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裡掙脫”——人文根脈的培植意義
人文根脈盡管存在兩難的矛盾,但作為一種善,一種美,一種文化底蘊,一種職業理念,對於它的培植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在行走黑暗中發現人性亮光走向平衡。新聞中更多的是負面報道,記者更多接觸的是社會的黑暗面。但黑暗的深處其實都有光亮,這個世界就是在兩種力量的此消彼漲中向前發展的,越是黑暗的地方,越是能看到閃光的東西,那是情懷和人性的力量。對柴靜而言這種力量是“肯定人生,肯定人性,甚至是一種治療”。當記者認識到這點,就能夠保持內心的平衡。
在理解事物中打破成見模式走向真實。人們常常有意無意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柴靜在書中說,是採訪中那些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那些打動人心的故事,將她原本堅硬的成見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中睜開眼,才能看見。做新聞的前提是寬容,而寬容的前提是理解,把一個人送回到她的生活位置和起點,才能了解和理解,隻有不把這個人孤立和開除出去,才能看清這個事件對時代生活的意義。
在參與世界中消融記者自我走向客觀。記者是一個觀察人的職業,這個位置上的人永遠處在一個主動的位置,一個不動聲色的殼裡,懷揣著正義想去影響別人,然而人們是不會為有目的的影響改變的。隻有當記者真切地關心新聞中的人,更加融入事件中去,記者主體身份才會日益淡化,這種“忘我”,推動著新聞實現真正的客觀,真正的客觀不是摒棄感情的介入,而是對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沖突的感受自會相互克制,達到平衡,呈現出“客觀”的結果,露出世界的本來面目。(作者系中南大學文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主要從事廣播電視新聞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曹愛民.新時期“新聞人文關懷”的多視角透析[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8(6).
[2] 柴靜.看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 張家齊.論節目主持人的記者意識——以邁克?華萊士和柴靜為例[J].電影畫刊,2011(4).
[4] 劉婷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析央視《新聞調查》主持人柴靜的話語風格[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8(2).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