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珠江時報的第一份社區報《桂城社區周刊》正式創刊,然后是2010年10月的第二份社區報《羅村社區周刊》,2011年7月的第三份社區報《獅山樹本周報》,2013年3月的第四份社區報《九江社區報》,以及還會陸續發行的三份社區報。2013年創辦的社區報將超過前三年的總和,發行區域也從佛山最富裕的區域走向中心城區。這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呈現了社區報示范效應的量變路徑。
社區報的概念來源於美國,躋身我國報業之林隻有十來年的時間,尚未形成一個具有完整示范效應的發展模式。珠江時報的社區報模式完全靠自我摸索和自我實踐。我們辦社區報的原則是:主報不投入一分錢,創辦當年不許虧損,三年內不提取任何利潤。目前,報社已出刊的4份社區報均在當年實現收支平衡。
實踐模式之總體定位
關鍵詞:溝通你我 給力生活
社區報的根本使命不是宣傳,不是滿足居民對重大新聞的好奇心。社區報的使命是溝通服務,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溝通你我。社區報的溝通包括政府與居民的溝通,消費者與商家的溝通,個人與社會的溝通,也包括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以及人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溝通。社區報就是這種溝通的管道與平台:或者直接溝通解決問題,或者看別人溝通得到觸動與啟發,或者幫助別人溝通獲得快樂。遠距離的或者大事件的溝通,由傳播最快的互聯網、微博等新媒體來完成﹔近距離的身邊小事、生活瑣事的溝通,隻有社區報才能很好地完成。
珠江時報的社區報不是單向傳輸,而是先了解社區居民的需要,然后找到解決辦法,再傳遞給居民。這是一種具體而實用的溝通。這種溝通是在大量現實活動的基礎上面對面的溝通,而不是隔空對話。我們所報道的內容,不僅我們熟悉,社區讀者也都熟知,我們報紙的作者就是讀者,我們和居民一起來解決生活問題。
2.給力生活。鄉村的生活講自我,講隨性,講天然,講習慣﹔城市化的生活卻是理性、秩序、規范、強制的。這種巨大的轉變不是自然而然完成的,而是需要對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引導,需要直接幫助才能實現,社區報就是要在這樣的轉型期給力生活。
這種給力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引導新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現代生活與傳統鄉村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社區媒體的引導。
二是構建城市秩序。城市生活靠秩序和規范來維持運行。這些秩序和規范要不斷宣傳並時時提醒督促,才能深入人心。這是社區報可以做到的。
三是給市民提供及時有用的幫助。城市生活對公共信息的依賴程度很高,社區報要提供這種公共服務信息,如教育健康、休閑娛樂等,普通市民需要的,就是社區報要提供的。
四是引導形成新的文化和價值觀。城市文化不只是唱歌跳舞、寫字畫畫,而是固化到人的腦子裡的意見、態度和價值觀,是一個城市歷史積澱的痕跡。優秀文化的形成需要引領,社區報承擔了這個引領者的角色並提供文化融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