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3期

中韓電視劇產業的差異

熊忠輝

2014年06月10日11:1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摘要】認識數量規模巨大但價值稀釋的中國電視劇產業,與量少質優的韓國電視劇產業之間的差異,在電視劇作為文化輸出的重要產品類型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電視劇產業整體優勢、生產層面、價值層面、政策層面等方面闡述中韓兩國電視劇產業的差異性,探討中國電視劇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關鍵詞】 韓劇﹔中國電視劇﹔電視劇產業﹔產業鏈﹔政策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今年在中國大熱,一時間,劇中主角都教授成為中國觀眾口邊、中國媒體版面的流行詞。這部繼《人魚小姐》、《大長今》等劇之后再掀收視熱潮的韓劇,除了吸引觀眾的目光之外,也使觀眾把口水潑向了中國電視劇。自2000年起,中國電視劇年產量過萬集,且每年以數百集的速度增長,竟不敵(這只是表面的判斷,下文將以數據說話)年產量2千集的韓劇,總體表現為題材匱乏質量低下收視低迷。當然,低迷也只是表面感覺,是被攤薄的平均量,其實,中國也不乏好劇,但面對龐大的生產量,好劇的價值被稀釋了。

問題正在於此,一個數量規模巨大但價值稀釋的電視劇產業,與韓劇產業相比,是否算得上具有優勢。這種產業方面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哪裡,如何認識背后的原因?在影視劇越來越成為文化輸出的重要產品類型的當下,認識中韓電視劇產業整體差異,顯得尤為迫切。

一、電視劇產業整體優勢的判斷

中國電視劇生產數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也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電視劇生產企業。就目前大多數國家來說,不論是出於文化保護,還是生產組織的本土化,電視劇依然以本土性消費為主。這種內生需求正面臨互聯網傳播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外來替代品正在進入。這也意味著,電視劇消費的內生增長正在放緩,電視劇產業的全球化趨勢有所增強。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電視劇產業的整體優勢,關鍵看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分工地位,而不單單看它是否能滿足本地區的內生增長。

在世界范圍內,對電視劇產業的整體優勢判斷基於以下幾點:(1)是否比其他相競爭的同類產業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機會成本,比如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價格低、質量高﹔(2)是否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營銷能力,更好地利用現有資源,產品有更好的銷路﹔(3)是否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有沒有定價能力﹔(4)是否形成產業集群(不是數量規模),或者完整的產業鏈,產生很強的外部規模經濟。

目前,美劇在全球電視劇市場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特別是在歐洲市場。2011年,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總出口額是143億美元,暢銷100多個國家。2012年,英國電視節目全球出口額達到20.35億美元,市場主要在美國、澳大利亞、北歐。韓劇市場以亞洲為核心,覆蓋亞洲、美洲、歐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韓劇出口額僅為800萬美元,2011年達到了1.58億美元。2011年日本輸出的電視內容總額為63.6億日元(約6200萬美元)。

根據原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到2011年的中國電視劇全年進出口總額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在電視劇出口方面一直呈現貿易逆差,相比歐美、日韓等電視劇出口強國一直相形見絀。2008年,我國電視劇出口總額僅為7524.95萬元,這個數字僅僅與韓劇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基本持平。中國大陸是繼日本和中國台灣之后的韓劇第三出口地,佔總出口額的10%左右。近幾年來,中國電視劇海外銷售量下降趨勢明顯,海外銷售總額僅佔全部銷售總額的5%左右,而且售價與美劇、日韓劇相比,相對低廉。除了出口貿易額與其他電視劇出口強國存在明顯差距外,我國電視劇的出口范圍也非常有限,主要在非洲和東南亞,僅東南亞地區的銷售量就佔據了全部出口份額的2/3,打入國際市場的電視劇精品鳳毛麟角。這直接導致了其傳播力與影響力都非常有限。

由此可見,中國電視劇產業在世界市場上的分工能力還比較弱,生產成本高、營銷能力低、國際市場佔有率低、外部性差。

二、生產層面:制作團隊的專業化程度

產業是由具體的企業組成的,產業優勢實際上是每個個體企業生產經營優勢的集合。對於電視劇生產企業來說,衡量其專業與否,主要是看生產什麼和怎麼組織生產,生產組織方式又是產業化的核心。專業化程度越高,相對成本就越低,資源利用率就越高,適應市場的能力就越強。

