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3期

論我國國家傳播范式的戰略轉型

——從宣傳走向傳播,從傳播走向修辭

陳汝東

2014年03月04日14:0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我國的新聞報道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宣傳范式。這種范式遍布各個傳播領域,影響並制約著新聞傳播及其效果。綜括這種宣傳范式,分析其表現形態、成因,探討其利弊得失以及改善策略,對改善中國的新聞傳播效率,十分必要。本文以模范人物新聞報道為分析點,綜括了新中國的主要新聞宣傳范式,提出了在全球網絡傳播環境下的國家傳播轉型戰略。本文認為,以政黨和政府意志為先導,以黨政權勢為說服前提,採用“犧牲生命”、“自我摧殘”、“拋棄親情”、“過度情緒化”等極端化敘事方式,構成了我國政治宣傳范式的重要特點。轉變和改善傳播體制,建立以公共信息服務為指向的國家媒體,建構新的傳播秩序,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傳播隊伍,培育成熟的傳播市場,實現國家傳播范式從宣傳到傳播,從傳播到修辭的轉型,已成為中國國家傳播范式轉型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政黨宣傳﹔國家傳播﹔國家修辭﹔模式轉型

在長期的傳播實踐中,新中國的國家傳播尤其是新聞傳播逐漸形成了一種“模式”。這種傳播模式體現在政治、新聞、文化等各種大眾傳播領域中,並影響和制約著國家傳播的內外效果。人們通常把它概括為一種僵化的政治宣傳模式,一種國家八股形式。在數字媒介和全球傳播環境下,中國的政黨已經認識到,該宣傳模式已不能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傳播的需要,亟待轉型。近年來,中宣部等推行的“走轉改”活動和中央頒布的改文風等八項規定。這些實際上就是在力圖扭轉這種僵化的宣傳模式[1]。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也強調,要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2013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國家話語體系建設,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2]”這些表明了黨和政府都在力圖使我國的國家傳播適應數字傳播趨勢、建構新傳播范式的努力。

因此,綜括我國新聞傳播的國家宣傳模式,分析其表現形態、成因,闡釋其面臨的各種挑戰,探討其利弊得失以及改善策略,不僅對推動我國新聞傳播體制的完善和傳播觀念的轉型,改善黨政、新聞、文化等領域的傳播效率,而且對改善社會風氣,提高人際傳播的效率,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新聞宣傳的范式性

新媒介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給人類傳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這種變化尤其明顯。新的傳播媒介、傳播環境、傳播觀念、傳播方式、傳播方法,不僅實現了人們時空觀念的轉變,也對人們的思維方式乃至信息消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它促使人們對許多既有的社會現象進行重新思考,這包括以計劃經濟體制和傳統媒介環境為背景的宣傳現象。

比如某報刊登了一篇題為“鄉鎮女書記患癌症后堅持工作 為忍病痛摁斷肋骨”的模范人物報道。該新聞在題頭寫道:“鄉鎮女書記患癌症后堅持工作 為忍病痛摁斷肋骨”,並列出模范人物的三項事跡:“為了堅持工作,她把患癌症說成感冒﹔怕人看到傷口,三伏天穿高領衣服﹔瞞病4年多,她摁斷了一根鎖骨和肋骨。”正文則詳細記述了該書記的上述事跡[3]。

顯然,在以計劃經濟為主的傳統媒體時代,這種報道的宣傳效果是正向的,會產生預期的宣傳效果,因為除了黨和政府的媒體之外,沒有網絡等社交媒體,人們難以接觸其他信息來源。但是,到了數字媒介時代,人們恐怕不願相信,也不會認同所宣傳的模范人物,甚至干脆忽略這類信息,轉向其他網絡媒體尋找其所需的信息。報道中的人物或事跡,或許具有某種真實性,但在許多人看來,罹患癌症有生命危險,需要忍受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這是非常痛苦的事,難以成為被效仿的楷模。生活的目標是幸福,這樣的“模范”不應成為社會所追求的目標,盡管主人公的目的是為了他人的幸福,具有一定的精神感召力。盡管如此,這類報道卻一直延續了數十年,且已成為一種范式。該報道折射出了記者、媒體的新聞價值觀和敘事推理邏輯:隻有摧殘自己的人才足以打動受眾,才足以稱得上模范,才會被世人效仿。

