價值。

因此,總結“微”類型化,主要基於如下因素:

首先,微電影創作主體主要為:網絡媒介商業化傳播目的的制作﹔專業學生的實踐化創作﹔業余愛好者的嘗試﹔個人風格化的作者微電影等多元化表達。

其次,網民通過點擊進行的非專注性觀看,形成了微電影創作必須對選題內容的可視性、故事性、思考性予以格外重視。那些能夠引起關注度的內容使得現實題材的選擇成為自覺。電影短片所強調的故事、節奏、懸念、沖突、思考、回味等藝術手段是微電影創作都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再次,電影放映的長度即銀幕長度(screen duration放映時間長度),導演來決定放映時間長度時,就必須考慮到故事長度(story duation)和“情節長度”(plot duation)。微電影的片長因素也決定了其“微”類型的敘事手段。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觀眾,留住觀眾,贏得觀眾是一部微電影成功的要義,其駕馭難度不亞於常規電影。

還有,非專業性的網民評價要遠遠多於專業評價,使得微電影更趨於迎合大眾化、網絡文化的審美趣味。除去《看球記讓愛多飛一會兒》(姜文)、《城市映像系列》(百度公司)、《老男孩》(筷子兄弟)等一些專業制作以外,表現愛情、親情、校園情的現實情感、青春、勵志題材成為主流。此外,一些惡搞、戲仿、解構等內容的微電影也濫觴於網絡中,使得微電影的品位、質量和聲譽令人堪憂,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微電影熱”的網絡景觀中,值得警醒的是,媒體成功地以某些群體的興趣為目標,這些群體的反應就是不遺余力地參與媒體節目。然而受眾的興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和演變,有時候變化和演變的速度相當快[10]。究其根本,價值作為市場靈魂(spirit of market),應該是支配著藝術客體(審美對象)和創造主體(藝術家、觀眾和批評家)無意識力量。當下,如何使微電影既能保持電影藝術的感染力,又能在網絡媒介的傳播下充分張揚其美學類型的生命力,則是創作者和研究者應該承擔的共同使命和責任。

【注釋】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

[2]【法】安德烈·巴贊 著《電影是什麼》崔君衍譯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第84頁

[3]【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認識媒介文化》 周憲 徐鈞主編 商務印書館2003年出版 第181頁

[4]【美】戴衛·赫爾曼主編《新敘事學》 馬海良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第206頁

[5]【法】《電影是什麼》安德烈·巴贊著 崔君衍譯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第59頁

[6]【美】《電影藝術形勢與風格》大衛·波德維爾 克裡斯汀·湯普森著 曾偉禎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10月出版 第553頁

[7]【英】馬克·卡曾斯著《電影的故事》 楊鬆峰譯 新星出版社2009年出版 第401頁

[8]【英】《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多米尼克·斯特裡納蒂著 周憲 徐鈞主編 商務印書館2003年出版第3頁

[9]尹恩·賈維《電影與社會》(紐約:基礎叢書,1970)第14頁——轉引自【美】羅伯特·C·艾倫 道格拉斯·戈梅裡著《電影史:理論與實踐》 李迅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4月出版 第180頁

[10]【美】戴安娜·克蘭著 《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趙國新譯 譯林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第49頁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