20世紀90年代,韓國開始推行文化立國戰略,並配以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這一時期,很多韓國留學生從國外學成歸來,並帶著先進的制作理念投入到韓劇制作中。《藍色生死戀》和《冬季戀歌》的導演尹錫湖曾說,從事電視劇生產的人員大都受過專業教育,對工作十分敬業。無論是前期劇本創作、中期拍攝、后期制作,還是市場宣傳、關聯營銷,都有專門的團隊進行規劃和執行,盡量做到盡善盡美。而中國能夠擁有專業型團隊的,除了華策等少數幾家電視劇專業生產商外,絕大多數電視劇生產企業幾乎是“游擊隊”,缺乏各類專業人員。

在制作方式上,韓劇一般採取“邊寫、邊拍、邊播”的動態機制,這有別於中國電視劇的生產。“邊寫、邊拍、邊播”是由韓國與中國不一樣的播出方式決定的。韓國主流電視台每個台每周播出電視劇30集左右,主要包括每日連續劇、周末連續劇兩類。每日連續劇是在每周一至周五播出的電視劇,周末連續劇是在周六、周日兩天內連續播出的電視劇,很少像中國一周七天連播一部劇。這樣的播出方式,為電視劇實現“邊寫、邊拍、邊播”提供了時間保障。韓劇制作之初,並不確定劇集和劇情的發展,在播出期間,編劇會根據觀眾的收視反應來設計下一步情節的進展。觀眾歡迎,故事就一直發展下去,一旦觀眾對故事失去興趣,電視劇就會及時打住。比如《女人天下》最初計劃拍攝50集,由於受歡迎,最終拍攝了150集。中國電視劇制作採取相對靜態和分立的環節斷裂機制,需要先有劇本才進入拍攝階段,可謂“劇本先行”。首先有人撰寫好完整的劇本,然后進入相對封閉的拍攝,拍攝結束后送審,送審通過后再銷售和播出。這樣一來,劇的好壞更多依賴於編劇和導演的經驗和水准,以及演員的表演,而與觀眾好惡無法形成實時互動。

在韓劇制作體系中,編劇處於核心地位。韓劇生產制作雖然也實行明星制,但編劇才是劇組的靈魂。一般情況下,導演、制片人要聽從編劇的意見,編劇要介入演員的挑選,編劇的進度決定著電視劇的拍攝進度。這一點與中國大為不同。中國電視劇需要編劇先構思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然后把這個故事編寫成劇本,最后導演與編劇對劇本進行完善之后,才進入拍攝階段,一旦進入拍攝,編劇的使命基本結束。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不少劇本編寫已經呈現出“分包”制。某一個知名編劇成立工作室承擔編劇工作,或在一部劇的編寫工作中牽頭,但劇本往往被分拆成幾個部分,由一些不知名的人員分頭編寫。這樣就可以縮短編劇時間,知名編劇甚至成為“工頭”。其劇本質量往往不穩定,究其因,就是編劇缺乏被認同感和責任感。

當然,韓國“邊寫、邊拍、邊播”的電視劇生產傳播體制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韓國《廣播法》裡沒有規定專門的審查機構與審查環節,各電視台對播出的節目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和控制權。盡管如此,各電視台為避免出現嚴重問題,都設有相應的內部審查機制,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和干擾節目的正常播出。這一點與中國“制播分離”的電視劇生產傳播體制之外,還設立嚴格的資質審查、題材規劃、發行許可証審查等也有很大的不同。

三、價值層面:產業鏈管理的完整性

中國有數量規模巨大的電視劇生產企業,劇集生產量也穩居世界之首。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就如同叉開手指去應對握緊的拳頭。這裡說的手指和拳頭,就是產業的分散度問題,是核心企業的產業鏈管理能力問題。在互聯網和傳播全球化時代,許多企業都面臨著垂直一體化的縱向整合和橫向協同的產業鏈整合問題。產業鏈整合是產業鏈環節中的某個主導企業通過調整、優化相關企業關系使其協同行動,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過程。一個企業向全產業鏈發展,並不一定是僅從成本利益出發,而多數是從價值出發,為了吸引消費者。

在電視劇產業鏈條中,電視劇制作機構至關重要,企業對產業鏈的整合程度,可以提升個體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競爭優勢,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電視劇在滿足內生增長需求的同時追求外部經濟增長。

韓國國內電視劇市場交易規模非常有限,一般情況下,主流電視台不播其他電視台制作的電視劇,電視台投資生產制作電視劇的首要目的,是為在自己的電視台網播出,通過收視率來賺取廣告市場份額﹔其次是拿到國際市場進行交易,賺取外匯收入。目前,韓國的電視劇制作主要壟斷在三大媒介集團KBS、SBS、MBC 手中,與美國的電視產業格局類似(均由五大電視網制作),韓國的內容制作商與電視網也是融為一體。