在網絡時代,新聞傳播具有全球性。針對外國受眾,該報道恐怕還會引發其他的疑問或困惑。既然書記患癌症,如果她真正為工作好,就應該去治療,讓年輕有為、身強力壯的人來接替她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帶病繼續堅持。這位模范依靠自我折磨,“摁斷了自己一根鎖骨和肋骨”,受眾有理由懷疑當事人是否有精神問題,是否有正常的理性,因為這種方法並不能真正祛疼。此外,受眾也有理由懷疑中國的醫療條件甚至人權狀況。一個政府官員得了病,都還得帶病堅持工作,不得不用非理性的方法祛痛,難道沒有醫保,沒有藥物醫治嗎?這種情況表明,在中國,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得不到保障。

從新聞敘事結構看,該記者的推理邏輯也存在問題。在記者看來,恐怕隻有犧牲甚至遭受生命危難的人才具有說服力,才容易被受眾認可﹔隻有拋棄親情,自我摧殘,才能感動受眾﹔隻有帶病堅持工作,才是敬業﹔隻有掩飾自己的痛苦,不說實話,才更能體現模范人物的高尚精神。顯然,這種推理是缺乏受眾基礎的,也是違背常理的,普通人難以效仿。但是,鑒於中國新聞體制的特點,媒體作為黨和國家的喉舌,是和政治宣傳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種做法背后的邏輯就是:宣傳包括新聞,新聞就是宣傳。嚴格說,這是不符合新聞的本質特性的。到了數字媒介時代,“存在即真理”的傳統,已面臨嚴峻的挑戰,因為公眾知道,新聞是靠事實說話的。如果新聞記者直接站出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媒體出來說話表明自己的態度,新聞就失去了中立性,也就成了政治宣傳,媒體也就降低了自身的信度。

事實上,在我國,上述新聞報道屢見不鮮,它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傳統,一種國家傳播模式,不僅在政治傳播中,而且反映到了各種傳播類型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國的建立乃至以前。在革命年代,政治宣傳、政治口號,帶有強烈的政治感情,容易引起受眾共鳴,對調動受眾情緒,激發革命熱情,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當時的新聞傳播中,記者站出來抒情,表達各種政治立場,屢見不鮮,並且成為一種風尚,一種傳統。到了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后,這種宣傳傳統被固化下來。比如20世紀50年代魏巍所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我感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朋友!你已經知道了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領袖,請再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吧,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4]”在這裡,新聞被作為報告文學來寫,具有新聞和文學創作的雙重性,因此,記者採用了抒情、主觀猜測等方法。從專業角度看,在新聞傳播中,這是不允許的,但是,在有些所謂的“特稿”、“深度報道”中,這些卻很常見。

再如,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青年報》曾刊登過一篇報告文學性的長篇通訊《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在報道中,記者站到前台說話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用文學修辭手法:“六十一個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千支注射劑,非得空運!……不僅僅是我們的這些筑路民工,不,十二萬平陸人,不,六億五千萬中國人,人人心裡都燃著一團烈火,這團烈火越燒越旺:對黨和毛主席的深沉熱愛,化做無窮無盡的力量,人們正在用它加速建設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干勁沖天地、高速度地建設她吧,這是咱們的靠山,這是咱們永遠幸福的保証![5]”此處,記者直接表達訴求,把新聞稿寫成了散文或政論文,模糊了新聞報道與論說文的區別。

模范人物報道是我國新聞報道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新中國的模范人物報道已形成了一種固定的宣傳范式,且蔓延到了其他政治類傳播中,成為一種具有國家性質的傳播程式,一種“國家八股”[6]。毫無疑問,這種范式在新中國的社會建設特別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政黨和國家意志的實現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廣泛應用。但是,也產生了一些副作用,遭到了受眾的“吐槽”,受到嘲諷。比如,有的網民就概括為:“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治傳播中的官話套話等八股現象。

此外,還有網民總結出了災難新聞報道的格式:“事故發生后,×××高度重視,×××做出指示,×××做出批示,要求不惜×××搜救×××人員,……當晚趕到事故現場指揮搜救,並決定啟動××預案,接著連夜趕往×××看望傷員,……目前,現場搜救工作仍在緊張有序進行中,廣大×××情緒穩定……。×××工作取得全面勝利,涌現出一大批×××集體和×××個人……”這形象地諷刺了我國新聞宣傳中的“假大空”等八股現象。這些程式化報道,無視受眾的社會階層、心理特點、信息需求等差異,無視受眾的民族、國別等差異,一味地從領導者的主觀願望出發,進行程式化的信息結構設計。其傳播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