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4年第3期

典型報道:對真實生活的“選擇”

袁丁

2014年06月10日14:10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創優要有好題材,雖然好題材的來源各不相同,有“撞上”的,有“搶到”的,還有“撿來”的,但它們卻有共同的特性——真實記錄生活,倡導時代的主旋律。在第23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名單中,廣播專題《選擇》榮獲一等獎。在這個榜單中,關於北京“7·21”特大暴雨題材的獲獎作品就有4件,說明《選擇》選准了題材,也趕上了“時運”。作為主創之一,我在採寫過程中也對新聞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題材深處“淘金”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發生時,京港澳高速南崗窪段東側積水特別嚴重。當天,北京市豐台區河西再生水廠項目的60多位江蘇鹽城籍的民工兄弟不顧個人安危,見義勇為,出手相助,從大雨中救出了100多位北京市民,一夜之間成為首都乃至全國的“新聞人物”。隨后,由於新聞密集報道,崔永元、韓紅等名人請他們吃飯表達謝意,社會捐助源源不斷,讓這個長期處於社會弱勢的群體因“名人泡沫”迷失自我:有人夸大救人事實﹔有人主動聯系媒體採訪﹔有人干脆不出工等著“送錢來”……但很快他們又自我修正:在召開工地大會達成共識后,民工兄弟作出了“拒絕任何形式的物質捐助,請代表團隊轉贈災區或者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的決定。《選擇》圍繞民工兄弟從“舍己救人”到“自覺律己”的心理變化展開,著力記錄他們從渴望社會尊重到自省自重的心路歷程,正像作品片花所示“一個月來兩次選擇,一個擔著生死,一個牽扯人生”。《選擇》凸顯新生代民工群體自我意識的蘇醒,傳遞了社會文明進步的聲音。

二、動態中“抓時效”

新聞貴在時效,新聞事件發生的“此時此刻”、第一時間是時效﹔此后傳播的解釋性報道、新聞調查以及深度報道等是記者深入採訪和跟蹤報道后的作品,雖然比新聞事件發生“慢半拍”,但有新發現、新解讀和新觀點,能為公眾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也是“新聞時效”。從受眾期待來說,這些報道提供的信息是新鮮和未知的。

《選擇》的採訪背景,是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統一組織的集體採訪。當集體採訪組來到北京時,距離“7·21”北京特大暴雨發生已過去20天,早已沒有了“第一現場”。我剛開始也很困惑:採什麼,問什麼,重點寫什麼?如果按照傳統套路,以政府表彰為新聞由頭,用救人事跡“回憶”作主體,毋庸置疑,省時省力,但會老套和沒有創意。在連續幾天的採訪中,我發現,在回顧“舊聞”的過程中,跟著“現在時”的發生“走”也不錯。那天到了再生水廠的工地時,正好有被救的群眾自發來送錦旗,帶來了慰問金,每個信封裡都是厚厚一疊。施工隊的隊長杜金榮一直在擺手,說不能要不能要,站在一旁的一群民工兄弟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謝絕。我當時覺得很驚訝,現在這個社會講的是市場經濟,見義勇為給獎勵是最實際的,民工群體應該更需要錢。我悄悄問了救人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個90后,他聽了這個問題,好像憋了一肚子的話,像倒豆子一樣侃侃而談,說他救人真的不是為了錢,救人是本能,他同學都不相信他,等等。這些話讓我覺得有點意思,激發了探求欲。進一步採訪得知,他們“一夜成名”后,確實有人夸大了救人的事實,主動索要“好處”,但絕大多數救人的民工兄弟都對這樣的行為嗤之以鼻﹔隊長杜金榮剛開了“整風大會”,發表了聲明“拒收一切物資獎勵,請代表團隊轉贈災區或者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些真實的發生不就是新聞嗎?之前苦惱了很久的“時效”困惑有了著落。從見聞開始,腦海裡有了一連串的問題,比如“小崔請吃飯”和他們說了什麼,對政府表彰和社會捐助是怎麼想的,這次“民工救人”為什麼社會如此關注,這份關注說明了什麼……將這些素材搜集回來后,在編輯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達成了共識,民工兄弟從名人的“光環”下主動清醒,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新生代農民工自尊、自重,我們將報道重點落在了民工自我反省意識,以及獲得社會持續的尊重上。這正是時效性的貼近詮釋。

三、給真實多維度

《選擇》是一篇典型報道,為報道這一英雄群體,在採寫過程中,通常會為了凸顯人物的崇高,隻說積極的一面,讓“崇高”一邊倒,就有可能夸大或掩蓋了事實的另一面,違背其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新聞真實性是種傷害。在新聞採訪特別是典型報道中對負面事實或消極情緒能不能說?在北京採訪和后期制作《選擇》時我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採訪中,我得知民工兄弟見義勇為救人后得到了社會很多關注,在收到了一批慰問金后,確實有人開始了“小懶惰”和投機取巧,從最初對於媒體採訪的抗拒,到后來主動聯系媒體採訪,甚至夸大救人難度、夸大自己在救人過程中的重要性等等。在后期寫稿的時候,我一度猶豫個別比較負面的事實要不要說,畢竟對於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群體來說,這不怎麼光彩。但編輯老師認為,如今社會上有些明星因一夜成名而利欲熏心,有的踐踏法律,有的違背公德,這些負面影響也有可能侵蝕公眾的心靈。面對物質獎勵和社會捐助,鹽城民工兄弟中個別人曾動搖和迷失,這是非常真實的心理歷程。報道不應回避這些在個人身上都可能存在的人性的弱點。我們認為,不回避、不粉飾民工兄弟的弱點和負面表現不是給典型抹黑,而是尊重事實。再說,事情發展又有了“逆轉”,隊長杜金榮意識到“不對”,組織大家開了一個“整風大會”,最終,一份“拒絕接受物質捐助”的申明出爐。隊長的啟發喚醒了民工兄弟的自我意識,這樣的心理轉折最終才有他們的自我選擇。我們認為,一個隻有優點沒有缺點的“完人”太虛假﹔而隻撿光鮮的表面,不見內心血肉的故事充其量就是一個沒有生命的道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篇作品中,有幾處聲音源按錄音師的標准是不合格的。比如,被救的人接受採訪時激動的腔調,一些採訪原聲夾裹在京港澳高速呼嘯的風聲中有些“飄”、不清楚,細究起來會影響聽的效果。但錄音師和我們一樣,非常珍視這些“原聲態”,認為這才是作品的真實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新聞廣播)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