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3期

淺析柴靜新聞專題節目的人文根脈【3】

黃楚筠

2014年03月04日17:15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新聞採訪的人文交流

在柴靜眼中,“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新聞採訪的人文交流就是讓採訪者與受訪者都置身於對方立場上,感受對方經歷的事,而不是急著去評判別人,彼此以更加沉靜的方式坦然面對,從而呈現出更多事實。

新聞採訪的基礎是傳播符號的參與,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充滿人文關懷和富有人情味的符號是人文交流實現的前提。柴靜的語言溫婉細膩,有一種對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雙城的創傷》是關於幾名兒童連續服毒事件,柴靜幾乎都是用極低的氣聲採訪,似乎生怕這種觸摸傷痛的採訪會驚擾了孩子們已經平靜的心靈。非語言符號主要是體態語言,柴靜總會在採訪中帶一些自然或有意的動作,在《雙城》中,柴靜與小楊在教室交談,小楊背對鏡頭趴在課桌上,柴靜側對鏡頭,同樣趴在課桌上,用手托著腮,關切地看著小楊詢問,“這一動作恰當地體現了記者與小楊交談時的謹慎小心及善意與真誠。[3]”她面對的是一群曾經試圖服毒自殺的孩子,他們言語甚少,心思難以敞開。這時,女性記者在體態語言上所體現出的“關懷感”對於取得孩子的信任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傳播符號參與的前提下,符號互動得以流通,其人文化的特色在於記者善於理解他人,善於傾聽,善於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表現在傳播方式上就是更善於與對方建立對等關系,經常性地表達對他人的支持和肯定,對對方的處境和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比如在《以生命的名義》中柴靜與一對同性戀者的對話:

小江:特別是《我願意》這首歌,然后打電話的時候我經常叫他在電話裡唱給我聽。

柴靜:你為什麼特別喜歡他唱這首歌,你覺得這首歌傳達的是什麼?

小楊:好像那種為你可以放棄一切的那種感覺,當時我是專門去學的。

柴靜:真的嗎?你還記得不記得,能不能唱一小段?

小楊:(唱歌)

從以上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作為女性的柴靜,以尊重的態度,柔和的語氣,為採訪對象營造了一種寬鬆的環境,使他們以一種輕鬆的心態來面對採訪,從而更真實地吐露自己的心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作為同性戀者的被訪對象的心理壓力[4]。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