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1期

論新媒體時代話語引導能力的創新【2】

吳震

2014年01月29日13:43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二、增強快速反應力

在新媒體時代,整個社會已經高度透明化,任何想“捂蓋子”“封消息”“刪帖子”“隱真相”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愚蠢的,也是注定要失敗的,就連回避、拖延、回應不及時也會遭到全社會的唾棄和譴責,更會給話語引導和事情處理造成被動。因此,引導話語走向必須堅持公開透明、及時回應,先聲奪人、以快取勝。結合近年的輿情研判實踐,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提出了“黃金4小時法則”,2011年,武漢大學的沈陽教授在點評“7•23”動車事故的輿情時指出,突發事件的傳播應充分把握“黃金1小時”,進一步強調了快速反應的重要性。

搶佔報道先機,爭取早發聲。網上傳播的消息比電視快,網上發布的東西比報紙全,QQ、MSN、SKYPE比電話更真實,E-mail比傳真更方便……網絡具有天生的“迅捷性”,若不在“快”字上下功夫,就必然喪失引導時機。從“議程設置”的角度看,你不搶在第一時間發聲,讓公眾最先聽到你的聲音,就會有其他聲音來填補,會造成小道消息滿天飛,流言、傳聞泛濫成災,甚至釀成群體性的恐慌和混亂。近年來,因反應遲緩、“慢半拍”而造成被動,導致“信任關系”破裂的例子不勝枚舉,即使后來再費很大的力氣進行解釋,都難以彌補之前造成的“認知裂痕”和由此帶來的公眾的不信任感。當然,因發聲早、佔領報道先機而贏得主動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業界公認的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報道,新華社在地震18分鐘后發布第一條確認地震報道,搶佔了權威輿論引導先機﹔2013年8月針對因《南風窗》雜志刊發的《村官腐敗透視》報道而引發的輿論風暴,河南省省、市兩級黨委、政府和組織、宣傳、公安、檢察快速反應,報媒和官方微博聯合快速發聲、及時回應、持續跟進,使全國網絡輿情迅速扭轉,《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刊文回顧南風窗事件,以《一場網絡聲討的7天逆轉》為題予以報道和贊賞。事實反復証明,早報比晚報好,早說比晚說好,主動說比被動說好,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用新手法佔領新陣地。網絡和手機傳播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是信息的海量性和開放性、空前的強時效性、多媒體的形象性、高度的交互性與易檢性和傳播環境的鮮明個性化。網絡、手機領域作為一個“奇特的社區”,有其自身的“生態系統”。應堅持“網上來網上去”的原則,人在哪裡就把工作做到哪裡,在哪裡出現問題就把問題解決在哪裡。寧波晚報袁志堅撰文指出,媒體微博特別要講究輿論引導的方法,提出了“誠、快、准、軟、聯”的“五字訣”[9],並特別強調最重要的是態度要好,言語要真誠。應積極適應網絡輿情復雜多元多變的特點和網民發聲的習慣,問題集中在哪個地方(網絡空間)就主動在哪個地方去“發聲”,用“網民的話說網上的事”,滾動式報道事實真相和進展,及時辟謠、回應質疑,適時推動議題轉換,真誠維護互信關系,最大限度地爭取網民、爭取群眾。同時,著眼網絡輿論環境是整個社會輿論環境的折射、社會輿論環境與網絡輿論環境密切相關的實際,把佔領新媒體高地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把網下“干得好”與網上“說得好”緊密結合起來,及時把解決網絡輿論所關注的現實問題的思路、做法、成效發到網上,推動網上輿論話題合理轉換,進而贏得網上話語主動權、主導權。

傳統媒體快速跟進。從近年來的實踐來看,微博的時效性明顯高於傳統媒體,大多數輿情事件的第一信息源基本上都是微博。微博等新媒體已經對傳統媒體“輿論源頭”的優勢構成了極大挑戰,成為公眾輿論的助推器和制造者。在這種情勢下,傳統媒體也要想方設法搶佔第一報道先機,並針對微博等新媒體傳遞信息“碎片化”的弱點,在信息的第二落點——可信度上發揮優勢,快速持續跟進,進行細致、集中、深度的新聞報道和輿論引導,努力掌握議程設置的主導權。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天穎撰文:就目前中國總體的傳媒架構而言,基於與政治權威的密切關聯、更充分的報道資源、覆蓋更廣的受眾規模以及較高的可信度,傳統媒體在中國傳媒體系中仍然居於主導地位,新媒體的力量常常需要傳統媒體的報道來“加冕”和肯定。[10]而且,傳統媒體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導話語走向的機制措施,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對引導話語走向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報紙等紙質媒體具有深度解讀、全面報道和“白紙黑字”促人思考、讀后難忘等新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和專長。引導話語走向仍要充分發揮好傳統媒體的功能優勢,進一步提高快速反應力,進一步強化深度解釋力,與新媒體一起設置互動議題,相互借力,聯動發力,最大限度地謀求兩個輿論場的“交集區”“共鳴區”和“共振區”,形成與新媒體“同步發聲”“同頻共振”“協同引導”的強勢輿論,真正打通兩個輿論場,形成報紙和網絡良性互動、同步引導話語走向的新格局。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