韓劇一直奉行“制播合一”的管理體制,一是韓國廣電業管理體制所致,二是生產制作電視劇可以讓電視台獲得一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有受眾市場。體制與經濟兩方面的因素致使電視劇一直被電視台及其下屬公司所壟斷,獨立制片商插手電視劇制作的可能性比較小。韓國三大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大多由下屬的影視制作公司制作,電視台與制作公司兩者之間是定購關系。根據預算,電視台事先要付給影視制作公司整個拍攝資金的35%—45%,所以制作公司一般沒有資金壓力,就想把劇本做好,以便電視台來定購。

產業鏈整合幾乎涉及到電視劇生產的各個環節,縱向聚合與橫向協同已經不容易區分開來。韓國政府在相關法律中規定,影視制作公司不能獲得15%以上的利潤,目的是鼓勵影視制作公司開發下游產品,公司把靠產品(電視劇)賺來的錢用於廣告、市場推廣、時尚產品、影視衍生產品等綜合開發。另外,按照規定,公司不只是制作影視,還承擔演藝人才培養、包裝、廣告、演唱會、影視衍生品的開發等業務,這樣韓劇的知識產權就集中在制片人手裡,制片人有權把除劇作以外的各種衍生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因此,在某種意義上,韓劇並不僅僅是電視劇,與之相關的旅游、服裝、化妝品、手機、醫藥、餐飲、美容等行業,都可以借此機會走向國際市場,開拓海外空間。

與韓國“制播合一”不同,中國電視劇產業主要是採取“制播分離”模式。電視劇生產主要是由專業公司負責,盡管部分電視台已經介入電視劇的生產(獨立制作或聯合制作不同程度存在),但大多數電視台只是播出平台。這種制作和播出相對分離的方式,使得生產企業往往是先悶著頭制作,然后再找電視台尤其是一線衛視去銷售。電視台則憑借播出平台優勢,成立專門的購劇部門,幾乎是坐等貨源、強行議價,風險降到了最低,而利益卻相當可觀。

筆者研究發現,隻有經濟較為發達的幾個地區的電視台成立了影視生產公司,但公司幾乎沒有自己的編劇和演員。演藝人員的培訓主要由演藝經紀公司操持,這些演藝經紀公司又和影視業務緊密關聯。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准高級公司和高端公司, 90%集中在北京,90%是民營。省級電視台基本沒有自己的經紀公司和簽約影視藝人,也沒有創新演藝人員經營模式。此外,在演員、編劇等電視劇資源的持有方面,影視制作機構也大都是“分離”的,一線明星和知名編劇的歸屬十分復雜,但總體上不屬於電視台或制作機構。目前,隻有華策影視致力於打造綜合性傳媒集團,希望通過打造影視劇、藝人、衍生品產業鏈,不斷提高集團的競爭力和整合效益。

總體看,中國電視劇生產受制於一線演員或者演藝經紀公司,許多劇目的生產計劃和質量,電視台把控起來都比較被動。而另一方面,演藝經紀公司或者電視劇生產機構先生產,再去找播出平台銷售,對下游環節的黏合能力也降低。於是,中國電視劇出現了比較多的鬆散式協作,就是實力電視台和實力公司就具體的劇目進行聯合制作,或者幾家電視台聯合購劇播出。生產機構和電視台與受眾市場都難以實現實時互動,導致生產和播出環節價值偏離。

這種資源復雜分立的情形,導致電視劇產業鏈的價值很不穩定,投入產出比嚴重低弱,甚至出現環節斷裂。比如,成立不久的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130多家制作企業抱團,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加強電視劇節目制作業與電視劇節目傳播機構的聯絡和溝通。我國每年投入到電視劇上的資金有50個億,但創造的產值還不到17個億,有一半的錢不知去向。從觀眾的角度看,他們同樣不買賬——30多家省級衛視,每晚隻有不到10部的電視劇可供選擇,這其中還有4—5家題材大同小異。

四、政策層面:宏觀調控管理的合理性

回顧韓劇近16年的出口歷史,其發展速度驚人:1997年,韓國文化產業首次取得500萬美元的出口額,2005年韓國文化產業出口達2.68億美元,2007年增至4.48億美元,2010年更是上升到6.37億美元。2011年的出口規模達到7.94億美元,同1997年相比,14年時間猛增近160倍。這樣的外部規模經濟,除了整個電視劇生產行業的專業努力之外,還有一條清晰的路徑,即國家在適當的時機實施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和企業策略,最終促進實現了文化立國與文化輸出。

