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1期

自媒體時代網絡謠言的產生與變遷

嚴勵 邱理

2014年01月29日13:38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網絡謠言的出現和發展與自媒體時代網絡技術變革導致的媒介環境變遷有著直接而密切的聯系,自媒體時代網絡信息的自由化削減了傳統媒體長期以來對社會新聞去謠言化的積極作用。互聯網的自媒體化、自媒體平台社會影響力的快速成長、網絡推手向網絡謠言發布者的轉變,共同構成了網絡謠言產生的條件和誘因。而網絡謠言的發展則經歷了作為社會輿論構成部分和作為社會輿論的對象與主體兩個階段。

【關鍵詞】網絡謠言﹔自媒體時代﹔媒介環境﹔網絡推手

一、媒介環境變遷中謠言、新聞與輿論的交互發展歷程

(一)傳統媒體時期新聞的去謠言化

謠言在早期信息傳播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缺乏統一的大眾媒體時代,由於傳播技術的限制,社會信息依靠有限的抄寫復制與大量的口耳相傳進行復制與傳播。可以說早期的社會新聞,或多或少存在謠言的成分。如法國學者卡普費雷的觀點“謠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傳媒”[1],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謠言甚至是作為信息傳播的基本模式和渠道存在的。

在新聞報道的漫長歷史中,新聞採訪、記錄、調查、攝影等事實核實的專業技術都是相當晚才出現的,而在此之前的新聞實踐很少把“確切的事實”置於最重要的位置。[2]從這個角度來說,早期的謠言恰恰扮演著公眾關心的議題和公眾願意傳播的信息的雙重角色。但隨著近代印刷技術的發展,以報紙為代表的印刷媒體和以報社為代表的大眾媒體機構,成為社會信息中的強勢發布者,經過統一管理下的採訪、編輯和報道的信息很快成為更可信、更准確,也更真實的信息。隨后形成的新聞報道的一系列專業准則,將大量不真實的信息屏蔽在大眾媒體信息之外,在新聞規范制度建立的同時,社會信息實際上經歷了一個快速的去謠言化過程。

傳統媒體時期,大眾媒體的技術特征表現為明顯的媒介機構化,無論報紙、廣播還是電視,社會信息被統合在由報社、出版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大眾媒體機構中,信息的集權化傳播使得社會信息呈現出一種有序並且高度可信的特征。這種特征在最近的100年間逐漸被公眾所接受,新聞與謠言也就在這種媒介環境的規范化變革中逐漸被分離開。在傳統媒體新聞信息中,已經極少見到未經核實的純粹謠言,可以說,近代傳統媒體的快速發展與新聞報道專業標准的建立事實上將謠言從新聞信息中基本剝離了出來,完成了新聞信息的去謠言化過程。

傳統媒體的去謠言化過程,一方面反映出了大眾媒體的出現對社會信息的規范和把關作用,最終整體導致了社會信息真實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將社會信息的傳播分割成了前台和后台兩個部分,前台的信息是經過媒體選擇、把關后的信息,而后台原始狀態的信息,則反過來淹沒在強大的媒體信息傳播聲勢中。謠言也隨著這一過程,在社會信息中逐漸成為游離於媒介信息之外的后台信息,這時的謠言,由於難以被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大眾媒體報道,因而很難在全社會范圍內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二)自媒體時代輿論的謠言化演變

隨著互聯網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信息傳播的主流媒體,網絡媒體的變革也逐漸影響著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在過去的十年間,網絡信息走過了從傳統新聞媒體報道的補充,到與傳統媒體共同參與社會輿論塑造,再到獨立報道新聞、營造輿論,成為傳統媒體信息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媒體逐漸表現出“個人化”的特征,2009年微博的興起幾乎標志著自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而自媒體時代一個顯著的傳播特征就是,網絡自媒體平台中的個人被賦予了傳統媒體媒介機構的核心職能——向公眾發布信息,而個人化的自媒體信息平台,則缺乏一套傳統媒體經過漫長探索才發展而來的新聞報道體制。在自媒體時代快速到來的過程中,互聯網這個涵蓋了我國近一半公民的新興大眾媒體,逐漸去除了傳統媒體機構積極營造的信息發布審核機制。自媒體帶給社會的除了信息發布的快捷、公民話語權的增加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副作用,即社會信息中謠言的回歸。

回顧近年來的重大社會熱點事件,在輿論的生發過程中,來自自媒體平台的個人信息都或多或少地參與其中。在自媒體時代全面到來之前,網絡謠言通常是一起重大社會輿論事件中的部分聲音。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網絡謠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片面特征。第一階段:攻擊政府預報不力,挑撥民眾情緒,進而攻擊社會制度和中央。第二階段:攻擊解放軍救援不及時,要求國際人員進入,企圖利用輿論干擾救災進程。第三階段:散布水污染、余震等各種傳聞,擾亂人心,影響災區救援工作正常組織。[3]這一時期的網絡謠言,雖然借助了互聯網論壇、貼吧、博客等平台散播信息,但由於傳統媒體對社會輿論的強大引導力以及互聯網傳播效率的局限,並沒有造成明顯的社會危害和負面效果。

但近期逐漸產生的網絡謠言,則由過去的社會重大事件轉向對具體事件、具體人的造謠,如“秦火火”在被捕前曾經造謠李雙江之子非親生、攻擊張海迪之妹改國籍、造謠羅援兄弟海外任職、造謠紅十字會強行募捐、造謠動車事故天價賠償等。這些謠言的散布過程都是通過微博關注的方式進行擴散和傳播的,而謠言的捏造過程則顯得簡單直接,帶有明顯的吸引人注意力的特征。

對比微博興起前后網絡謠言的特點可以看出,自媒體時代在賦予公民話語權的同時,也必然放鬆對社會信息真實性的把關權限,在自媒體時代涌現出的諸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實際上將社會信息最活躍的部分推回到了一個“無媒介結構”的時代,而缺乏信息監管核實制度的自媒體平台,則在事實上實現了社會輿論的謠言化演變。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