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2期

在團結協作中發展新聞傳播教育——訪四川大學教授邱沛篁【2】

陳娜

2014年02月25日14:55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我在校報工作了19年”

1960年,邱沛篁從四川大學中文系提前畢業,被分配到了四川大學校報擔任記者、編輯。“我是提前畢業的,我們那一屆的本科學制改為五年,因為上一屆還是四年學制,所以到我們四年級的時候就出現了沒有畢業生的情況。而學校那時候又需要干部,所以就選擇了一些優秀的本科生提前畢業。這在我們那時被稱為‘吃青’。”邱沛篁接著說,“我們當時不興個人選擇,是學校決定把我留下來的。當時提前畢業的包括我一共有三個學生,我留在了學校黨委宣傳部,另外一位同學到了成都日報,還有一位同學去了省文聯。”

就這樣,21歲的邱沛篁開始了真正的職業採編人生,從1960年留任到1979年調離,校報工作的經歷為他其后的學術生涯做了重要的鋪墊。“我在校報工作了19年,校報可以說成了我另一個更加豐富的大學校與課堂。第一,在校報編輯工作中,我深刻地學習與體會到從事新聞工作堅持黨性原則、真實性原則的重要性﹔第二,在校報採訪工作中,我有幸採訪了校內外許多著名學者、專家、教授和普通師生員工,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第三,在校報工作中,我們還承擔了對外報道和宣傳川大的任務,在校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成立了對外報道組,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四川日報》《成都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從而得到了更多的新聞業務學習機會﹔第四,校報工作使我與黨委宣傳部、校報編輯部的同志們結下了深厚情誼﹔第五,我們成立了學生通訊組、採訪組、秘書組等,讓學生為辦好校報做貢獻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和社會工作能力。”

實際上,19年的校報經歷,帶給邱沛篁的還遠遠不止這些,嫻熟的採寫經驗與頻繁的業界往來其實更深層次地打開了邱沛篁的工作理念與思路,並對他日后的新聞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他所言,“這19年的採寫經驗對我搞新聞教育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為什麼后來川大的新聞教育模式改革能夠先后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這與我在這19年的新聞實踐中積累了經驗,跟業界、政界都建立了很自然、很友好的關系有關”。

不僅如此,在調離校報轉為一名新聞專業教師之后,邱沛篁依舊保持著記者的本色。“1981年,四川大學新聞專業正式開課,我主講新聞採訪課,當了老師我也不忘自己還是記者,並把新聞實踐看作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新聞教育工作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內容與途徑。”邱沛篁繼續說道,“1979年7月,我有幸在北京採訪了著名作家茅盾,發表了通訊《手澆桃李千行綠》。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我在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進修學習期間,7次登門到著名作家巴金家裡採訪,發表了《金秋時節訪巴金》《巴金談文明》《三訪巴金談體會》等專訪與文章。1981年6月,我又受《文學報》委托專程到廣州採訪了著名作家秦牧,發表了《花城訪秦牧》的通訊。”不僅如此,唐弢、牛群、魏明倫、倪萍、謝晉等文學藝術界的名人都曾接受過邱沛篁的專訪,在他的實踐生涯中,這些經歷已然傳為佳話。

同時,在各種教學、科研活動中,隻要有機會,邱沛篁就會把自己親歷的事情、見聞、故事採寫並報道出來,先后發表了《二進中南海》《聚會新華社》《眉山新貌》《莫斯科掠影》《澳大利亞見聞》等文章。他說:“正是在這些難得的新聞實踐活動中,我從被採訪者身上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知識和素材,從許許多多的地方和事件中受到寶貴的文化熏陶與感染,並得到終身受益的教育與鼓舞,進一步嘗到了新聞實踐的甜頭。”

對新聞工作的熱愛,讓邱沛篁有著樂此不疲的勁頭與動力,在教師與記者的雙重身份中游刃有余地行走。豐厚的新聞採寫經歷,又讓邱沛篁充滿了樂於分享的自信與激情,在勤勉與鑽研的工作風格中開拓探索,不止步、不守舊。毫無疑問,這種積極實干的精神既受益於他的過去,也將施益於他的未來。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