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小組訪談中發現,3G手機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影響不僅在消費觀方面,還會影響大學生的事物的判斷。大學生以手機為媒介,通過短信、手機報、手機網絡等方式,相同價值的信息得到不斷的補充與強化,而相反的信息不斷排斥,從而形成嚴重的分離、對抗,影響大學生對事物的整體判斷。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手機中的信息會影響對事物的判斷,認為不會影響判斷的同學僅佔32%。除此之外,劉博在《第三代手機媒體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前瞻及對策思考》一文中提出:隨身攜帶和無線高速互聯的3G手機媒體,將越來越成為其文化滲透的全新介質。據報道,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利用手機這一新興媒體,展開新一輪的文化干預,實現戰爭手段無法達到的戰略目標[2]。
2.3G手機對大學生興趣愛好的影響。手機因其便攜性、移動性、個性化、多媒體融合、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互動性強等特點,以幾乎“病毒式”的方式佔領了大學生的“碎片化”時間。站台旁、公車上、地鐵上、教室、圖書光等公共場所,時常可見低頭使用手機的“拇指一族”。有學者認為,手機通過短信、彩信、手機上網等應用,已經成為一個活生生的掌上世界,手機媒體所體現出來的特征綜合了其他媒體的優勢,可以稱之為“媒體之集大成者” [3]。3G手機以其強大的功能,吸引大學生花費大量時間使用它。根據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常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以及瀏覽信息。(如圖4所示)
筆者在小組訪談中,邀請到70后大學生與90后大學生,互相交流大學期間的課余活動情況。在交流中發現,70后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較為豐富:定期舞會、各項體育運動、郊外遠足、登山、讀書等等,而90后大學生課余活動較少,甚至很多同學沒有課余活動,大部分時間都被手機、電腦所取代。課余活動不僅僅在於培養自身興趣,更多的是在發展興趣的過程中,認識志趣相投的人,從而開拓眼界,同時也提高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在“你是否覺得手機佔用您的課余時間(多指用於拓展興趣的時間)”一題中,45%的同學選擇“有時會”,25%的同學選擇“是”,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手機佔用了他們用於拓展興趣的時間。3G手機對大學生的社會交往,特別是自身興趣這方面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但是有66%的大學生從未採取措施克服依賴手機的習慣。也就是大部分同學還未意識到手機的危害性或者即使意識到卻沒想過採取措施克服,小組訪談中一位同學坦言:“怎麼能沒有手機,我從來沒想過不用手機,這簡直無法想象。”這樣的現象著實令人擔憂。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