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電視科普欄目的生態發展契機
完整的媒介生態系統包括媒介生態因子和環境因素兩方面[2]。從科普欄目的生態系統的外部環境來看,電視科普欄目並不缺乏潛在的受眾群體,相關政策法律也不缺乏支持,而知識經濟時代也亟需電視科普來推動國民科學素養提升。
環境因素並不是制約電視科普欄目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電視科普欄目的經費來源、內容資源、人才資源、渠道資源卻都存在問題。電視科普欄目的外部環境的支持沒有轉化為內部資源的優勢,而內部資源問題在互動中逐漸放大,經費缺乏導致人才缺失,人才缺失導致內容缺乏,內容缺乏進一步壓縮渠道,渠道壓縮影響收視率,導致資源鏈條的惡性循環。從根本上說,電視科普欄目的生態失衡是媒介生態因子間的失衡。在當今市場化的媒介環境下,單純依靠外部政令和資金扶持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電視科普欄目邊緣化的問題。這需要通過改善電視科普欄目滯后的媒介互動關系,整合和利用相關媒介資源,實現自身資源鏈條的良性循環。而隨著媒介融合的推進,電視媒介在與網絡新媒介的不斷互動過程中,自身的生態系統發生著新的變化。
(一)電視與網絡的內容融合
隨著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的進一步融合,越來越多的電視內容依靠網絡媒體進行播放。據統計,除國家級網絡電視台CNTV、城市聯合網絡電視台CUTV外,已有安徽、湖南、浙江、江蘇、上海、四川等網絡電視台建成並運營。並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受眾可通過小型便攜式多媒體終端、平板電腦、筆記本、手機等終端收看。
(二)電視與網絡的技術融合
技術的融合也改變著電視的形態,數字電視、網絡電視的出現,極大了擴充了節目的容量,也在逐漸改變著電視傳播的傳統方式,使收看權轉移到受眾。數字化、網絡化導致巨量頻道資源的釋放,原來建立在頻道稀缺,高度集中基礎上的運作體系將將會無法適用,而與之相配套的內容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也需重新調整[3]。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