韓國政府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倡導者,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韓國政府清楚認識到,無論是獲得信息的動力,還是拓展產業鏈的長度,處於市場第一線的企業更具有優勢。為此,韓國政府並不是大包大攬,而是注意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律,調動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可以說,韓國文化產業成功發展的深層次因素之一,正是處理好了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把政府的推動因素放在了合理的位置上。在支持發展影視劇等文化產業方面,韓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放寬”,即政府放寬對文化產業的規制。1998年,韓國宣布以電影分級審查制度取代此前的電影剪閱制度。放寬規制后,電影電視劇題材大大放寬,電影人獲得巨大的創作自由,創作熱情高漲,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寬鬆的外部環境。

二是“扶持”,即政府出台大量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首先是文化產業專門人才的培養。2002—2005年,政府投入2000多億韓元,重點培養電影、卡通、游戲、廣播電視等產業的高級人才。近年來陸續建設了漢城游戲學院、全州文化產業大學、大邱文化開發中心、網絡信息學院、傳統文化學校等。截至2010年,韓國高校開設的文化產業相關專業達到900多個。國家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韓國設立了文藝振興基金、文化產業振興基金、信息化促進基金、電影振興基金、出版基金等多種專項基金扶持文化產業發展。韓國政府還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早在2000年,韓國政府為促進文化產品出口,專門成立了影音分軌公司,對韓文翻譯為外語和產品制作的費用幾乎給予全額補助,開始了開拓國際市場的強大攻勢。2001年,韓國政府成立了文化產業振興院,每年該院可得到政府資助5000萬美元。目前該院已經在中、日、美、英等國設立了辦事處,建成橫跨亞、歐和北美主要市場的聯絡體系。另外,韓國對電視劇出口免稅,出口電視劇的利潤由電視台和制作公司五五分成,還設立出口獎勵制度,構筑海外營銷網。這些開拓國際市場的措施極為有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與韓國相比,無論是政策規制還是專門扶持,中國電視劇的管理政策都亟待調整。政府管理應尊重電視劇產業發展的規律。比如,對題材的管理慎用一刀切的方式。制定政策引導電視劇產業結構的調整,對電視劇的生產和播出環節進行限制性保護。

五、余論:中國電視劇產業亟需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直接決定了對社會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結構,從而間接決定了可供選擇的消費范圍。判斷一個產業結構是否合理,通常要檢視產業結構與消費意願的吻合程度、產業結構與需求結構的動態性、產業結構與生產要素的匹配性等。由產業結構決定的產品或服務結構與社會消費意願的吻合程度是判斷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重要標准。社會的消費意願很難測量,判斷產品或服務結構與社會消費意願的吻合程度並不容易,一個簡單的替代辦法是,觀測最終消費產品和服務中是否存在短缺和過剩產品及服務,從而間接地判斷產品和服務對消費意願的滿足程度。需求結構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觀念轉變也在不斷變化,要求產業結構對需求結構不僅僅是靜態適應,而且能夠動態地跟蹤消費結構的變化,這種適應消費結構變化的快速應變能力,應該作為評價產業結構合理性的重要指標。生產是溝通社會大眾消費和各種生產要素(包括社會資源、人力資源等)的重要環節,要求作為生產重要實現形式的產業結構,在適應社會大眾需求結構的同時,必須與各種生產要素很好地匹配。

如此看來,在滿足消費者意願、適應消費結構變化、科學利用生產要素這三個方面,中國電視劇產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總體看,政府鼓勵發展影視產業的方向是正確的,但在規制較嚴苛、扶持不到位的形勢下,中國電視劇產業極容易出現簡單的重復投資。其結果是,各個地區除了注冊有數量不等的影視公司或者創設名義上的文化產業園區外,並沒有形成多少比較優勢,當然也難以在電視劇生產領域進行合理分工。相反,它們將投入都集中在了相似的(看起來安全的)產業和產品群中,比如各省紛紛建設影視基地、電視劇題材雷同,這就致使不同地區間產業結構趨同,不同的電視生產機構的產品趨同。重復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及低利用率都表明,中國電視劇產業在資源分配上效率低下。

改變這種現狀,不僅要制定政策以降低資本層面的內部經濟方面的損失,即盡快阻止電視劇生產的投入產出失衡,更要通過政策引導以勞動力因素為核心的外部規模經濟走上正軌,即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本文是2013年江蘇社科基金課題《江蘇電視劇產業發展研究》(項目號13YSD033)階段性成果之一。)

(熊忠輝: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副教授、博導)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